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录音的伟大成就
『天方夜譚』的名版演出,我想RCA的萊納版及Philips的孔德拉辛版,均擁有死忠的擁護者。不過現在我要鄭重的介紹,足以與前述兩版抗衡的最後錄音,已在世界錄音舞台站穩腳步的韓國指揮鄭明勳。前不久才告別巴士底歌劇的藝術院總監一職,去職的原因無他,是目前藝文界普遍存在的問題-政治干預藝術,當然心思敏銳的藝術家只得拂袖而去。不過話說回來,巴士底歌劇院藝術總監這個位子還真不好坐,前有巴倫波因、後有鄭明勳,兩人均與當局不合,成為國際矚目的藝文界大事,幸好巴倫波因日後到了芝加哥有不錯的發展,也期望鄭明勳能很快地尋獲合作愉快的『第二春』。
本片收錄兩闕大型管弦樂曲『天方夜譚』及『火鳥組曲』,都是鄭明勳所專擅的曲目,錄音技術則是DG全面採用的最新4D錄音,在演奏、錄音兩相配合下,本片掀開了21世紀名曲名盤的保衛戰。近來演奏新銳輩出,數位錄音技術整體大幅提昇,雖然歷史名盤地位依然穩固,簇擁者眾多,但是愛樂的朋友們可不要老是向後看,而忽略了這些生猛有勁的『音樂新人類』。
鄭明勳以端正的造型展開序奏,樂團的整合性極高,弦樂拉奏紮實密緻,銅管音色濃纖合度,不會過亮也不暗澹。鄭明勳對樂团的高明調教,果然不讓其姊鄭京和在樂壇專美於前,本為鋼琴家的鄭明勳,曾在1974年獲得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大賽的銀牌獎,因此與俄國算是頗有淵源。然而,他之所會朝向指揮之路邁進,則是受了大師朱里尼的鼓勵。不過鄭明勳在本片中,並未採用俄國一貫粗獷豪邁的手法,來詮釋這兩闕俄國的名曲,而是以一種冷靜婉约不躁進的步調,來使音樂自行催化,絲毫沒有韓國人驃悍的民族性。
在聆聽本片時,發生件相當有趣的事。由於剛開機未久便聆聽此片,而『天方夜譚』又是前四軌,當音樂由代表雪哈拉莎德(Scheherazde)的小提琴,娓娓地訴說進行時,我的第一個直覺是,DG的4D錄音又向前更邁進一步了,不僅樂器所發出的音質醇美,動態亦十分驚人,絲毫不讓第七期介紹過的阿巴多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專美於前。
不過當時也僅止於覺得錄音不差,音樂的神韻卻未收錄完美無瑕,直到第五軌『火島』開始,整個音場變得鮮活起來,音樂同時顯得靈氣十足,彷彿不同時期、不同樂團的錄音,當時心中立刻泛起一陣疑惑,因為CD的內頁解說明白寫著是同一指揮、同一樂團的同時期錄音。當時我也不禁懷疑起自己的系統,等到全片11轨聽畢,我立刻再重播1—4軌,結果從一些細節中,聽出第二次播放『天方夜譚』較第一次的好聽多了。
這可奇怪了,究竟是什麼情形?其實說穿了,就是熱機不夠,或不同時間由於供電狀況或其他因素,導致音響系統的再現狀況不同,無關於錄音好壞。你問我如何能察覺如此微小的差異?其實,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因為我每天與自己的系統長時間相處,且全神貫注地聆樂,當然會對它的任何音色變化的瞭若指掌,因此耳力固然是重要的一環,熟悉的環境及敏感優秀的系統也是不可或缺。
如果到現在依然怀疑DG 4D錄音的朋友,勸你一定要聽聽第4、9、11轨的動態,保證會令你有前所未有的震撼。不過依然是老話一句,唯有優異的系統才能再現優異的錄音,否則若用絕大多數的系統來播放本片,可能只會令人察覺4D的音質較為圓澤,多了股耐聽的韻味,而不知道那低頻的無窮潛力。
也就是說,自許音樂派的朋友所鍾愛的DG錄音,已經十分重視新的唱片錄音制作,不讓其他發燒片專美於前,而要一掃DG過去令發燒友詬病的『乾扁尖銳』的既有印象,不知道你是否察覺了這個重大的劃時代變革,愛樂者這下有福了。
---------------------------------------------------------------
《天方夜谭》郑明勋此版突出一种故事叙述中的细腻与温馨,恰好与莱纳版形成强烈对比。(莱纳版是色彩与极强烈动态的结合。)不过DG的4D录音,不仅乐器所发出的音质醇美,动态也十分惊人。
曲目:1.斯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谈 2.斯特拉文:火鸟组曲
□ 片 名: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谭
□ 编 号: DG 437818-2
□ 作 曲: 斯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谈 、斯特拉文:火鸟组曲
□ 指 挥: 郑明勋
□ 演 奏: 巴士底歌剧管弦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