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欣斯:乐队协奏曲
塞欣斯(Roger Sessions,1896~1985)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早年,塞欣斯随母亲学习钢琴,显露音乐才能,14岁即入哈佛大学专攻音乐,后转入耶鲁大学,先后师从帕克(H.Parker)与布洛赫(E.Bloch)学习作曲,以戏剧配乐《黑假面人》(1923)而一鸣惊人。1925年,塞欣斯赴欧洲,游学于佛罗伦萨、巴黎及柏林等地,历时八载,于1933年回国定居。1935年起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哈佛大学及朱丽亚音乐学院,培养了一批有影响作曲家,如巴比特(M.Babbitt)、基尔赫纳(L.Kirchner)等。
塞欣斯的早期创作受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很大,后来则转向12音序列技法。总的来看,塞欣斯的作品倾向于理性主义,注重结构的严密性与复杂的技巧,虽然通常显得冷冽,但并非冷漠无情,音乐中令人震撼的表现主义因素也会不时给人以心灵与情感的冲击。
塞欣斯作品颇丰,有歌剧2部、交响曲8部,协奏曲多种,以及大量乐队作品与室内乐作品。他也是一位优秀的理论家,著有《作曲家、演奏家与听众的音乐体验》(1950)、《关于音乐的问题》(1970)等论著。
塞欣斯的乐队协奏曲系作曲家为庆祝波士顿交响乐团建团100周年(1881~1981)而作,题献给当时任职乐团总监的小泽征尔。塞欣斯对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感情很深。他14岁第一次听现场演奏的乐团就是波士顿交响乐团。后来,塞欣斯的许多重要作品(如1927年的第一交响曲,1957年的第三交响曲等)都是由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的。塞欣斯曾说:“我最初听到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声音的印象一直留在我的音乐记忆之中,而且强有力地影响着我音乐写作的风格。”因此,当乐团为庆祝建团100周年而委约他创作一部作品时,作曲家不但欣然受命,而且花了三年(1979~1981)的时间写出了这部可以充分展现乐团风采的乐队协奏曲。
塞欣斯的乐队协奏曲是一部单乐章作品,曲式自由,总体上呈对称三部性,可细分为五个段落。这些段落的曲式设计不只是基于音乐结构对比统一的一般规则,而且刻意突出配器法方面的不同乐器组的独立发挥与彼此间的对比。而这恰是作曲家创作这部乐曲的宗旨之一。正如他所说:“我希望在这部协奏曲中,不仅对乐团的整体而且对它的每一个乐器组表达我的敬意。”
协奏曲的第一部分以木管组的亮相为主,音乐的性格是戏谑与抒情的交替。这一部分可以看作是整个协奏曲的主部。紧随而来的第二部分是肃穆庄重的广板,相当于副部,以铜管组为主角。此段落由小号自低音B至高音Ab将近两个八度的升腾乐句作为引导,随之由长号奏出主题,圆号与小号加以应答。第三部分是全曲对比性的非常扩展的中间部,以高音木管乐器尖利而极富动态的乐思开始,经过激烈的展开推进而达到高潮。随之,进入第四部分,即第二部分广板的变化再现。此部分的音乐以渐进的方式推向比先前更强烈也更宽广的高潮后,以长号在A与G#两个半音的重复徘徊而趋于平静。赓即,在小号的召唤下,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素材,并演化成节日欢庆的场面。最后,一个小结尾将乐曲引向安静的终止。
塞欣斯这部12音序列风格的协奏曲,运用6音组配套技法,虽无调性,但突出四、五度音程而暗含调性因素,因而听起来并不特别怪异。音乐在总体上呈现的明朗气质,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复调与配器技巧之精湛也令人激赏。该曲于1981年1月30日在波士顿交响音乐厅由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首演录音由hyperion公司出版CD,片号为CDA66050。
腾辛:长笛与管乐队协奏曲 长笛与管弦乐队协奏曲
美国作曲家滕辛(Richard Toensing,1940~ )早年就读于明尼苏达州的圣奥拉夫学院,尔后又在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取得硕士(1963)与博士(1967)学位,师从R.芬尼(Ross Lee Finney,1906~ )与巴赛特(Leslie Bassett,1923~ )专攻作曲。取得博士学位后,滕辛又以博士后身份在密西根大学研究电子音乐。1973年起滕辛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音乐系,并于1984年起任系主任至今。
滕辛的早期创作(20世纪60~70年代)以自由无调性风格为特征,80年代以后回归调性技法。这种转变与他的宗教信仰(他原本是基督教路德教派教徒,后改宗东正教派)及对宗教音乐传统的迷恋有关。虽然滕辛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宗教作曲家,但他说宗教的哲理与神学是他精神的源泉,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基督教音乐传统都是他创作音乐的灵感与形式的出发点。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三套《应答圣歌》(Responsoria)。这是一部为六声部合唱(含独唱)与小乐队而作的总长度两个多小时的巨著。该作于1998年夏在纽约首演并录制CD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
当然,滕辛不只是写作与宗教内容有直接关联的作品。他也创作乐队或室内乐类型的纯音乐作品。滕辛的优秀作品具有单纯、清晰、直接的美学特点。他承认,爱沙尼亚作曲家帕特(Arvo Part,1935~ )对他的影响很深。
今年初,笔者曾应滕辛教授之邀在科罗拉多大学讲学。他送了一些他作品的CD给我,其中有他的两部长笛协奏曲,在此作一介绍。
滕辛的第一部长笛协奏曲作于1983年,获当年俄亥俄州立大学举办的长笛协奏曲创作比赛第一名,1985年5月19日于墨西哥城举办的第七届国际现代音乐节上首演;1991年11月21日在波士顿作美国首演。关于这部为长笛与管乐队而作的协奏曲,作曲家说他“首先考虑的是要美;要在悦耳的大众性与严谨的古典性之间保持均衡。”全曲为单乐章结构,内部分为七个段落。在不同的段落,独奏者需换用长笛族乐器中的不同乐器:短笛、普通长笛与中音长笛。全曲以中音长笛无伴奏的独奏开始,平静而纯净。打击乐与钢片琴的加入,使音乐的背景呈现出闪烁的光辉。随之在温暖的铜管的衬托下,长笛奏出田园牧歌风的悠长旋律,优美悦人。音乐逐渐增强,乐队中爆发出强劲的断奏,打击乐也掀起波澜而使音乐越来越趋于激动。这时,独奏乐器又换成短笛,在打击乐的轰鸣下发出尖利的叫声,就象是一只惊弓之鸟。在戏剧性的高潮之后,音乐复归平静,在木质打击乐轻轻伴奏下,长笛奏出略带伤感的歌唱性曲调。最后,音乐回复到乐曲开始的情景并归于沉寂。该曲的总体设计除最后的再现段(即第七段)有较明显的段落标志外,前面六段一气呵成,没有间隙。前六段的长度比例随音乐情绪的递增而递减,颇有趣味。曲中独奏声部三种乐器的换用不露痕迹,就象是由一支拥有四个半八度音域的笛子在演奏,浑然一体。还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该曲的音乐虽建立在自然音阶上,但作曲家并不使用古典、浪漫时期的大小调功能和声,因而其风格依然是很现代的;而这种“现代性”由于大量运用古老的“定旋律”(Cantus firmus)复调技术,又呈现出一种古朴的韵味,极富魅力。
滕辛的第二部长笛协奏曲(长笛与管弦乐队)作于1995年,是为纪念在二战期间被纳粹杀害的著名的路德教派牧师、神学家邦霍弗(Dietrich Bonhoeffer)与其母东正教徒玛利亚·斯科勃佐娃(Maria Skobtsova)。由于作曲家本人既曾是路德派教友,后又是东正派教友,故对邦霍弗母子的事迹都比较了解。特别是他读了邦霍弗的《狱中书信》(1943~1945年写于集中营)后深受感动与震撼。因此,当长笛女演奏家拜塞(Leone Buyse)请滕辛为她写一部协奏曲作品时(当时恰逢二战50周年纪念),作曲家决定以邦霍弗母子的悲剧性遭遇作为乐曲的构思内容,并将作品题献给这两位惨烈的殉难者,以表达作曲家对他们的敬仰与哀思。
这部协奏曲虽然具有悲剧性的主题内容,但实际却是一部乐观而明朗的作品。这看来似乎矛盾,但恰恰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构思。他要以光明为基调,通过“光明——黑暗——光明”的过程,来揭示人类对世界与生活的信心。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有精神的快板”(Allegro con spirito),亮丽生辉的长笛独奏伴随着闪光的铃声,描画出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人们生活在和平、希望与美好之中。随着音乐的展开,我们可以听到铜管与鼓从远处传来的隆隆声,象征着一种不祥之兆。第二乐章为“悲伤的慢板”(Lento;Mesto),孤独、幽暗的中音长笛的独奏构成这一乐章“黑暗”的基调。作曲家说这是母亲玛利亚悲哀形象的刻画。乐章中间部分在弦乐的引导下掀起激动的高潮。刺耳的鼓声使人联想到罪恶的枪声,随之是一片寂静。乐章最后以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缓慢的尾声告终。协奏曲终乐章标示为“进行曲风”(Alla Marcia),作曲家还特意加了一个小标题:“阳光照亮黑暗”(来自约翰福音)。乐章以乖戾的音响开始,似乎是在告诫人们对世界上仍然存在的罪恶有所警觉。在乐队进行曲的背景上,长笛独奏逐渐活跃并飞翔起来。音乐的性格由此发生转折而一直通向凯旋般的光明尾声。
滕辛这两部长笛协奏曲的CD系由美国“作曲家唱片公司”(Composers Recordings,Inc.,简称CRI)出版,片号为CD883。担任长笛独奏的是拜塞,乌克兰国立交响乐团协奏,库恰(Theodore Kucha)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