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李赫特:1959-1965年的传奇录音(2CD,DG)
钢琴家是最孤独的。
记得曾读过一篇谈智利钢琴大师阿劳的文字,提到他在最后一场演奏会上,弹完最后一个音符之后,独自默坐于钢琴前,久久不愿离去……当时阿劳新历丧妻之痛,内心感受如何可想而知。我没有看过演奏会的DVD,却不难想见大师闭目兀坐的情状。
脑海里之所以浮现出阿劳,浮现出关于钢琴家和孤独,全因最近看了一部记录片《Richter:the enigma》(NVC ARTS,1998)。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赫特踽踽独行于莫斯科街道的慢镜头,身边是来来往往的汽车,和片片白桦林,黑白的画面,伴以幽冷的钢琴声,将这位“万神殿里最后的大师”一下子推到了观众眼前……
舞台上的李赫特,可全然是另一副模样。他不像其他钢琴家那样优雅地坐上琴凳,缓慢地俯身,抬手。是的,他会默默坐上片刻,之后身体会不顾一切地前俯后仰,双手好像是在不停地挥舞。你觉得,他简直不是在弹钢琴,而是要把钢琴整个儿吞下去。
在他的“折磨”之下,钢琴咆哮不止,发出山崩地裂般的声响。这个时候,你才会领悟肖邦的“革命”,或者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第5号的真髓。钢琴,原来还可以这样弹的。正如鲁宾斯坦所言,李赫特使钢琴变成了另外一种乐器。
当年,身为苏联公民的李赫特,到西方世界演奏,一鸣惊人。在巴黎,他索性直接住进鲁宾斯坦家里。那些大唱片公司,自然不会放过录制李赫特琴声的任何一个机会。比如这两张收录他1959-65年录音的CD,有现场演奏,也有录音室里的制作,留下的全是大师的盛年杰作,所以呢,称为“传奇录音”,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从巴赫的平均律到德彪西、拉氏和普罗柯菲耶夫,一路下来,李赫特驾驭不同风格作品的能力着实令人惊叹。平均律中五首前奏曲和赋格的处理,似乎不带一丝感情色彩,咆哮不见了,惟闻琴声沉如铁,冷似冰。弹肖邦第3、4首叙事曲,则时而如小舟摇曳,时而似火山喷发。到了舒伯特和舒曼,李赫特又换了另一副面孔,像顽皮的孩子,又像沉静的淑女。到了拉赫玛尼诺夫那里,演奏家再也掩不住内心迸发的激情,7首前奏曲弹得真如千军齐发,万马奔腾……回想起在DVD中看到的演奏画面,不禁想起这样的问题:究竟怎样才算得上大师?就李赫特来说,弹巴赫像巴赫,弹海顿像海顿,肖邦、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在他手里,各具颜面,这才是不折不扣的大师啊!
关于那张Enigma的DVD,似乎还有些话可说的。这是法国人蒙桑容(Bruno Monsaingeon)在钢琴家逝世前一年所摄。拍摄者让李赫特对着镜头自述经历,留下了最珍贵也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大师抛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讨厌我自己,就是这样。”真是像“谜”一样耐人寻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