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流行音乐


在苏联变成俄罗斯以后,又成了我们的盟友。其实也只是利益上的。尽管在政治层面上很热乎,但在民间和文化层面上,却是有隔阂的,与其他国家相比,更明显。比如日本,尽管两个国家在政治层面上遇到一些问题,但在民间和文化上却是交流多多,动漫,哈日,民用产品,却从来没有因为政治原因而受到阻碍,尽管抵制日货喊得震山响。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与俄罗斯的结盟是为了在国际上说事,而与日本交恶,更多地是为了国内。

    谈当代苏联流行音乐并不陌生,特别是那些50年代的山楂树、小路、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几乎都耳熟能详。但说当代俄罗斯的音乐,恐怕就很难了。大概在80年代中后期,偶尔会听到当时的俄罗斯著名歌星布加乔瓦的磁带,只是比较零星,总之,这个曾经是我们老大哥,已经变得非常的陌生。在我们官方的媒体上,关于俄罗斯的新闻,基本上负面的要多些,甚至,中央电视台曾经把车臣的学校被绑架人质的人数,作为短信竞猜的内容。尽管后来当事人被开除了。更多地似乎是吃不上饭,生活如何艰难等。其实质主要是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谁优谁劣,历史会有答案的,可惜我们身在其中,只能在心里作答了。

    说音乐吧。以前中图曾经直接引进过苏联旋律公司的唱片,里面的大师多多,名演多多,价钱也不贵,但大家普遍的反应就是录音不是很好,主要的是干、瘦,不耐听,后来旋律被倒了几次手,BMG、日本、甚至台湾都引进过他们的母带,出唱片,但总起来为人诟病的仍然是他们的录音品质。按说俄罗斯人的艺术修养非常的高,歌剧院、美术馆、博物馆,如果按人口比例来说的话,大概也是最高的。我在90年代初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一般职员的月工资也就是20 -30多美元,由于汇率变动太快,大街上好多穿着兑换货币的个人流动银行走来走去。但去歌剧院仍然是西装革履、彬彬有礼,地铁里,很多人也是捧着厚厚的书,无暇四顾。唱片不像一般轻工产品,毕竟还是有艺术和文化含量,所以,我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俄罗斯的唱片的录音总差强人意。后来自己也琢磨这个问题:一是西方的录音,有着悠久的传统,形成它的专门录音艺术,特别是后期制作,非常人性化而又不破坏整个氛围。而苏联的唱片更多的是从广播宣传起步的,基本上不做后期处理。二是苏联人非常实诚,为了原封不动保持音乐的面貌,但受器材所限,破音很多。还有就是生活态度等等(似乎西方人更精致一些???)我不懂录音,上面的所谓答案,只能是猜想。

    这三张唱片是我2000年去俄罗斯的时候,购于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外文书店。因为不懂俄文,是翻译帮我选的,应该都是当时比较出名的唱片,当时在俄罗斯 CD还是一种奢侈品,我记得当时是1000卢布一张,当时的汇率是美元与卢布是一比二十四,并不便宜,所以只买了一些很难找的东正教以及几张钢琴大师的唱片,流行的只买了3张。第一张是俄罗斯浪漫曲,是俄罗斯当代著名歌唱家亚历山大。珀多珀洛托夫(Alexander Podbolotov)演唱的一些传统的俄罗斯民歌。大部分歌曲是一把吉他伴奏的,有几首是手风琴、三角琴和女声伴奏的。他的嗓子音域跨越很大,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入云。加上美妙的旋律。可惜的是这个录音,仍然带有苏联唱片的一些通病,真可惜了这么好的嗓子,不过,即使它的录音有毛病,但能感受到他的演唱激情和感染,不像我们这里流行的那些口水歌,像是机器人或者冰美人一样唱歌。我宁愿去听这些有缺陷的唱片。第二张,是根据叶赛宁的诗谱曲,仍然由亚历山大演唱。曾经很喜欢这个有点像中国顾城的青春诗人,他的那些大自然歌咏、与邓肯的婚姻、自杀,都曾经给我的学校生活产生过涟漪。不如第一张那么有感染力,但录音好多了。第三张,是当时的俄罗斯最红的一个男女2重唱组,演唱已经很时尚了,加了一些节奏乐器,录音则有很大提升,甚至很发烧,但音乐却不是我喜欢的了。

    在克里姆林宫的旁边广场上,有一个彼德大帝骑马踏在地球上的雕塑,整个地球都在马蹄下,而硕大的地球上标着很多地名,beijing很明显地被标上了,看到这,作为中国人,老实说很不舒服。曾经的大国沙文主义。有一种屈辱感。但是,这是一种自信。而对于这样一个充满自信而又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的民族,我们有什么理由嘲笑人家?当然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只是,这种人为隔膜,不是一个要崛起的民族应有的心态。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