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辑名称: 《Favourite Violin Concertos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2 CDs)
艺 术 家: 作曲:Beethoven/Brahms/Mendelssohn/Tchaikovsky
演奏及乐团: Arthur Grumiaux, Sir Colin Davis/Bernard Haitink/Jan Krenz,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音乐类型: 小提琴协奏曲
唱片公司: Philips Duo系列
发行时间: March 1994
资源整理: 农民
专辑简介: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是必听的曲目。这套Philips发行的由格吕米欧演奏的DOU小双张则将四首小协一网收罗。对喜欢小提琴协奏的朋友来无疑是最精美的一份丰盛套餐。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对它回顾,本曲的华彩乐段,并不像钢琴协奏曲那样由贝多芬亲自谱写,而是留给各式各样的演奏者谱曲,其中较常采用的有约阿西姆、奥尔和克莱斯勒等的手笔。当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他一生中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主部主题带有深切的探询意味,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本乐章最后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谱写的。
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G大调,4/4拍子,变奏曲式。优美的主题由加上弱音器的弦乐群单独呈示,充满舒缓恬淡的气氛。主奏小提琴以华彩的风格翩翩上升、下降后,旋律如歌般地呈现出来。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小提琴旋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长记号之后,主奏小提琴展现了它精彩灿烂的技巧,最后终于进入了炫耀琴技的华彩部分。此部分结束,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达到光华灿烂的高潮巅峰,结束全曲。
柴科夫斯基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于1778年,呈献给梅克夫人.当时此曲未受到梅克夫人赞赏,曾指出不少不足,许多当时的优秀的小提琴家也曾不愿接受这首作品.此曲由布洛斯基(Brodsky,1851---1929)于1881年12月4日主奏小提琴首演,共3个乐章:
1. 中庸的快板,序奏,乐队第一小提琴先奏咏叹式的导入旋律,然后奏第一主题片断,引出主奏小提琴.主部为确切的中板,D大调.主奏小提琴以华彩引出第一主题,经华丽发展后,以A大调奏叙述性的第二主题,也展开华丽发展.发展部以乐队展开第一主题始,作幻想的华丽进行后,主奏小提琴以华彩表现.再现部第二主题以D大调,终结部加强力度加快速度节奏化地结束.
2. 坎佐涅塔(短歌),行板,G小调,三段体.乐队平静的序奏后,主奏小提琴悲怆而优美的第一主题,长笛予以反复.E大调第二主题仍以主奏小提琴为主进行,第一主题出现后,乐队以平静的追忆形式形成终结部.
3. 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回旋奏鸣曲式.乐队先以强奏奏律动性节奏,主奏小提琴第一主题连续片断形成序奏.然后主奏小提琴奏俄罗斯特雷巴克舞曲风格的第一主题,快活的进行后,速度减慢转A大调,主奏小提琴再奏第二主题,也是活泼的舞曲节奏.减速后,主奏小提琴奏第一主题片断,乐队以D大调回顾第一主题;转为G大调再出现第二主题,又回D大调而以第一主题构成狂想的结尾.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它的基本主题充满动力,其高昂激越的情绪在乐章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这个主题的呈示有其繁复的变化和发展,它的曲调进行不时为各种精妙优雅的经过句音型所丰富。有时乐队演奏这个主题,独奏小提琴则在它的音域范围之内疾驰为之装饰;有时出现完整的旋律乐句;有时只听到它华丽的片断;有时只用独奏小提琴最高的银白清亮的几个音来表示对这个主题的追忆。在进入第二主题前的连接段中,还有一个新的主题素材,但它和第一主题的特点相近,也是充沛精力的表现,而且进行更为急速。
乐章的第二主题显得有点多愁善感,是一首幽静的抒情诗,起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引出,随后独奏小提琴用更温暖、更美丽的声音来咏唱它。
乐章的两个主题虽然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都是抒情性的,并不形成矛盾冲突,而主题在呈示时已有所发展,因此,这里奏鸣曲形式的发展部的规模显得比较短小,但其中的一系列转调仍使音乐焕然一新。关于乐章的华彩乐段,当时的习惯总是让演奏者即兴发挥或自行选择其他演奏者使用的范本,但门德尔松却一反常例,亲自写出华彩乐段的音乐,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由于他曾同第一次演奏这首协奏曲的小提琴家费德南·戴维德详细探讨过有关小提琴演奏技术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他写出的华彩乐段既有辉煌的技艺,又同作品的风格和形式保持着有机联系。
第二乐章从前一乐章不间断直接转入,它像一首抒情的间奏曲,也有摇篮曲的韵味。乐章采用三段体形式,它的基本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其宽广的咏唱近似前一乐章的抒情主题,甜蜜而又神伤。这个主题同《苏格兰》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也颇相似,其陈述方式则有《无词歌》的特色。在这里,门德尔松充分表明他是多么善于创作出类此娴雅温柔的旋律来的。乐章的中段是一个庄重的新主题,独奏小提琴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它大量使用的双音和八度音,也很引人注意,与此同时,乐队的作用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显目。
第三乐章同前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的诗意形象和表达的感情,同作者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所写的配乐十分相近。这一乐章也用奏鸣曲形式写成,开始时有一小段引子,主题的形貌很像第二乐章中段的主题,在两个对比性乐章之间它正好起着一种缓冲的作用。
乐章的第一主题热情而富于动力,它的进行轻盈、飘逸,令人想起《仲夏夜之梦》那些小精灵的飞翔。 乐章的节奏基础出自一首古老的民歌或民间舞曲的简单而粗野的音型,但是在此之上建立起来的音乐楼阁却又多么优美文雅。一个小提琴竟能发出如此生动而有力的声音,竟能达到如此多样而灿烂的色彩效果,听者从这一乐章中、特别是从这个基本主题中都不难发现这一点。乐章的第二主题同前一主题不无关联,它移在B大调上,先由全乐队奏出,效果强健有力,也有喧闹情绪的一面,它的曲调接近于《仲夏夜之梦》中的《婚礼进行曲》。
最后乐章中,所有的主题都充满着向前发展的动力,音乐的进行急速,形象鲜明,色彩清澈而富有细微变化,所有这些,都是这首协奏曲的魅力所在。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然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和门德尔松(e小调)、柴科夫斯基(D大调)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第二乐章 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 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第三乐章 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形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曲目:
cd1:
ludwig van beehoven(1770-1827)路德维格-凡-贝多芬(1770-1827)
violin concerto in d,op.61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号
1.allegro ma non troppo;快板,但不过分
2.larghetto;少缓慢的
3.rondo.allegro.回旋曲-快板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柴科夫斯基:
violin concerto in d,op.35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号
4.allegro moderato;中等的快板
5.canzonetta.andante;较慢的行板
6.finale.allegro vivacissimo.结束曲:最急板
cd2: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门德尔松: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op.64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号
1.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非常热情的快板
2.andante;行板
3.allegretto non troppo - allegro molto vavace.快板,但不过分-急快的快板
johannes brahms(1833-1897)勃拉姆斯:
violin concerto in d,op.77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号
4.allegro non troppo;快板,但不过分
5.adagio;柔板
6.allegro giocoso,ma non troppo vivace-poco piu presto玩笑似的快板,但不过分,- 稍更快的快板
ludwig van beethoven贝多芬
7.romance no.2 in f,op.50 F大调小提琴浪漫曲 ,作品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