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特与现代音乐


    请原谅,我实在无意把穆特称作当代小提琴的“天后”,或”女武神”(当然,也有人把穆洛娃称作天后的)。这类完全出于商业考虑的称谓,对于真正的古典音乐的审美实在有损无益,因为与老辈大师相比,新一代小提琴家的总体水平总逊一筹。当然,我并不厚古薄今,也从不反对创新,但”新”要新得有道理,有“谱”。所谓不过不失、恰到好处,方合中庸之道。

    尽管大家对穆特已相当熟悉,但稍回顾一下她的成长经历还是有必要的。安妮—苏菲·穆特196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巴登地区,家族是当地豪门,有数百年历史。穆特自小便显露出不凡的音乐天赋,先学钢琴,当半年后在生日派对上听到了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旋律后,立即决意改学小提琴。

    穆特的第一位老师是卡尔·弗莱什的女学生霍尼格贝格尔,她从不对学生施加压力,相反却尽情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穆特是刻苦的,在她身上体现了德意志民族坚韧刚毅的性格。1970年,年仅7岁的穆特便荣登全德青少年小提琴大赛冠军宝座。第一个老师去世后,她又随艾达·斯图兹基学习,这位老老师同样是弗莱什的弟子。在此期间,穆特还请教过小提琴大师谢林。据说,当时的谢林穿着睡衣,跷着二郎腿,修着指甲,漫不经心地听她演奏。谁料一首巴赫奏完,谢林立即起身,正色道:“小姑姑,请允许我穿戴整齐再来讨论你的演奏”。

    当然,除却上述几位外,大家都知道指挥大师卡拉扬对她的提携。穆特之所以出大名,与卡拉扬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卡拉扬的傲气能博得其青睐的独奏家本就不多,而卡拉扬与穆特保持了13年的合作关系,可见对她的器重。在穆特眼中,卡拉扬即是她艺术上的“教父”。而卡拉扬则把她称作”自梅纽因以来最杰出的小提琴天才”。的确,穆特在当年梅纽因的这个年纪已演录了包括“四大协奏曲”在内的多部经典作品,而唱片更是风行全世界。

    穆特从艺至今三十多年,艺术里程大致上分作三个阶段。如果将与卡拉扬合作的十三年看作是艺术上的成长阶段的话,那么自卡拉扬辞世的1989年后到1995年,便应算作是成熟阶段了。许多人却认为她在卡氏面前过于顺从,所以对她这一时期的唱片评价不高。脱离了卡拉扬的庇护,眼前的艺术天地却更加广阔了,而且与多位大师合作后,其艺术视野和艺术修养有了更大提高,而演出的曲目也大大拓宽。这一时期最风靡的唱片,即是乐迷们熟悉的《卡门幻想曲》了。不过就笔者而言,这类曲目总无法吸引我的浓厚兴趣。1995年,穆特又成功灌录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1997年,则在指挥大师马舒尔的协奏下,第二次灌录了勃拉姆斯的协奏曲。这是其艺术道路上第三阶段的代表作,显示了她的修养与技巧所达到的境界。当然,笔者对她的演绎风格一向有所保留,总觉过于“簇新”,琴音总带着过于明亮的金属光泽,这与克莱默式的理智、冷峻全然不同。而速度与节奏的处理过于自由,尤其独奏作品,有时真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前面已述,笔者绝不反对创新,但古典音乐是陈酿,越旧越醇和。这是值得当代全体古典音乐从业者甚至受众深思的问题,不过这种乍听之下过于“生猛”的手法,演绎现代曲目倒是适合。在我印象中,穆特拉得最好的,就是这类作品。

    斯特拉文斯基是二十世纪音乐巨匠,他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31年,在同类体裁中占着重要地位,该曲属于斯氏“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乍听之下,似乎真的回到巴洛克时代;细听之下,曲风曲趣又非常现代。透过巴洛克“包装”,斯氏特有的幽默、意趣以及富于现代感的新奇音调与和声,极富吸引力。这部作品分作四个乐章:托卡塔、咏叹调、第二咏叹调、随想曲。结构象巴洛克时期的组曲,与古典、浪漫时期的协奏曲式大相径庭。

    这部作品没有煽情的浪漫、没有深刻的道理,却有意趣背后苦乐人生的体验,让人回味。

    巴托克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它作于1938年,最终巴氏想把它写成一首大变奏曲,但首  演者塞克利建议作曲家写成三乐章套曲。巴托克接纳了建  议,但全曲由一个基本主题贯穿,变奏原则被保留了下 来,1939年4月该曲首演成功。当时的乐评认为它是布拉姆斯之后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