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平实 KEF Cresta 2喇叭


搭配试听器材

数码讯源:Marantz CD-67。扩大机:Marantz PM-17。参考喇叭:Axis 18R。线材:Furutech Audio Reference讯号线,Power Source XP喇叭线、电源线。

         或许有不少读者已经远离了自己与第一对平价喇叭共同奋斗的时光,不过价格不贵的喇叭确实是晋升发烧一族所必经之途,因此平价喇叭市场多年来在量的方面,并不见与Hi-End等级音响有着同样的萎缩,各家厂商持续推陈出新的型号,都在在显示它们高度竞争的态势。这次笔者所试听的KEF Cresta 2即为一例,它让笔者再度领会所谓平价喇叭朴实的魅力,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不难发现它易于亲近的优势。

欧洲老厂的平价新作

      KEF过去是音响迷耳熟能详的英国喇叭大厂,由电气工程师Raymond Cooke于1961年创立,早期就把重点放在材料设计研发与制造等方面,不到一年就推出了他们家第一号产品K1。K1的设计让Cooke先生一举成名,而随后推出的Celeste书架型喇叭,更因广受好评而让KEF走向稳定的发展。Cooke先生后来引用了富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在振膜上,藉以维持声音的品质与稳定度,其成果便应用在BBC最有名的LS3/5a上。早在1973年,KEF就采用了「Total System Design」,能够明确地测出喇叭本身的响应特性。挟着新颖的设计理念与不断改良创新,过去几十年来,他们得到的相关奖项不计其数。数年前KEF易主经营,与Celestion同属一个集团旗下,也是目前经营状况最好的英国喇叭公司之一。

      目前KEF主要有五个系列各缨其锋,依价位带分别为Reference、Monitor、Q、Coda,还有这次介绍的Cresta系列。Cresta系列除了笔者试听的书架型Cresta 2之外,还有再小一号的Cresta 1,落地型的Cresta 3,以及Cresta C中央声道,它们的共通点为全部采二音路低音反射式设计,使用丝质振膜高音单体,与纸盆涂装的低音单体。当然,它们也有平易近人的价格,最高级的Cresta 3也仅有二万元不到。要注意的是,除了中置声道之外都没有防磁设计,所以记得不要摆得离电视或计算机太近。

物有所值的第一印象

       这次送来的Cresta 2是樱桃木皮外观处理的,原厂表示还有黑色外观可供选择。箱体制作还算平实,作工方面在同价位带也算扎实,较为特殊之处是配置有二组输入端子,可让用家采用Bi-Wire接法,这点在一万元级的喇叭中算是少见。摆位时要考量背面的反射孔,多花点心力调校,在我自己的空间里,距背墙有一段距离的确会有较好的效果。6公斤的箱体并不算重,但是要唱出好声,倒也还能应付得过去,后来顺手拿了几本书充充迭迭的结果,在低频感的放送也更加稳实了些。

         至于搭配方面,原厂所建议的扩大机功率从10瓦到100瓦,加上喇叭本身90dB的效率,在小空间里其实是不太挑的,因此笔者并没刻意挑选搭配,直接以手边的Marantz PM-17与Marantz CD-67就进行试听。刚发声的Cresta 2,一切声音都是朦胧而放不开的,不过很快就找到了它应该走的方向:初期整体听感和外观一样,不甚显眼,但不乏中庸而扎实的基调。

         在我们讨论声音表现之前,首先要思考一下它的产品定位。很明显的,Cresta 2是入门级的喇叭,本身音色的质感并不算高雅,要它发出什幺令人惊艳的美声,可得求助于适当的唱盘与扩大机搭配才行,而且它有书架型小喇叭播不出极低频的天限,所以也无法强求。

用严苛的录音进行Run-In

       我很不客气地拿了伯恩斯坦在DG的马勒「第二号交响曲」来Run-In,这张CD除了录音优秀之外,管弦乐的各种细节与乐器特性都捕捉无遗,要合唱要独唱应有尽有。随着系统等级渐次上升,加上在前辈家中聆听的经验,这张录音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我感受的范畴。其实在刚Run-In的时候,Cresta 2里的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虽然纠成一结,铜管也始终小家子气,但听得出来它蕴藏着相当的中低频量感,只是还没放开罢。好一段时间之后,音乐的线条开始清晰,乐器的定位不像之前那般糟糕。虽说忽强忽弱的严苛动态测试,Cresta 2想要过关实在是强人所难,不过在书架型喇叭当中,它的中频饱满感是有上乘水准的,只是马勒音乐时时要让低频延伸到底的特性,难免会让Cresta 2吃不消就是了。谈到弦乐的表现,那种刻意的娇媚感,Cresta 2也尽职地刻画了个样儿,只是无法在质感上有所突破,终乐章的合唱,您就更别企求在Run-In的时候要求什幺出色的表现。稍后再说吧!

平实饱满的听感

         首先从李希特的巴哈「平均律」听起。李希特水汪汪的音色,加上方正严谨而抽象的结构,Cresta 2相当中庸地呈现,其中不难听出美好的层次感,音粒的密度与质感都还算中上,很容易听得出来李希特回异于他人的触键特色,要朦胧要结实,Cresta 2都能成功的呈现;好声是好声,只不过整体刻划的面貌有些平淡,并没有在那个频段里有突出的表现。换上新进的好录音「波里尼的萧邦叙事曲」,整个琴声的表现更为清晰而深邃,Cresta 2虽无法获得很完整的泛音与琴键敲击的木块香,高频的音粒也难免失之尖涩,但在这个价位带,我想Cresta 2在中频的饱满度与质感都堪称上流。

       电影「天才雷普利」中,麦特.戴蒙唱了爵士乐经典「My Funny Valentine」,这让我想起集慵懒与深情于一身的Chet Baker版,随手播放的结果,却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人声的质感相当浮凸而明确,Chet Baker齿唇之间的气氛在Cresta 2的一点染色之后有着更柔的声调。由于玛丹娜最近将「American Pie」拿出来重唱,我也就把Don McLean的原唱版拿出来听听。面对流行音乐,Cresta 2展现出热力四射的节奏感与气围,中频的动感强势,但不会有过份的量感。当然,Don McLean的歌唱还是这幺有致命魅力,Cresta 2的表现,除了吉他的弹奏听起来有些僵硬之外,其它部分都可以轻骑过关。

不错的中频表现

          接着换上一张帕尔曼与阿胥肯纳吉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我知道要试Cresta 2在小提琴的高频延伸能力实在是严格了些,不过它的表现比我所设想者要来得好。帕尔曼的高音把位通常都能保持着柔嫩的美声,这也是笔者觉得他最足以傲人的本钱,Cresta 2虽然一飙高就难免细节不足,但话说回来,那一对平价小喇叭不是如此?至少Cresta 2还能维持一定的音质,不会出现破声或嘶哑的状态。而阿玛迪斯室内乐团与阿班.贝尔格四重奏部分团员在1987年演出布拉姆斯的「第二号弦乐六重奏」现场录音,您可以拿来试试空间感与活生感。同样地,Cresta 2在乐器的质感算是过关,不过定位还抓得算不错,形体大致浮现出来了,清晰的弦乐线条也蛮有味道的。

         萧提的华格纳「序曲集」够猛了吧!虽说小喇叭脱逃不了天限,音场在铜管齐鸣时容易承受不住,且在延伸感上有所不足,不过中低频饱满的程度很足,整体的频段量感分布也算平均。再把马勒「第二」的终乐章放来听听,合唱的澎湃气势在同价位喇叭里不输人也不输阵,乐器与人声的形体比起刚开始要明确许多,范围内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