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对一个写手来说,大音箱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在国梁兄家里听过他那对JBL 4435后,我更强化了对大音箱的好感,JBL 4435上那两只15"单元出来的低频效果,真让人心驰神往。虽然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文中,用K9和V8推过JBL 4312、JBL L100,但与今天的JBL 4348一比,前两款音箱又嫌小了。这种小还不仅是形体上的,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全频段范围的重播效果。如果说,柯颂的K9和V8在与JBL 4312、JBL L100的搭配后还原出的是一份洒脱与悠扬,充满“雄性的美”的话,那么,在获悉可以用V8i与JBL 4348组合在一起聆听的消息时,它让我充满了未知的期待:“不变”的是V系列,“变”的是JBL的监听系列,两者的结合会有何种效果呢?
其实,抛开个人比较喜欢V8i的因素外,我之所以津津乐道于用它来驱动JBL音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V8i是我有能力买得起的大功率功放,而且,万一以后运气好的话,可以搞一对二手的,例如象JBL 4344之类的产品来把玩把玩。现在的试听无疑会给以后的使用积累起一点形而上的经验。
作为一个音响世界里的强力品牌,JBL在技术上一直是与时俱进的。它对这个监听系列一直在进行不断改进,每个时期的代表作都是JBL对声音进一步深入理解的产物。每一次的改进,在对声音风格及走向的继承上又有着前后的联系,以达到保留招牌式音色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凸现出该系列的亲和力,在这对JBL 4348上,厂方使用了较多以往在旗舰级产品上的技术,因而,表面上看来,它似乎是JBL 4344的改进版,但实质上又不完全是这样。也许,在外观上,JBL 4348给人最大的变化就是那只大型的号角式高音,其它部分与JBL 4344差不多。倘若如此“换汤不换药”,那JBL还会是JBL吗?关于这对音箱的具体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仔细看一下今年第四期的《现代音响技术》。我在这里不作详述了。柯颂的功放在这里也不再作介绍了,读者可自行翻阅相关文章。试听时,分别换过不少讯源,听得比较多的就是SONY DVP-NS500 SACD机。
没有压缩感的声音
听JBL 4348这类的喇叭,没有比挑一些经典的爵士、摇滚、古典CD更合适的了。在下面的试听段落中,我会分别一一作介绍的。
以前在杂志的试音室中听器材,碰到稍小一点的音箱,就怕它“填”不满整个空间,而这次用JBL 4348,则根本不必担心此问题。再加上V8i的驱动后,它在大动态下的声压级绝对有声震屋瓦的震撼力。
我试听的第一张CD是《情牵斯德哥尔摩》(DEAR OLD STOCKHOLM)。唱片编号为TKCV-35521。让我简单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张CD吧。在好几年之前,有一海外朋友陪外国友人回沪办事,入住在和平饭店。约我去碰面的地点就在该饭店的咖啡厅里。这个咖啡厅中驻有一支名噪一时的“老年爵士乐队”,天天晚上为来此消遣的客人助兴和伴奏。说实话,去之前,对这支乐队我也是一直听到有人说,但从没有去听过。直到那次去了后,我才有所领悟。在这里,我不预备评论该乐队的水准。此次聆听给我的体会是,爵士乐是很强调参与感的,去现场听的乐趣要远远比研究乐队真实水平有意思得多(乐队水平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那天,我坐的位置较为靠前,口中喝着咖啡,耳朵里听一件件“不插电”的真家伙发出自然的声音,甭提多带劲了。牛筋根根是有十足厚度的那种,萨克斯的音色仿佛也抹过了油一般,爵士钢琴的声音粒粒通透。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呢?这也许和咖啡厅的装修风格有很大关系:四周基本全是用木板铺的墙面,空间是比较高的那种,地板厚度也不是我们现如今用的薄型的那种,而是那类整根整根长度在1.5米开外的那种老式的板材。半开放式的结构,平面化的演奏、聆听空间,自然,声音走向就会不俗了。站在写手的角度,多听听现场,多积累一点经验,对于评鉴器材是很有帮助的。《情牵斯德哥尔摩》一片,由欧洲著名的埃迪·希金斯三重奏组(Eddie Higgins trio)担纲演奏。三重奏组这种类似古典室内乐演奏架构这种形式并不复杂,再加上演奏者个个功力深湛,故而此片的艺术魅力和音效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先前,日本维纳斯(Venus)推出过该片的普通版,前一阵又推出了24K金版和SACD版。我用的是SACD版。
煲过了一阵的JBL 4348如同一个状态良好的运动员那样,“周身”散发出一种充沛的活力。在V8i的驱动下,这种活力又幻化为一股如“香奈儿”香水般的味道,一阵阵散发至听音空间中。这套组合表现出的一个首要特征是,声音的像真度高。随着演奏者的每次弹奏,钢琴的每一个音似乎都被放得很大,而且非常真实,这种声音在平时的中小型系统中是很难听到的。JBL 4348的固有特性就不必说了,V8i能有如此生猛的威力让我满心欢喜。或许,在推这对重量级音箱的时候,它才能完全展现出自己驾驭大音箱的能力。V8i的控制力很好,注重于挖掘出声音的质感。譬如说,对track(5)中的一大段钢琴Solo的表现,V8i给出的效果令人神往:颗颗珠玉圆润的声音几乎可以用玲珑剔透来形容;发烧友喜欢的牛筋声的弹跳度的强烈感,会让人怀疑自己是否已置身于现场;而萨克斯呢,它在中低频方面的良好穿透力有着朝霞般的柔和度与能量感,在弱奏时,它的质感纤毫毕现。论中高频的穿透度,JBL 4348的确有种辉煌感,“亮度”恰到好处。同时,在试听室这个空间内,JBL 4348与V8i给出了一个相对意义上的现场,它对录音中声场感与位置感的把握非常理想,几近真实:埃迪·希金斯三重奏组演奏时的布局,三件乐器的发声位置,左右与前后音场的宽度和深度很合理,不夸张,不收缩。我最喜欢这套系统的自然真实的音色魅力。边聆听,边回忆自己的现场听音感觉,并将之与当下系统中正还原出的声音作细细比较,是很有味道的。仅就对该类软件的还原而言,我认为,JBL 4348加V8i重播出的是一种1:1般的效果。由于全面“放大”作用的存在,打破我们平时用其它中小型系统聆听而累积起来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是耳目一新的。初时,你会觉得一切都那么“大”,会不自觉地拿出自己头脑里“保存”的声音与之作对比,然而,一段时间过后,你肯定又会觉得现在这套系统的真正实力。别的不说,仅在对乐器声音质感、聚焦精度,以及形体感三方面的综合还原力,JBL 4348加V8i便有一种强大的诱惑力。所以说,在对小编制演奏组合的还原上,那种巨细无遗,原汁原味的再现,正是这套系统特有的高级属性,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声音没有一丝可闻的压缩感。没有了压缩后,发烧录音所追求的“斤斤计较”的音效,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规模宏大,气势夺人
虽然有很多录音精良的古典音乐片可以用来评价一套系统的大动态能力,但论到测试而不是纯粹欣赏的唱片,我自己最最喜欢的是《威尔弟合唱作品选》。在对乐队及合唱调度的把握上,索尔第大师处理得面面俱到,该片可以被视作这位大师艺术上的巅峰作之一。以前在中小型系统上听时,总感觉在终端出口上,声音的流量和密度还是少了一点,有种缺一步到火候的印象。正如在用此套系统还原该片时的预期那样,我对之寄予了很高的期待。JBL 4348与V8i在这一节中,尽显大规模的动态还原度。在track(2)一开始,有一大段乐队汪洋恣肆的卖力表演。V8i的驱动力在此时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功率裕量足,且游刃有余,有种相当轻松的挥洒自如。十分要紧的一点是,V8i那不粘滞、不过浓的中低频厚度通过JBL 4348得到了释放。层层递进,渐次加大力度,声场的横向与纵向拓展充满了深度和宽度感,气度很可观。等到人声一出来时,则整体效果又进了一步。当合唱队的演唱达到高潮时,V8i的“指挥”再次凸现出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特点,坐在标准的听音位置来聆赏,你会发现,V8i如一个实力强劲的中场组织者那样,始终牢牢地控制着全盘的局面,使人声与乐队交相辉映,各个声部全部得到照顾。我以为,该片是检验这部国产优秀功放综合能力的试金石。在此,我倒要略微谈谈大功率功放的特性了。要把功放的输出功率做得大一些,这对厂家几乎是毫不费力的一件事。问题在于,在功率单纯扩大的同时,它用来表现音乐和解析出音乐细节方面的能力如何呢?就我听到过的一些品牌来说,得之功率,失之味道的产品有许多。初时,你会觉得它推得像模像样,可一认真鉴别,就会发现问题实在不少,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吵,时间一久,便听不下去了。而且,大模大样的、表面上的“辉煌”在经仔细分辨后,又予人空洞的印象,说得好一点,这似乎是强调了量感;实际上,这种效果是凌乱的,它是一种没有把握能力的集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