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罗马教皇格利戈里—世(Gregory I,在位时间公元590到604年)命令收集西欧各地总共超过—千五百首的单音素歌(Plain chant)旋律,是为格利戈里圣歌(Gregorian chant)。其实这是后人讹传,因为直到九世纪左右才有所谓纽姆(Neume)符号记谱法发明。因此虽然在此之前也有其他宗教或世俗音乐,不过因为没有乐谱遗留,所以中世纪音乐通常以格利戈里圣歌作开始。乐谱发明之后,复调音乐也得以发展。目前保存最早的复调音乐,大约是十—二世纪之时。当时教会作曲家根据素歌旋律,加上类似装饰音的第二个声部(称为奥甘农曲式organum),或是白行写作非素歌的两部圣乐(成为康都曲式conductus)。这两种曲式随著时间演进,逐渐添加第三,甚至第四个声部。此时的作曲者以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的音乐家为代表,最有名的是雷奥尼(Leonin,约1135—1201)与培若丁(Perotin,约1160—1225)。民间的世俗音乐也在此时蓬勃发展,法国南部、北部以及德国都各自发展出类似的叫做游唱诗人的音乐家(原文各为Toubadours、Trouveres和Minnesinger)。在音乐发展史上,这些十三世纪的音乐,也被称为“古艺”(Ars Antiqua)。又经过了约一百年的发展,十四世纪的音乐进入所谓“新艺”(Ars Nova)时期。音乐史上终于出现第—位影响深远的作曲家,他是法国的马舒(Guillaume de Machaut,约1300—1377)。马舒的《圣母弥撒》(Messe de Notre Dame)是第一部主题一贯的完整复调弥撒。马舒的才华不仅限于宗教音乐,他也奠定了中世纪三大世俗音乐曲式叙事歌(Ballade)、回旋曲(Roundeaux),以及重复诗歌(Virelay)的基础。意大利此时也发展出本身的音乐传统型态,包括牧歌(Madrigal)、猎歌(Caccia)等。代表人物是兰蒂尼(Francesco Landini,约1325—1397)。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约公元1450年到1600年)
杜飞(Guillaume Dufay,约1400—1477)、奥克根(Johannes Ockeghem,1410—1497)、德普瑞(josquin Desprez,约1440-151)等人,将中世纪的复调音乐推展到极限,音乐发展因而跨入文艺复兴时期,此三人来来自法国或法兰德斯地区(现荷兰,比利时等地),因此他们和另外一些复古音乐作曲家的音乐,通称“法兰德斯乐派”(Flemish School)。除了宗教音乐发展兴盛外,文艺复兴带来的人文思想,使得以前在上帝膝下卑微的个人,也开始觉醒而地位提高。音乐创作的题材包含了人的七情六欲,器乐曲也逐渐受到重视。除了担任声乐的伴奏外,更有幻想曲(fantasia)、变奏曲以及各种的舞曲等纯器乐音乐出现。十六世纪开始的音乐印刷,更让世俗音乐普及社会各阶层、贸易的兴盛,使得中产阶级累积雄厚的资产,取代教会、王侯,成为音乐和艺术的赞助人。配合方言文学的发达,音乐开始脱离惟教会使用的拉丁文是从的窠臼,英国发展出牧歌(如莫利Thomas Morley,1557—1602)、鲁特歌曲(代表人物道兰John Dowland,1563—1626),法国有香颂(chanson,如贾纳昆Clement Janequin,1485—1560),意大利也有自己语言的牧歌(蒙台威尔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马伦济欧Luca Marchzio,1553—1599)。短歌(canzone,如拉索Orlando di Lasso,1532—1594),德国(如以萨克Heinrich Issac)和西班牙等国的方言歌曲亦盛行一时。
复调宗教音乐方面,对位法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在意大利的帕勒斯特里纳、拉索,英国的柏德,西班牙的维多利亚(ThomasLuis de Victoria,1549—1611)等人的作品中,达到空前绝后的顶峰。
歌剧也在文艺复兴后期渐具雏形,以蒙台威尔第的奥非欧(L’Orfeo)为代表。杰苏奥尔多(CarloGesualdo,1561—1613)的牧歌作品中,充满大胆不和谐音和新颖的和声,预示著新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