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会这样呢?这二张软体所记录的是同一场现场演奏会啊!比对二张软体,DVD版多一首Funky,而录音班子都相同。我猜,差异的地方应该发生在二声道与多声道的后製作混音过程。此外,DVD我听的是多声道规格,CD是二声道规格,多声道系统的音响效果应该也是差异產生的原因。(CD编号:Naim CD 099,巨礼文化)
焦点与建议:高频段不会飆出来,听什麼音乐都很舒服,但是往上延伸的能力又很强,不会有高频段不足的感觉。中频段自然饱满,圆润丰富,不会生硬。低频段可快可柔,控制力良好,Q度够,而且往下延伸的能力胜过一般喇叭。虽然喇叭箱体不算大,但整体音场气势庞大,可以满足各种音乐的需求。
想要让EB 1发挥最佳效果,扩大机的驱动力与声音特性的搭配很重要。虽然它的效率有89dB,但如果无法让它吃饱,声音会不够扎实偏软。如果驱动力够,EB 1就能够软硬、快慢变化自如。而声音个性的搭配牵涉到整体音色的魅力,我认為Bryston是相当好的搭配。
音响知识:传输线式喇叭有什麼好处?
一听到传输线式,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低频段可以延伸得更低。其实,想要让低频延伸得更低,还有其它的方法,例如将喇叭箱体做大一些就可以。传输线式设计如果做得好,可以将箱体的共振降低,这是一般低音反射式比较难做到的(除非将箱体做得非常强固,如此一来成本将很高)。
此外,传输线式设计可以增强低频量感,而且可以拥有良好的控制力,这也是其他喇叭箱体设计比较不容易达到的。还有,由於对於振膜的控制力佳(设计得当的传输线式),箱体共振低,相对的中低频段与低频段的音染就会更低。要知道专业录音室所需要的鑑听喇叭特色就是音染要低,难怪PMC是以录音室鑑听喇叭起家。
声音表现:91
造型设计:75
製造品质:85
满意价值:95
总体评分:87
PMC一直是我相当喜欢的品牌,一来它的声音朴实无华,但却高度传真。二者它的售价十分合理,能够负担得起的人很多。所以,PMC一直是务实派音响迷的最佳选择之一。更让我对PMC印象深刻的是,我曾经在伦敦的录音室中领教过PMC的专业版强劲衝击性魅力;我更多次在已故曹永坤先生家中享受过如音乐会现场般的感觉。总之,我对PMC一直存在著好感「偏见」,这是我必须承认的。
终於看到体积较大的型号了
虽然我一直对PMC的喇叭存有好印象,不过,近年PMC所推出的喇叭多属体积较小者,对於一般小空間而言,这些小喇叭适得其所,但对我家开放大空間而言,就显得小了些,听来也无法尽兴。现在,PMC终於推出一对可以在我家展现雄风的EB 1了。
费劲将EB 1从纸箱中取出,发现EB 1的份量相当足(48公斤),身高也相当高,是典型的落地式设计。将EB 1摆定位之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取下面板网罩,仔细端详那三个单体。嗯!表面上看起来与IB1一样,也是27mm丝质高音单体,75mm丝质软凸盆中音单体,低音单体也是平面型而非锥盆,不过尺寸是250mm。传输线式的低音反射孔安置在正面下方。
或许读者们对於平面低音单体不太习惯,甚至还会误解其效果不如传统锥盆低音单体。其实平面单体在音响界已经使用多年,其效果绝对不输给锥盆,尤其在经常大幅度剧烈运动的应用中,结构坚强的平面低音单体有其更大的优点。EB 1的平面低音单体採用碳纤维与Nomex的复合材料,其坚硬与轻盈的程度可以想像。
EB 1的身高有1254mm,内藏的传输线管道长达3公尺,低频段可以延伸到19Hz(-6dB),这种规格在如此体积的喇叭中不曾见过。EB 1的传输线称為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到底「先进」与「一般」的传输线设计有何不同?原来内中採用床垫专业厂Relyon所研发的泡棉。将这种泡棉适度的安置在传输线管道内,发挥空气阻尼作用,让低音单体得到最佳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