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多数都听过“四大小协”。公认地,排在第一位的当是贝多芬的无疑。的确贝多芬的小协之所以能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并不是靠贝多芬“倚老卖老”。贝多芬对于创作态度极其认真,对于乐句、配器的推敲竭尽所能,所以他和他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能有编号的(就是他生前认可出版的)是显得少的(当然还是比一些现代的作曲家的多得多)。他的老师Haydn,光交响曲就104首,而贝多芬的编号作品,到一百三十多号即止。正因为这个情况,贝多芬的一些作品才被称为划时代的——其作品形式、内涵都有着同时代令人惊讶的深度。
他这部编号61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写于1806年,属于贝多芬的中期作品。贝多芬写这首作品的时候,据信是和一位女子陷入的爱河。所以这首作品除了贝多芬一贯的刚毅特点外,就是初次听的听众也会感受到里面带有的温柔的一面——特别是在第二乐章。贝多芬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极大多数的作品的旋律优美,就像可以唱的艺术歌曲那样——在一般看法里,旋律有时会破坏思想的深刻性(看看现在的无调性作品的主张就知道了)。但是贝多芬却做到了旋律与思想的高度统一——这一点不论是以前还是现代,他所做到的都是不可小看的。所以说此小协在旋律和思想上都可以说是一个经典。
旋律不用我说了,大家有耳共听;思想这个比较“虚”的东西,大家亦有各自的感受,我也不好说“这首作品,反映了贝多芬怎样怎样的深刻思想”等等;我推荐一本好书,是美国出版的一本叫做“Beethoven’s Concertos”,里面对于此作品的分析,通俗易懂却有相当的专业水平——先从创作的背景、事件说起逐渐深入到具体曲子当中,图(曲谱)文(分析)并茂相得益彰。
这首小协的第一乐章相当长,特别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更加是如此。不过那时候的评论对此却没什么异议——反而,对于他的三重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却有不少人批评其冗长。事实上,小协的第一乐章比三重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长多了,但是当时如此长的一个乐章却能受到称赞,这不能不说是贝多芬对于乐曲结构和独奏乐器的掌握火候的精当。的确第一乐章听下来,非但让人觉得有“长”的感觉,反而让人回味无穷。据我分析,之所以小协和三重协奏曲受到截然不同的评论,是因为,前者只是一门乐器的协奏曲,自始至终听众的注意力都会在此乐器上;而三重协奏曲,本身各乐器的乐段之间配合复杂度上升,结构的紧凑性因此受到影响,让人听上去有点“耳”不暇接的感觉——特别是19世纪初挑剔的维也纳听众不会像现代普罗大众那样首先去“听旋律”,他们十分注重结构,所以在“专业”的听众面前,大作曲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批评。
我不打算叙说乐曲结构了,因为这个可以从许多书上找到。下面看看现代各位演奏家留下的录音。
可以说,凡是当“小提琴演奏家”的,必定要拉贝多芬的小协。这并不是说贝多芬的小协的演奏难度有多大——相反,此曲比起后来其他作曲家的小协来说,难度算是比较低的。但是,拉出乐音容易,拉出乐曲内在的感情思想却不易。所以现代的小提琴家争相进行贝多芬小协的录音,比的不是“炫技”,而是“感情”。当然,技巧好一点的演奏家拉出来的贝多芬小协,也是让人有更好的感觉的,不过现在我们常见的唱片版本都是一流的演奏家,我看比“技巧”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另外乐队伴奏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好的指挥也是功不可没的。下面按照录音年代的顺序来看看几个版本。这些全部都是立体声录音。
第一个是David Oistrakh、Cluytens指挥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的1958年EMI录音。录音制作人为EMI鼎鼎有名的李格。这个录音在我的看法里,是此曲目的首选。原因是,其一,录音质量很好,和下面的Francesccatti的61年录音质量都是我听过的此曲目录音中的最好的。录音好还不算,Oistrakh的感情十分充沛,力度变化范围极大、运弓十分稳定;在强力度运弓之中力度变化灵敏,在一个长音中就能够表现不同的丰富的感情色彩;同时在轻力度的时候仍然保持明显的力度变化——这是其他所有版本在唱片上所听不出来的。Oistrakh第一乐章拉的时间较长,达到了25分钟,但是却让人回味无穷。Cluytens指挥乐队给与Oistrakh恰到好处的伴奏,乐队在高潮的时候声音丝毫不会因为这是协奏曲录音而向独奏乐器的声音妥协,音场极为宽阔,空间感极强。有人说听Oistrakh的这个录音,不用闭上眼睛就可以感受到Oistrakh演奏时的神情,此话不假。Oistrakh在拉速度慢的乐段时候感情充沛,同时快速的有难度的乐段里又发挥出他技术上的优势。记得上贝多芬专题的时候,阎老师是播放Mutter和Karajan80年代的录音的,那时我听上去Mutter的技巧相当不错了,严老师当场也说此人技巧了得。但这回听了Oistrakh的之后你会发现山外有山——Oistrakh厉害之处是,不但技巧方面难不到他,并且他还能在难度高的地方一边发挥着过人技巧,同时还能保持感情的抒发——这也是他这个录音最震撼人之处。在第一乐章华彩处(采用克莱斯勒写的华彩),Oistrakh小提琴修行得到完全发挥,你会觉得他的投入不仅像在演奏贝多芬小协,你还会感到他像在拉巴赫的无伴奏——特别是其中一段双弦拉的乐段,精彩之极。所以说此录音、演绎绝佳的录音,不听是很大的遗憾。
第二个是Francesccatti、Walter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的1961年CBS录音。制作人是McClure。此录音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录音效果棒,还有就是Walter的名声响。上面我说过效果比得上它的,只有Oistrakh的EMI录音。不过上面的EMI和这里的CBS录音虽说都是好,但是却各有特点。作个比喻,CBS听上去像咬饼干清脆,EMI的则像咬苹果清脆中带点湿润。Walter训练的乐队的确很有特色,乐队的演奏体现出前辈大师的悉心教导,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不同凡响。相比起Walter伟大的身影,Francesccatti的演奏就稍显逊色了,主要是感情有点平淡,似乎有点心不在焉;特别是华彩段,Francesccatti是帕格尼尼的嫡传弟子,怎么听上去技巧似乎还逊色于Oistrakh呢?(注意这仅仅是和其他一些最顶尖的演奏相比,一般听上去Francesccatti演奏已经是大师风范了)。所以综合起来,这个演录还是值得欣赏的。在没有Oistrakh的EMI之前,我曾经把这个唱片列为此曲目的第一选择呢。
第三个是大家很熟悉的施奈德汉、约胡姆指挥柏林爱乐的1962年DG录音。施奈德汉的特点就是文雅和细腻。DG的录音很“标准”,也很有气势——只不过反映不出独奏小提琴演奏时力度的轻微变化,只是一个劲地让人觉得“小提琴声音好听”,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张Original系列唱片的演奏,中规中举得用电子合成器模仿都可以。所以说这张唱片之所以被我冷落,完全是因为DG的录音效果影响了施奈德汉巧妙心思的重现。不过如果单独来听这个录音,把其列为“好”之列也未尝不可;只是假你听过上面我介绍的几款录音,可能想法就会有改变。
第四个是格吕米欧、Davis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队的1974年Philips录音。录音风格、演奏风格很像施奈德汉的那个,是“标准”的演绎。录音效果好,不过仍比不上第一、二两个。我认为如果想领略格吕米欧的特点,最好不要找他的协奏曲录音,要找他拉的6首巴赫无伴奏,那个录音把格吕米欧演奏的特点全都清晰地记录下来了。Philips录的小提琴协奏曲普遍的特点就是独奏乐器声音显得“纤细”“柔滑”,可能有人喜欢唱片里这种声音,但是如果格吕米欧在音乐厅现场拉琴拉出这种声音,肯定会被人认为有XXX倾向的。事实上给你一把小提琴,想刻意造出Philips录音里的这种小提琴的声音也是相当困难的。
就评论这四款录音吧。这可能有人会不满了,比如说怎么Heiftz的、Kremer的、Perlman的、郑京和的、Mutter的、Ferras的等等这些常见的人物怎么没有呢?我的解释是,首先不是这些人演得不好录得不好,而是你想想,假如我真的把这十来个人的演奏特点都头头是道地说一遍,其可信度你认为会有多少?是否这么多人这么多录音就一定能像分西瓜那样分得出一块块来?假如我真有这么厉害,那么我现在就不用坐在这里打字了,而是跑去给小提琴比赛当评委去了。所以说,我上面简单介绍的是风格不同的四种代表而已。其次就是,我没有这么多精力去为同一个曲目这么多不同录音去仔细去聆听辨别——光是上面四个录音就花去我不少时间了。
另外我最后说一句,上面四个版本中,我尽可能找的是老版本,现在其中全都有了再版。各种再版的声音有好有坏。如果有朋友买了再版得觉得我说的有“夸张”,那么千万不要找我出气——因为我保证,只要你买的是我列出来的四个封面中的,声音绝对是像我所说得那样丝毫没有夸张的。但是假如买的是再版之类的,我就难以保证我上面描述的贴切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