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听老乐迷这麽说,要听诠释绝佳的演奏,录音恐怕不太好,但若是找专找发烧录音,演奏恐怕不会太好,彷彿录音和演诠释两者之间难以两全其美。不过Delos出版这张由罗森伯格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则是录音和演奏两全其美的超级版本。
资深的乐迷或发烧友看到这张唱片,可能觉得似曾相识,主要是封面写着Carol Rosenberger的大名,加上演奏使用贝森朵夫Imperial Concert Grand钢琴,经验老道者大概想起来了,早年线王MIT曾经发行一张自家参考用片,或者称为「动态琴王」,其实就是Delos这张片子,只不过当年 MIT向Delos买版权,借来原始母带,使用MIT的旗舰Oracle V-1搭配Apogee 24-96 DSP母带重新製作,所以很多发烧友见识到这张超级发烧又诠释绝佳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总把注意利多放在MIT线材与录音上面。事隔多年,MIT「动态琴皇」早已绝版,不管是CD版或LP版,在二手市场上都被炒热,价格水涨船高,且有行无市,爱乐者或发烧友想买,只能回头选Delos标准版。
绝版的MIT「动态琴皇」因为MIT之盛名,加上高档母带重製,效果可能比标准Delos版更好些,但发烧友不必只求那买不到的绝版品,现成买得到、听得到的Delos版已经够好了,毕竟Delos原版母带製作的「标准版」,肯定原汁原味,没有经过母带后製加料,或许更为接近演奏原貌。
罗森伯格这位女钢琴家有欧洲血统,但却出生在汽车城底特律,音乐教育则又回到欧洲,在巴黎和维也纳度过青春岁月,1970年代开始演奏生涯,逐渐崭露头角,此后她在Delos录製多张唱片,这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则是录製于1981年,在CD内页中罗森伯格亲自撰写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诠释想法,精彩万分,显示演奏者对曲目深入的研究与见解,一边阅读这些文字,对照实际钢琴演出,更能掌握乐曲诠释的微言大义。
譬如Op.57的「热情」,罗森伯格认为很多人都对这个标题作了过多诗意的诠释,但这位钢琴演奏家深入研究贝多芬的传记,并据此说明她在演奏时如何诠释爆发一般的主题,又如何处理长度异于寻常的尾奏(coda)。我常觉得买唱片的乐趣就在这裡,唱片内页有着丰富的乐曲解说,尤其是由演奏者深入解释,我们可以跟着音乐对照文字裡举例的乐段,体会什麽叫做「黑暗的序幕」,又如何瞭解「极强的和弦逬发」,罗森伯格甚至把音乐表情的时间点都标示出来了,譬如「更强、更坚毅」的乐段在哪裡,我们只要跟着CD的时间显示,仔细聆听,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可以和文字对照了。
贝多芬全本钢琴奏鸣曲总共有32首,罗森伯格这张专辑收录其中两首,分别是Op.57与Op.111,以钢琴奏鸣曲的编号顺序来看,分别是第二十三首与第三十二首,属于比较晚期的作品,风格已趋成熟。以「热情」为例,有人问贝多芬这首奏鸣曲的内容,他回答说:「请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在将近二十四分钟的「热情」当中,表现出黑暗与光明的交互对抗,过程呈现人生无尽的奋斗,最终则由光明取得胜利。在第一乐章当中,罗森伯格用较弱的音量,描写着黑暗的序曲,等待光明与黑暗交错奋战,左右手之间的轻重缓急,罗森伯格诠释出独特的风格,指尖运劲的份量既沉且重,但转折之间带着适当的弹性,厚重之间还带着轻盈,同时有着女性特有的些许柔媚。至于第三与第四轨的Op.111,最迷人的要属终曲的小抒情调(Arietta),那是朴素、宁静又真诚的主题变奏,罗曼.罗兰比喻这个乐章是「强有力的安逸隐藏在菩萨那几乎不动的微笑当中。」听这段Arietta,最怕演奏者掉入宁静与安逸中,失去了活力,罗森伯格巧妙地控制着速度,维持开始的优雅,一路让宁静的主题逐步发展,并且控制着情感,慢慢地将带有田园风格的奏鸣曲,铺陈出来。
在演奏诠释上,任何喜欢贝多芬的爱乐者都应该听听罗森伯格怎麽把贝多芬呈现在我们面前。而Delos超凡入圣的钢琴录音,巧妙地捕捉了演奏者的神情样貌,更是发烧友梦寐以求的上乘之作。录音当中无论是指劲轻重、踏板变化、钢琴共鸣或演奏者的呼吸起伏,丰富的音乐演奏细节,都足以称为钢琴录音的绝佳范本。优秀的录音加上见解独到的演奏诠释,综合构成了Delos版可与诸多大师名演相提并论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