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著名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在指挥大师伯纳德·海汀克率领下,以一曲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哀悼德累斯顿市城毁50周年。
德累斯顿市,在未遭美英空军的地毯式轰炸夷为平地之前,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优雅迷人的古建筑,价值连城的艺术珍藏,令这座昔日萨克森选帝侯的都城,名闻遐迩。从17世纪开始,一代代萨克森选侯,在慈文阁宫的画廊里,收藏他们辛苦搜罗到的名画,其中就有那幅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以及出自达·芬奇、伦勃朗之手的稀世珍品。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早在我国明代时,就已创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
这样一座文化名城,又曾是许茨、巴赫、韦伯、霍夫曼、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等历代音乐大师工作的地方,当然会有深厚的歌剧传统。只建筑大师桑珀尔一人,就替德累斯顿市修了两座剧院。第一座在1869年遭火焚毁,而第二座,就是后来的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Die Staatskapelle Dresden)。
我们知道,全欧洲的古老剧院,几百年来,以次焚毁,保留至今的,原就寥寥无几。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仍旧难逃几次席卷欧洲的战火的劫难。
尤其到二战之前,军事技术已是突飞猛进,无论的破坏力,还是飞机的载重力,都远逾前代。一个军工厂,或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大教堂,只消一枚重磅,就可让它化为灰烬。并且二战中大规模装甲兵团的纵深作战,使战争无分前方后方,一些城市为要保住自己的名胜古迹,只好宣布为“不设防的城市”。
然而丧心病狂的希特勒,竟悍然宣称,“第三帝国以东,不存在有全人类价值的文化财产”,于是纳粹便在前苏联、东欧各地,放手毁灭艺术古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德国人可能万万没想到,随着战局逆转,柏林、汉堡、慕尼黑,连带着意大利和法国占领区内的众多城市,也会遭到灭顶之灾,这其中尤以德累斯顿的悲剧最为惨不忍睹。
本来在空袭德国时,如何划分军用、民用目标,1943年盟国在卡萨布兰卡已有协议,但是英美空军,向来未加理会。1945年2月,战争行将结束之时,两国的空军,联手协作,于13日到14日间,用一通不分青红皂白、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将德累斯顿这座“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化为一片焦土。
伤亡是极为惨重的。一夜之间,就有12万德累斯顿人死于非命,这个数字,比遭核弹袭击的长崎还多出一半。德国的文明,本来已被希特勒在精神上戕害得奄奄一息,至此又由美英的飞机,从物质上加以彻底的毁灭。
像这种摧毁和平城市的行径,从军事角度来看,并无多大意义,是历史学家早有定论的。当时在美国空军里服役的作家库特·冯尼古特,战后成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主将,也禁不住写了一部有名的小说《屠宰场五号》,以荒诞科幻和讽刺寓言的手法,谴责这次滥杀无辜、毁灭文明的行为。
轰炸过后,德累斯顿市内所有的剧院,无一幸免。国家歌剧院内部的设施,已经损坏殆尽。而剧院中与艺术、技术相关的人员,更是早在半年前,已被法西斯强制投人工厂之中了。
战后德累斯顿由原苏联占领,并成为原东德的地区首府。德国人勤勉有加,一心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虽然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一度迁往布兰巴赫,但到轰炸过后5个月时,已经有音乐会演出了。更加难得的是,政府对恢复文化活动,支持得不遗余力。市政府甚至将市政大厅挪出来,供歌剧院使用。到8月份,战后第一出歌剧,莫扎特清新、明朗、乐观的《费加罗的婚礼》就在这里上演了。
1948年,有1131个座位的戏剧院(Schauspielhaus)率先修复完工,这一年的9月22日,又恰逢国家交响乐团创立400周年,剧院在庆贺乔迁之喜的同时,也演了一场贝多芬的《费德里奥》,专门替全世界乐团里岁数最大的寿星祝寿。剧院传统上的旅行演出和唱片灌制,此后不久也完全恢复。
但是老剧院的重建工作,却迟迟不见动静。直到1976年,才有一项修建计划公布,翌年便开始动工,又过了8年,也就是剧院被毁40年之后,一座新的歌剧院,又再次屹立于市内的戏剧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