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追求真?还是该追求美?我想这是每个人的不同哲学,但是如果要分辨录音的质量,那么M&K的追求原音性能是你花上好几倍价格可能都难以达到的。
851多声道喇叭,参考售价:148,000元(LCR-851+LCR-651,含LDM-851脚架,不含超低音)/39,500元(V-125超低音)。进口总代理:凯锐(02-27261286)
LCR-851主声道/Center-851中央声道,二音路三单体密闭音箱,阻抗4Ω,响应频率80-20kHz±2dB,建议功率25-200W,尺寸409×178×224mm(高×宽×深),重量6.9Kg。
LCR-651环绕声道,二音路二单体密闭音箱,阻抗8Ω,响应频率87-20kHz±2dB,建议功率25-200W,尺寸261×178×210mm(高×宽×深),重量4.9Kg。
V-125超低音,十二吋低音单体,内建扩大机输出功率120W,响应频率20-125Hz,尺寸470×390×514mm(高×宽×深),重量24.5Kg。
〔参考软件〕这张打击乐录音无论在音乐内容、演奏与录音这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绝佳的音响迷收藏。在普通的音响上,也许有几首可以让你感动,某些曲子则否。但是在像M&K 851这样的系统上,每一轨都可以让我感受到录音之美。(风潮TCD-5243)
成功的音响厂商似乎都有些坚持,M&K也不例外。什么是M&K的坚持呢?只做小喇叭与超低音的组合,而不生产大喇叭。为什么?设计师兼老板的Ken Kreisel(M&K中的K)会告诉你几个要点:要在房间中找到一个既能够再生良好低频,又能够再生不受干扰的中高频的位置,如同缘木求鱼;大喇叭的音箱大,所以容易产生共振;大喇叭对于扩大机来说负担较重……。诸如此类的「小比大好」理论,Ken Kreisel可说是一大堆!
这回送来测试的851系统是之前叫好又叫座的750系统的升级。事实上M&K一口气推出了850与851两个系列,只在箱体的涂装上有所不同,850采取较传统的木头贴皮外观,而851系列是所谓的「设计家系列」,外观有黑色、白色与银色(M&K称之为钛金属色)三种,尤其以送来的这种银色最适合拿来搭配时下流行的电浆电视。
彻底「低频有限类」的主声道
让我们先来观察LCR851主喇叭。高音单体仍然是M&K近年来最喜爱的Vifa制品。有轻微向外倾斜约5度。这个设计是为了补偿网罩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聆听时应该将网罩安装上去。中低音单体则是全新的设计,虽然打上M&K的商标,但是看来仍然是委托Vifa生产的产品。中间的防尘盖采取丝质材料。箱体的做工维持M&K一贯的干净利落,密闭音箱品质甚佳。中央声道Center 851与主声道相同,高音单体也有特殊的仰角。
环绕声道LCR651跟LCR851的设计概念完全相同,只是中低音单体少了一个。虽然在这套系统中使用在环绕声道,但是LCR651也可以当作主声道来组成环绕系统。喇叭体积不大,拿在手上感觉却十分沉重。让我讶异的是,原厂公布LCR651的阻抗是8奥姆,LCR851则是4奥姆。这样的组合在使用同样功率扩大机驱动的时,音量落差会颇大,使用时必须细心调整音量。
不要以为使用三个单体的LCR851就能够有足够的低频。M&K的卫星喇叭一大特色,就是完全截去80Hz以下的低频,逼你一定得搭配超低音使用。
代理商送来搭配的超低音是V-125,在国外搭配的则是V-851。这两个超低音有何不同?说穿了,原来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只是V-851的外观跟851系统喇叭一样,较容易搭配。这颗超低音既然是V系列,熟悉M&K产品的人一定都知道,这是单颗十二吋超低音单体、内建125瓦扩大机、完全防磁的密闭式设计。分频点在50-125Hz之间可调,在125Hz以上以六阶分音的极大斜率做滤波,并且有0与180度两个相位位置。
调整M&K三大步骤
试听工作在杂志社大聆听室进行,拿来搭配的扩大机是Marantz SA-7200,讯源则是Toshiba。要架设一套M&K多声道喇叭,你所该从事的步骤如下:
第一、决定喇叭的位置。喇叭的位置该怎么决定呢?首先要决定聆听位置。确定聆听的位置后,左右两声道与聆听位置三点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M&K建议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形状要瘦长些,也就是聆听位置到两个喇叭形成的直线的距离,要略大于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不过我自己的习惯则是让喇叭与聆听位置形成正三角形。中央声道与环绕声道在最佳状况下应该与主声道到聆听位置都等距离,但是很少有人有这么奢侈的空间,因此尽量逼近这个要求就好。所有喇叭应该以正面对准聆听位置。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你会失去音像的焦点。超低音的位置是整套系统能否发出平衡声音的关键,M&K的建议是靠近坚硬的墙角放置以获得最多的低频增益,不过多多实验,也许你可以发现更好的位置也说不定。
第二、调整扩大机参数。许多环绕系统之所以听起来不平衡,都是败在这一点上。其实从十多年前的Dolby ProLogic扩大机时代到现在,扩大机参数的调整原则从来没变过,但是许多人却往往忽略精密调整的重要性。什么叫做精密调整?就是拿尺来丈量喇叭到聆听位置的真正距离、拿音压计来测量聆听位置的各声道音压平衡。如果没有做到这样,环绕系统的效果大概都只能算是泛泛之辈。
第三、微调。M&K其实严格的规定了喇叭内倾的角度,也就是喇叭的正面板必须完全正对着聆听位置摆设。虽然851的高音外倾加上面网补偿的特殊设计让高频的扩散性比起其它的喇叭要好些,但是当你完全将两只喇叭正对耳朵之后,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能够再微调两只喇叭之间的距离,让两声道音乐听起来饱满而开阔,完全感受不到喇叭的存在,那就对了!
音乐,其实会呼吸
依照习惯,我们仍然从两声道软件开始。许多电影后制作录音工作都使用M&K系统,因此许多人误以为M&K是家庭剧院专用的喇叭。事实上,Ken Kreisel一开始就是立体声的录音爱好者,他自己也录制了许多优秀的两声道软件。而我也一直强调,优秀的喇叭设计,不管在音乐或是电影方面必定都能够表现杰出。就让我们先用两声道音乐来印证这套M&K的实力。
你还没买葛济夫指挥的那张「春之祭」吗?这是我听过最精彩的现场录音之一。不但乐器的音色准确、音场开阔、两端延伸优秀,现场录音的各种杂音更是一丝不漏的收录进来。观众咳嗽这种声音当然不必说,就连乐团团员翻谱的声音都没能逃过!大部分的喇叭只要摆设正确,都能让你听到翻谱的声音,但是像851分辨率这样优秀的喇叭,可以让我清楚的听到乐谱翻动时纸张在空气中震动的质感!你知道这种真实感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吗?就是彷佛整个空间都跟着音乐起伏在呼吸的那种吞吐感受。我每次听M&K的产品,从最廉价的K系列到最顶级的S150,都会为这种惊人逼真的活生感而感动。这套喇叭在动态方面也绝对是同价位中无人能敌的,用中价环绕扩大机就能听到庞大又轻松的动态,简直像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