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独特的器乐型态
至于器乐,在巴洛克时代,可是扬眉吐气的风光!在此之前,合唱曲仅有少样的乐器伴奏,甚至没有伴奏。而即使乐器有登台露睑的机会,也是重复某一个固声部的旋律,担任强化的功用而已。纯粹器乐经常被演奏的,只有舞曲等民间音乐的范畴了。可归属“艺术音乐”的演奏曲,种类十分有限。随著巴洛克时代歌剧和宗教音乐的大型化、戏剧化,器乐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例如歌剧、神剧等开头部会有纯器乐的序曲,其间的伴奏,也脱离重复声部旋律线的童养媳地位,成为不可省略的独立部份了。除了歌剧类作品之外,巴洛克时期还产生了许多种重要的器乐演奏型态,前代的各种舞曲,在此时逐渐摆脱了舞蹈伴奏的功用。作曲家们采用各地方独特舞曲的节奏、速度,创作专为演奏而用的曲子。组曲(Suite)这种型态,就是舞曲艺术化的最早例子。作曲家们收集了不同的舞曲,依照快慢和乐曲的性格,调配出一整组的曲子。例如巴哈许多独奏器乐的组曲,各乐章都还具有原始舞曲的名称,但是它们完全不是用来跳舞用的。德国教会音乐中特殊的众赞曲,经常变成管风琴独奏曲的基础。另外,日后非常重要的奏鸣曲的雏形,也在此时开始出现。它们以两种型态发展,其中的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以两个独奏乐器,搭配低音弦乐和提供和弦的大键琴或管风琴演奏。独奏奏鸣曲(Solo sonata)则只有一个独奏乐器,和伴奏部份组成。
至于比较多人演奏的器乐曲,早期是歌剧中的序曲和担任间奏的交响曲(Sinfonia,多是短短的三乐章,和日后的独立交响曲不同),以及演变自文艺复兴时期声乐合唱的短歌(Canzona)为主。另外,有独奏和伴奏对比的协奏曲(Concerto)、大协奏曲(Concerto)由几位意大利音乐家发展出来。其中大协奏曲的独奏者下只一人,而是一整个小团体,和担任伴奏的大乐团配合演出,但是这个独奏小团体的个人秀机会很少,以整体表现为考量。协奏曲通常只有一人独奏,即使有两人以上独奏,每个人的地位也比大协奏曲中较为突出。大协奏曲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托勒里(Giuseppe Torelli)、柯列里(Arcangelo Corelli)等代表,后期的亨德尔将之发扬光大。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中也有几首具有这种大协奏曲的特性。至于协奏曲类,创作五百多首协奏曲的韦瓦第,就是当之无愧的“协奏曲之王”。大家熟悉的四季,其实只是他一组十二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四首。早期的协奏曲很多是四个乐章:但是到了韦瓦第的手里,快一慢一快的三乐章型态,几乎已经被确定了。组曲、奏鸣曲、协奏曲等作曲形式,一直沿用到今日而不辍,是巴洛克时代对后世最大的贡献之一。
巴洛克音乐,其风格的演变和形式的完成,显然不会是当时人凭空想像而无中生有。那么,它的来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现在就以最精简的提要,将西方艺术音乐的演进作介绍。
上古时期
考古学证明,从人类有文明从来,就有音乐的存在,西方文明的摇篮,都认是中亚的两河流域。在此,音乐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境界了。可惜当时的音乐没有可供参考的记谱法留下来,因此其内容只能从图片和文字中揣摩。至于古希腊的音乐,倒是有代表音高和时值的文字或特殊符号系统,可以从断简残篇中拼凑出其风貌、可是古希腊文明虽然对后来西欧的文学、艺术、科学等影响深远:其对音乐的贡献,倒不是在音乐本身,而是在音乐理论(尤其是数学和哲学以及音乐的关连)上。早期罗马帝国的音乐,也对后世的影响甚小。但是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混乱时期,天主教廷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保护了欧洲文明在黑暗时期不致沦亡于野蛮部落的侵略。而应宗教仪式需要所发展出来的音乐理论,尤其是记谱法,是促成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直接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