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音路三单体低音反射式设计,使用25mm Vifa XT25TG-30丝质高音一只、133.4mm ATOHM LD130 CR08中低音单体二只,频率响应38Hz-35kHz±3dB,效率90dB,承受功率150W,平均阻抗4Ω,分频点3kHz,尺寸980×200×290mm(高×宽×深),重量20.5Kg。参考售价︰88,000元,进口总代理︰艺声(02-23072345)
〔参考软件〕Channel Classics这张唱片总共收录了17首古典曲目,音乐类型从古乐、合唱、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一直到探戈都有。虽然这张SACD最棒的是多声道部分,但光二声道的高贵质感就已经能让人耳朵出油,系统个性愈软调效果愈佳。(Channel Classics CCS SA SEL 2603,韵顺)
美好的声音人人都爱,追求好声我偏好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我不喜欢花俏的搭配手法,也不爱尝试华而不实的调音道具,以极简组合摆放在适合的空间中,自然可以让人体会到设计者的声音艺术。而Onix Reference 2 MKⅡ就是这么一对怎么搭都好听的好喇叭。
新一代的幕后推手 - Meletzky
Onix Reference系列中二对喇叭所使用的单体都相当讲究,高音是目前众厂家争相采用的Vifa凸鼻子高音,这颗单体在Sonus Faber、Audio Physic、AR产品中均可见到。名为ATOHM的低音单体则委托过去法国Triangle喇叭设计师Thierry Comete加以设计,Triangle一向自己生产单体,Thierry Comete一出手必有其独到之处。与其它中低价位产品所使用的单体不同处,在于他利用T Yoke来降低单体强烈运作时的失真;独特的悬边弧度,让音盆接触面达成平行接合,大幅震动时可以消弭音波起始处最常产生的奇次谐波失真。
过去Reference系列的音箱质量都很好,箱体结构结实,上漆打磨的水平也很高,第二代不过将原本的木皮以钢琴烤漆替代,旧版亮丽端庄,新版则另添一份贵族气息,看起来也更形稳重。但光是使用最好的单体、最适当的音箱还不足以造就出一对好喇叭,分音器设计的优劣几乎左右了声音百分之五十的表现。初期聆听时,我发现这对喇叭的音质近似mbl,于是去电此间代理商分享聆听心得,蒲先生透露说,原来mbl老板Meletzky在去年音响大展时听到Reference 2的表现,特地带了一对回德国测试,Thierry Comete依照Meletzky的建议将分音器重新调整,由原本的二阶改为四阶以补足旧款中音区段上的凹陷,全频段音域的平整性大幅提升的同时,也拉开了高低二端听感上的延伸。因此,这对Reference MKⅡ的诞生,Meletzky可说是幕后决断性的重要推手。
迷人的质感气韵
Onix Reference 2这对喇叭从最原始的第一代开始、继而第一代修正版,一直到现在推出的MKⅡ我都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聆听,在还没有听到这对Reference MKⅡ之前,我觉得第一代已经够好了,小编制音乐的柔美雅致和爵士我觉得第一代已经够好了,小编制音乐的柔美雅致和爵士乐的慵懒律动都表现得十分迷人,搭配上同厂的OA-60听弦乐演奏时,水汪汪的甜美竟毫不客气地超越了我的Conrad-Johnson Premier 7B/Threshold SA1与ProAc Response 4的组合。重拾起一年多前聆听第一代产品的记忆,我在杂志社五坪大的聆听室将Reference 2 MKⅡ接起70瓦的Electrocompaniet ECI-3综合扩大机和Marantz SA8260 SACD唱盘,放了几张人声与室内乐作品,声音质感和气韵的表现依旧动人,闻声而至的编辑们也都点头称赞。
搭配AV扩大机也不错
就在此时,此间代理商又送来看起来像是沥青的长条状阻尼条,一切为二后以水平横向黏于尖鼻子高音单体上,据说可以打散高音在4.5kHz左右的峰值响应(Vifa XT25TG-30单体原本就存在之特性)。这秘招果然一试见效,高频与极高频立刻丰满宽松了起来,原本指向性较高的小缺点马上不见了,各频段显得更为匀称,极高频延伸提升,低频的弹跳感也自然冒了出来。
搭配ECI-3这种音质音色取胜的扩大机在声音表现上当然是个利多,当喇叭搬回家后我故意先接上老旧的Denon AVC-2000环绕扩大机来听,芭菠杨格的「巴黎四月天」(Linn AKD 167,SACD)竟也唱得风韵十足且摇曳生姿,再听Channel Classics SACD测试片中的圣桑「大提琴协奏曲」,除了声音不似ECI3那么光滑圆顺外,倒也顺利表现出提琴该有的擦弦质感和木头味。
音乐的感动力强
换上Audio Research SP16/VS110前后级并以Sony SCD-XA777ES SACD唱盘为讯源,Reference 2 MKⅡ立刻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风雅且品味十足的翩翩君子,音质音色可直接向上挑战二倍甚至三倍售价的产品。它的声音柔软丰厚有弹性,中高频段的细节无比丰富,音质艳丽不带任何毛边,SACD版的「悲情城市」电影声带中的铃鼓声不仅细节繁多,金属震动的丰润度也是我听过众多喇叭中的佼佼者。重击的鼓声迫力不会特别强,但饱满程度一点也不差,木琴敲奏的木头质感真实,以手击鼓的紧绷感清朗之余,又能感受到不同大小鼓皮的张力与震动。
细节特多、极高频延伸无垠的特点,让Leonard Cohen演唱自己的「著名的蓝雨衣」时更显煽情,伴随的女和声漂浮于吉他伴奏和颓痞歌声之上,氛围掌握肯定是第一流的水平。Reference 2 MKⅡ在回放EMI那张欧伊斯特拉夫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也是迎刃有余,虽然还无法把演奏者宏伟的气度充分表现,但水分充足泛音和谐,揉弦的幅度也是分外多姿多采。即使拿来听台北市立国乐团最新录制的国乐合奏集「飞天」也没问题,光是大声聆听下声音不会飙窜吵杂就很不简单了。
新版全面胜出
新版与旧版的声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让我老实告诉您,根本不用比了!Reference 2 MKⅡ在全频段平整性、声音密度、透明度、音场表现、细节探索、二端延伸、声音干净程度上都完全胜出,小提琴的木头味更浓,人声演唱感情更浓,铜管更加圆润华丽,原本的低频膨胀感也大幅降低了许多。已经买了Reference 2的读者后悔有理,因为新旧款之间的差异实在是不小;喜欢弦乐与人声却没见识过这对喇叭声音的人一定得去听听,看看它所散发出那份由内而外的音乐光影,是不是跟mbl的喇叭非常神似?
焦点…音质醇美,表情细腻,细节充分,中高频以上自然多细节,低频柔软丰腴,仕绅风味浓厚。优异的极高频延伸,可彻底展现出SACD软件的真正魅力。
搭配建议…搭配时扩大机的推力不必大,只要质感好就很容易让Reference 2 MKⅡ发出好声,像本次用的70瓦Electrocompaniet ECI 3就很合用。如果预算不够,Onix OA-60与OA-80则是犹太族的不二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