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音乐盛会之一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代表着高贵、华丽、典雅、喜庆,是对世界各国人民祥瑞团结、和平进步的祝愿。尽管当今世界上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灾难与冲突时有出现,但每年新年的钟声仍然会响起;2006年元旦,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那美妙的乐曲和跳动的音符,又向世人奏响。
与年复一年的往届盛会相比,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首先有了新的看点。这就是新人新面貌——本次音乐会由指挥大师马瑞斯·杨松斯(Mariss Jansons)执捧,他是首次亮相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演出。1943年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马瑞斯·杨松斯是当代最杰出指挥家之一。他在国际上的声誉成就不仅在于各种音乐会及巡回演出,还体现在电视广播及大量的录音作品等方面。作为卡拉扬以及穆拉文斯基的弟子,他曾任奥斯陆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伦敦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等职。杨松斯先后获得1996年“EMI年度艺术家”大奖、2003年柏林爱乐授予的“汉斯·冯·比洛”奖章。2004年,他又获得了伦敦皇家爱乐协会的“年度杰出指挥”称号。从2004年秋天开始,杨松斯正式开始担任荷兰最著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任期为三年。杨松斯目前还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现年62岁的杨松斯是当今国际乐坛的中流砥柱,早已跨入了国际乐坛的大师行列,他与西蒙·拉特尔一样,有着把不见经传的乐团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准的超级魔力,他那全情投入,对比鲜明,自然流畅的指挥风格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杨松斯还是一位录制唱片的能手。他与世界各大乐团合作灌录的多部唱片,都是深受行家和乐迷好评的版本。如他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赢得了1989年度的荷兰爱迪生大奖;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的柏辽兹《幻想交响曲》荣获了荷兰路易斯特大奖;与奥斯陆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德沃夏克《第五交响曲》被评为英国企鹅唱片奖。相信看过他2001年圣城音乐会和柏林夏季森林音乐会DVD的人也一定会记忆犹新。正因为此,2006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由杨松斯执捧,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这套音乐会纪念录音由两张CD组成。全部演出作品均为现场录音。经核对,CD上的曲目与卞祖善先生在2005年12期《视听技术》上发表专文的预报曲目相吻合。CDⅠ上含有上半场演出的7首,外加下半场的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兰纳的“莫扎特风格圆舞曲”以及约翰·施特劳斯的《吉普赛男爵》序曲;CDⅡ上包含了余下的下半场曲目和加演曲目。只是节目次序稍有调整,如原来排在下半场稍后的约翰·施特劳斯的“西班牙人进行曲”提前,排在了紧接“新拨弦”的《艺术家》四对舞之后。
能够亲临维也纳金色大厅欣赏音乐会的人毕竟极为有限,环球DG及时推出的这款现场录音CD,秉承了这家世界皇牌级唱片公司的精致、典雅、极度靓声的一贯风范,自然是最值得广大爱乐人与听众期待、欣赏和珍藏的版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