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场深浅随喇叭而异
在这一星期中我仅有的不满意是其音场较浅,无论是Pinnock/English Concert的水上音乐(Archiv 410-525-1),上述的展览会之画或是孟许/BSO着名的圣桑管风琴交响曲(RCA VL-89284)都没有足够的音场深度。当我用GRADO 8 MR来代替Talismans/RM-4B时,情形大有改善,可是尚不及TNT-200那么好。然而听阿巴多指挥VPO演奏马勒的第四号交响曲(DG 2530 966)的第乐章:"在法国号的前面,哀愁的木管独奏演奏得真好"布鲁诺华尔特说,这音乐中的平静是马勒在寺院地窖看到亘古平和的石像所来得的灵感。我平静地听着这段音乐,法国号、小喇叭,鼓声断续地“自音场深远的地方传来”。由于唱头及录音的不同,VTL表现的音场深度时而尚可,时而不足,使我对它在这方面的表现感到迷惑。
于是我决定要看看它搭配别的喇叭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何种表现。我找了一家熟悉的音响店,有一对Accoustat l+1和一对MartinLogan CLS,分别以Rowland Model 5和Accoustat l20两部后级来推。1+1喇叭以Rowland推动时,声音迷人流畅而悦耳。换成VTL则音场深度逊色多多,但是在场的每个人都认为VTL的声音更有迫力较让人信服。有一位音响顾问说出了我的想法:“Rowland是晶体机希望有类似管机的声音,VTL则是管机听起来像是晶体机,这就是两者不同之处。”接下来听CLS喇叭,这回以TNTl2O和VTL比较,再次证明了VTL的低频更沉、更足、更结实。CLS的声音不再令人觉得不够丰润或音像没有实体感,更令我惊讶的是音场宽度同TNTl20一样好,而深度却远胜之。现在我才了解原来认为VTL的深度不好并非他本身的缺陷,只要搭配、摆设适当,一样能经营出绝佳的音场深度。不知道有多少评论家和经销商曾因空间及搭配的限制而对评论的器材妄下断语。事实上也许并非器材本身的错。所以我决定要再将我的MGIII调整摆位后,再来决定VTL呈现音场的能力是好还是坏。
图26:今年的CES大展,VTL展出他们全系列的产品,外加一本谈真空管的书,由于他们也出了每边300瓦的真空管后级,而且TAS还给与极高的评价,看起来ARC的M-300一别苗头了。
由Apogee喇叭公司的布伦先生(Jason Bloom)强调平面式喇叭的摆位不宜间隔太宽,我想他是专家应有几分道理,就试着将MGIII移近两呎果然音场深度有大幅改善。而最妙的是以TNT2O0来推,音场并不受影响。唯一遗憾是现在两个喇叭间隔太近(背牆18呎宽,喇叭间距仅5呎半)音场宽度无法像从前那么宽润。在新的摆位下,VTL的结像能力是我听过的最好之一。在德弗乍克第八号交响曲(朱里尼/CSO,DG2531 046)最后乐章开始时,先是小喇叭,按着是其左后方的低音鼓,而后大提琴小提琴及尾随的木管,低音大提琴一一排现于我面前。每种乐器的位置由左而右,从前到后,真是棒极了。听韦瓦弟的鲁特琴协奏曲和三重奏(Hungaroton SLPX 11978),我第一次可以感觉得到竖琴就放在鲁特琴后面,住过去无论在何种系统搭配下,我一直无法像别人所描述的能分辨出两种乐器在空间的排列位置。
单纯直接、中性的音色
现在我可以确定VTL的声音了。听James Newton Howard and Friends这类型的录音(Shef-field Lab 23),其速度,控制力、迫力、冲击力及低频的表现令人肃然起敬。尤其听其中"L'Daddy"一曲的感受令我觉得通常大家对所谓真空管声或晶体声的既定成见实在需要再予深思。VTL很显明的胜过其他晶体竞争机种,它有晶体机所缺少的饱满和实体感,而同时具备晶体机的速度。VTL也不像较差的器材会将音色溷淆,在"Borealis曲中木质敲击乐器和金属敲击声可以很清楚的分辨,而其音色特质完全正确。换上Kraftwerk的电子音乐(Warner 20146-0A),那闪电般的速度,紧、沉、有层次、控制得宜的低频以令迫人的暂态反应真令人喘不过气。再改用Talisman Virtuoso Boron唱头,分别以VTL和Beard Monos两部后级来听韩德尔的水上音乐(L'Oiseau-Lyre DSLO 595),两者呈现音乐的方式真有天壤之别。Beard的声音美、悦、甜、清、活、让你有如置身于音乐的后排(声音到达人耳时已扩散、反射、柔化了);VTL则将你带到演奏者跟前,声音鲜明、立体、清晰、实在、丰润。VTL较有迫力,它的音像也较Beard稍大而丰润些。
换句说,VTL的声音单纯而直接,这种让你有如坐在在音乐厅前排听音乐的特质似乎每个听到的人都感受深刻,但恐怕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音乐要如此表现。有一晚,我听了几个钟头以古乐器演奏的莫札特音乐后,试着写下我的结论:"形容VTL表现这些录音最好的形容词就是简b,仅将乐声单纯的放大,未加以任何修饰、增删或改善。我不认为它缺少泛音或表情,因为音乐中的每一细节它都有,只不过它的声音是如此直接、清晰、乾淨而与众不同。是一部用来听音乐的单纯工具,简洁的结构设计正好烘托出它纯淨的声音;它不以表现音乐的细緻、纤细来折服听者(虽然它让你听到每一细节)而是以其坚实、率直、有力、巨大的声音一开始就攫获人心,进而让人沉醉在它的流畅、清晰和纯淨中。"
高频使异不突出
四个星期后,我已能充分握VTL的特性,只有一点除外社W。我有点怀疑它高频不够好,可是除了偶尔觉得有点"乾"外,也从来没有感到高频不足。只是回顾我的试听笔记却一直没有有关高频好坏的评语,会不会因注意力都集中在优异的低频而忘了高频表现如何?还是它的高频根本就是衰减、不足、有问题,甚至没有高频,所以找才忘了记录?于是我选了霍斯特的行星组曲中木星那段来试听,在开始的几个小节里当钹在乐团后方敲击时,三角铁也同时敲着。版本包含普烈文于1974年指挥LSO和最近指挥RPO(Angel S-36991;Telare DG-l0133)以及卡拉扬指挥BPO(DG 2532019)等三种录音。结果三张唱片的效果都很好,三角铁以较低音量演奏可以听得很清楚,它的位置在钹的前面靠近听者。我可以很容易就分辨出普烈文这些年来对这段音乐的诠释已有改变;因为透过VTL可以很清楚的转出在新的演奏中,钹的音量刻意减弱以求得两种乐器有较佳的平衡。
Philips Glass的唱片"摄影师"(CBS FM 37849),在开头有一段电子合成音乐可作为测试高频的良好工具,VTL轻易过关。所以找又选了一张这个乐团的电影配乐Mishima (Nonesuch 979113-lF)来试VTL。音乐刚开始不久有一种独特的、纤细清脆的水晶叮噹响(如同一阵微风在玻璃风铃中轻拂而过)VTL表现的非常美,高频优异。按着是在音场的深处鼓声逐渐增强而至最高潮,在这段音乐中吸引我注意的并不是鼓声的低频和动态表现,因为我早已知道这方面VTL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而是它让我听到鼓声震动传到录音室牆面的迴响以及击鼓渐次衰减下来时,所表现细微变化如此传神,我想对喜爱音乐的发烧友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低电平的解析力卓越无比
我最后再举一个例子。每一个发烧友都有他独特的一匹唱片,可以用来测试器材某一方面的特性。对我来说,韦瓦弟的鲁特琴协奏曲和三重奏这张唱片就是这样。在"为鲁特琴、弦乐器和竖琴而作的协奏曲D大调"的第二乐章中有一连串极低音量,几不可闻的叮噹声,是绝佳的测试工具。在这个慢版乐章中,如果你很仔细的听,可以听到在音场底部,鲁特琴的右方远处,有一种似有若无的细微高频存在,但不知音源何在。会不会是置于地板上的备用器材,其弦与鲁特琴共鸣而发出的?还是鲁特琴的音符传至打击乐器的表面或一片玻璃而反弹的反射音?无论它是怎么发出的声音,每次只要音响系统有所改善,就能听得更清楚,听到的次数也更多。对我而言,这是测试器材表现低电平讯号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不用说VTL当然让我清楚的听到每一叮噹声:我实在佩服VTL既具有处理爆栅音乐的卓越能力,同时又是如此透明能使你清楚的听到最弱的乐音。但是继续听下一个乐章我才真的给吓住了。这是个快板乐章,不仅速度较快,结构较繁複,音量也高多了,可是刚才提到的那种高频依然清晰可闻。这是我从前一直没听到的,而我仅仅更换了后级,其它器材都没动,由一张旧唱片我听到了全新的音乐,除了讚赏实在无话可说。
我可以继续长篇大牍的写个没完,因为我怕你可能会很容易就错过或忽略了这么一部好器材。它不是名牌,它外表不起眼,你也不能拿它来向你的朋友夸耀它有多贵,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认真的发烧友,你应该听听这部后级。第一次听到它独特的声音时,或许你会喜欢,也可能你会排斥。如果它吸引你,请多花点时间听看看。VTL Compact Mono 1OO S这部杰出的后级其真正优点需要慢慢品味方能显现,它的潜能不是短时间试听就能完全掌握的。
图29:VTL 100的内部中规中矩,看起是属于较老式真空管机的模样,但是其声音的走向却是朝着明快、有劲的现代要求而去,正是新瓶旧酒味更醉的最仅写照。
王克勤的评论
哇……!还好AMS没有继续写下去,否则主编恐怕要脸色难看,认为笔者故意要赚稿费选个长篇大论来翻译。首先,介绍我试听时搭配的器材
前级:Audio Research SP-9
后级:Quicksilver Mono
唱 头:Carnegie Model One,Grado 8 mz
唱 臂:Grado Signature
唱 盘:VPI HW-19 II加PLC﹒
讯号线:MIT 330, Straightwire TMI, MIT Shotgun, Cardas.
喇叭线:Straightwire Teflon l2
喇 叭:Vandersteen 2C
其 他:VPI Magic Brick, Tip Toes, Mission Isoplate等。
由于AMS的评论写得很详细,我在这里仅就几个重点报告试听感想:
(1)人声
不是像Quicksilver般的柔美,而是极端的真实。在近距离录音中,可以毫无遮掩的听到演唱者如何运腔换气和控制某声音表情的变化。如Jennifer Warnes在Leonard Cohen的歌曲中(Famous Blue Rain-coat,CYPRESS RECORDS PL 9O048)传达出现代人感情的压抑和冷漠:或者是Amanda以其优异的歌喉和技巧唱出好莱坞式的幻梦和爱情(Dreaming,CECKO RECORDS)。现场录音你可以听到男女各声部彼此排列的相关位置和迥绕于教堂的堂音(Kor,Proprius PROP 7770),或者是Weavers在卡奈基厅中台上歌者各具特色的演唱和台下观众哼唱的自然回响(The Weavers, VANGUARD VDS-2150)。
(2)中性
第一次听到VTL的声音,简直是难听极了。耐着性子,调整喇叭,更换讯号线的搭配,甚至重新处理前级和唱盘底下的垫着物,每一更动都能马上显现极大的差异,很容易就能调整较平衡的音频响应及自然的音场。在其他环节均不动的情况下,比较Grado、8 mz和Carnegie One两个唱头的特性,其差异之大实在像是两组完全不同的音响系统。更换讯号线也有类似的状况,只是差异程度稍小。这样对不同的器材的特质都很明白的呈现,这种能力证实了VTL的中性。
(3)动态与力道
随便放上一张Sheffield的唱片都能感受到这点,甚至较小音量聆听时也能分辨。乐音顿时像冲破了束缚整个活跃起来,这种感觉用Grade 8 mz时特别明显,或许以Carnegie O.28 mv的输出直入SP-9增益还是稍嫌不足吧。我后来借了Cardas讯号线接上后,整个音场的气势更形磅礡,似乎VTL在这方面的能力尚有馀力发挥,端视其它环节是否能再更进一步改善。我没有特别提到低频表现,因为可能受到聆听环境的限制,虽然低频的控制比以前好大多了,可是并没有像AMS所形容的那种水准。
(4)结像能力和音像的实体感
这是最吸目我的优点之一。一旦听过各种乐器或人声如此真实而清楚的呈现在你眼前的音场中,就算有另一部后级在其他方面都更为优异,只要它缺乏这种能力,我都会再回到VTL的怀抱中。
(5)直接、纯淨
不论AMS的评论是否周延的涵盖了这部后级的特性,至少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有人说VTL的声音如晶体般的冷、硬、利,那他首先就应该检讨是否其他的搭配器材出了问题,因为VTL只是单纯的反应、放大、它并不加以修饰,美化来讨好听众,只有追求"真"的人才能体会这点。面对一件新的器材在下笔论断之前,应深思是否已尝试过各种可能来发觉其真正的能力,毕竟具有"第一声"陈"出来就知道"这种天性异禀的人还是极少吧。
再浏览篇首引言,不禁喟歎良久。在商业利益挂帅的今日,一件产品的真正价值往往在市场价值高低的左右下变得暧昧难明。试看几年前CD正式推出市场,几乎是绝大多数的人都迫不急待的宣称:类比录音已预见其墓碑,将寿终正寝。这种论调似乎与30年前电晶体出现,人们对真空管的看法如出一辙。数位录音和电晶体的声音真的比类比录音或真空管好吗?证诸这三十年来真空管从未在音响市场绝迹的事实来看,我想答桉已不说自明,充其量我们只能说数位录音和电晶体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利益是类比录音和真空管无法相比的。笔者并无意涉入这延续已久未有定论的议题,而是听过VTL l00 后,想想这是设计家大卫曼列利用真管老线路再赋予新生命的产品,其性能较诸众多所谓新科技的晶体机并不逊色,尤其是一般所认为晶体机较强的地方也有出人意料的表现。纵然不能企求每位发烧友都能欣赏它的特色,但它所带来的讯息应该值得喜欢音乐的发烧友加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