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


请猜猜这座剧院的名字:它号称“歌剧的麦加”,从18世纪70年代诞生起,所有的意大利歌剧大师都专门为它写作过;在这里举行世界首演的不朽名作,不可胜数,像罗西尼的《贼鹊》,多尼采蒂的《卢克来齐亚》,贝里尼的《诺尔玛》,威尔第的《奥赛罗》和《福尔斯塔夫》,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图兰多特》……你猜到了吗?这就是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全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好的剧院。它昔日辉煌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传奇,在全世界爱乐者的心目中,它是不折不扣的圣地,能在这里登台演出,是所有艺术家无上的荣耀,而任何一部作品,一旦在这里获得认可,立即就会被当成是历史名作。

斯卡拉剧院的前身,叫做皇家大公剧院,它的房基,是14世纪一座教堂的遗址,这座教堂,是用当时米兰大公夫人雷吉娜·德拉·斯卡拉的名字命名的。1776年,这座米兰最大的皇家大公剧院,毁于一场大火。奉奥地利女皇玛丽亚·泰雷莎“建造全欧洲最好的剧院”的懿旨,著名建筑师朱塞佩·皮耶马利尼在原址上盖起了一座新剧院,命名为斯卡拉剧院。

剧院建好以后,在1778年8月3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首演剧目是萨列里的《被承认的欧罗巴》。根据传说,这位意大利作曲家,就是毒死莫扎特的凶手,从普希金作的诗剧,到后来的传记影片里,此人都是一副嫉贤害能、阴险残忍的样子,然而他实在是位平白受屈的长者,贝多芬、李斯特、舒伯特都曾师从于他。

新建的剧院,是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外观上,宏伟壮丽,凝重大方,内里装修,极尽奢华之能事。405平方米的池座,面积不大,周围有六层楼座,一色的红座椅,墙壁是白、金、栗色错杂相间,正中央点一盏极大的水晶吊灯,有一吨半重,挂在近20米高的穹窿之上,是用360余盏小灯,精心构成,其富丽堂皇,令人过目难忘。

这且不算,斯卡拉剧院另有一绝:美妙无匹的音响效果。指挥大师伯恩斯坦曾极口夸它声响完美,举世无双,还说皮那马利尼的设计,每次都令他激动不已。这出色的音效,是得力于剧院的巧妙构造。

斯卡拉宽敞的观众大厅,设计成马蹄形,在19世纪,欧洲大剧院建筑的鼎盛期,这是最流行的风格,在我国则绝少能见,只哈尔滨等地有一二处实例。和矩形观众厅比起来,这种形状的前部曲线是向里收缩,以座位而论,偏而近的多,远而正的少。马蹄形剧场的声效好于早期的矩形剧场,但由于墙面是弧形,所以反射声很容易向后绕射,使声场不均匀,一旦处理不好,甚至会造成声聚焦现象,但斯卡拉剧院却能始终保持优美的音效,可见设计者的高明。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斯卡拉内里充斥的大量豪华装饰,起了乱反射作用,它们才是直正的功臣。

这么出类拔萃的音效,使斯卡拉质量参差不齐的视觉效果,相形之下,大为逊色。剧院的池座面积不大,有座位678个,多数观众,给分散在周围的六层楼座上,这又有两层是普通楼座,一共409个座位,在最上面,余下的四层是包厢。这四层240个包厢,每个能容6人,往往是视线偏,俯角大,纷繁的廊柱、栏杆、隔墙,只会遮挡视线,两侧的座位,尤为严重。这也是这类剧院的通病。

另外斯卡拉剧院的舞台,深、宽、高各是35米、26.6米、27·5米。面积780平方米的舞台,内里藏着14个能转动的小舞台,只要剧情需要,随时可以调换。

斯卡拉剧院辉煌的历史,始于19世纪初。米兰当时是伦巴底的首府,经济繁荣,工商业日益发达,虽然意大利还四分五裂,受着奥地利的压迫,歌剧院里可仍是一派歌舞升平。那时的斯卡拉,不演外国剧目,瓦格纳、比才、德彪西这些人的作品出现在斯卡拉舞台上,是后来的事。最受观众宠爱的是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梅尔卡丹特这几位意大利人,他们的运气时盛时衰,时起时落,有的剧风靡一时,至今不衰,有的初演惨败后,就此销声匿迹。罗西尼和多尼采蒂是出名的天才快手,整出的歌剧只消一两周就能杀青。为了应急,甚至就为某个名角的偏爱,常常把自己、别人早先的作品,有时是整首的序曲和咏叹调,塞进新作之中,像这样移花接木的事情,在当时是司空见惯。

伟大的威尔第在斯卡拉登台亮相,最早是1839年,但真正使他名声大噪的,是1842年3月9日首演的《纳布科》。这部戏,借着《圣经》里的故事,大力宣扬争取自由,反抗暴政的民族主义精神,其中一曲犹太俘虏的合唱“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更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在后来的革命中,这支曲子成了意大利的“马赛曲”,直到1990年意大利举办世界杯足球赛,还由斯卡拉剧院的现任指挥慕蒂,在开幕式上指挥演出,而当年只要演到此处,观众总是拼命鼓掌,一面还要起立加入合唱,仅首演的第一年,《纳布科》就在斯卡拉上演了65场,创下了历史纪录。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