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DG,1982年)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老肖的作品,我听得不多。原先仅听过他的第五交响曲和大提琴协奏曲,似乎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只知道他作品很多,光交响曲就有15首,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最近得到这张CD,几日里听了三遍,很有些感受,不吐不快。
据说当年李德伦先生赴苏联留学,听到这首曲子,便问老师:“为什么如此沉重呢?”老师苦笑,无言以对。在寒冷的冬夜独自聆听这首曲子,确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因为乐曲太阴森。关于此曲的主旨,作曲家是这样说的:“我想表现的是,现代人强烈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普天下人类的使命不是破坏,而是创造这类思想与希望”。既然要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为何要写得如此阴郁恐怖呢?老肖再也不愿作任何解释了。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十交”表现内容的揣测,也许作者说的不是由衷之言呢?
很自然的,人们联想起乐曲的创作背景,那是1953年,对苏联而言是极特殊的年份,因为,就在乐曲诞生不久前,Starlin逝世。文艺界的些许松动引出了许多作品,老肖的“十交”正是其中之一。于是乎,西方评论者纷纷认为,这部阴森的乐曲意在描绘Starlin,是对其统治时期的反思。从乐曲的情调来看,这种意见或许有些道理。尤其是第二乐章,别看它只是4分多钟的谐谑曲,面目极其恐怖。弦乐在这是化为一股诡异莫测的阴风,向你席卷而来,在它的笼罩之下,个人是如此渺小无助,简直要被它撕得粉碎。听完这个短短的乐章,就像做了场恶梦,直到第三乐章开始,重复第一乐章的忧郁的主题,我还是迟迟未能从中解脱出来。这就是艺术家的高明之处,也是乐曲感染力的表现。
无论这首乐曲想表现什么,但愿我们的生活不要像它那样沉重,并能远离一切阴险、恐怖与诡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