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挪威作曲家爱德华葛利格(Edvard Grieg,1843-1907)
双子座的知名挪威作曲家爱德华葛利格(Edvard Grieg,1843-1907)于1843年6月15日,出生在挪威传统古城贝尔根,他在这裡度过了童年,以及成年的大部分时间。葛利格的父系与母系在贝尔根都颇具地位。父系,他的曾祖父亚历山大(Alexander Greig,1739-1803),担任英国驻贝尔根大使,十八世纪中从苏格兰移居到贝尔根,娶挪威女子,并且从事海产品贸易而致富成功。父亲跟曾祖父同名(Alexander Greig,1806-1875),经营家族事业同样被任命为英国驻贝尔根大使。
外祖父担任过贝尔根爱乐学会首任音乐总监,母亲格西娜‧茱蒂斯‧哈格鲁普(Gesine Judith Hagerup,1814-1875),是贝尔根在地望族,曾经留学德国汉堡,是位诗人兼音乐家,也是葛利格音乐启蒙的关键人物。
葛利格很小的时候就透露出作曲的强烈倾向,要他弹别人的音乐,他还宁愿弹自己所写的。他九岁开始作曲,浸淫在母亲的诗文与音乐的教养,挪威无比的大自然风光之下,他的想像力毫无边际的驰骋。不过当时他的作品结构略显鬆散,直到去过德国训练后才有明显改善。葛利格日后也写了许多钢琴曲,因此被称为「北国的萧邦」。
葛利格为了音乐离开家乡到莱比锡,同样也是为了音乐回到家乡。1858年,有「北国的帕格尼尼」之称的挪威小提琴家奥利‧布尔(Ole Bull),推荐他到德国莱比锡学习。当时到德国学音乐是一种时尚,对于音乐表现杰出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必须。
1863年春天又前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寻求发展,当时的哥本哈根是北欧的文化艺术重镇,葛利格在那裡度过了愉快的3年,与他在莱比锡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在哥本哈根遇到了小他两岁的表妹,同时也是歌唱家的妮娜(Nina Hagerup),两人坠入情网并结婚,妮娜对于葛利格给予完全的鼓励和支持,这也成为他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
葛利格与妻子妮娜。妮娜是位歌唱家,对葛利格在音乐事业上百分百支持,让他无后顾之忧。
1863年在丹麦,作曲家盖德(Niele Vilhelm Gade)经常给年轻的葛利格不少协助和鼓励,葛利格因此开始对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等结构性乐曲的创作开始有了兴趣与信心。另一位丹麦作曲家哈特曼(Johann Peter Emilius),他对北欧古代传说的高度兴趣,以及音乐中所呈现的简洁曲风,也直接影响葛利格。
二十岁以前,葛利格的作品都是以钢琴为主,之后认识了表妹妮娜开始写一些独唱曲,一生写过两百多首歌曲,其中非常喜欢採用挪威文学家、诗人的词,他的歌曲大多採用挪威文、丹麦文、或是德文。
葛利格对于挪威土地的情愫早在他15岁离开家乡前就早已萌芽,当时他的父亲带他去爬山旅行,挪威大自然的景观留给他很深的印象,甚至让他想成为画家。他曾在美国传记作家Finck的信中提到,「挪威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挪威的传说和历史以及自然景观,从早年起就在我的创作想像中留下烙印。」如今,这些美丽的挪威画面都留在他的音乐中,他不仅是挪威国民乐派掌门人,更是第一个将大自然融入乐思的作曲家。
特洛豪根的葛利格博物馆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钢琴。
为了推动北欧音乐发展,葛利格与诺德拉克以及丹麦作曲家马蒂生‧韩森、温定、霍涅曼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名为「优特培」(Euterpe,希神话中掌管音乐及抒情诗之女神,旨在演奏当代的斯堪地那维亚音乐。)的音乐组织。优特培主要目标是协助年轻的北欧作曲家得到演出自己作品的机会,强调创作民族音乐的宗旨,葛利格自己的「c小调交响曲」、「e小调钢琴奏鸣曲」、「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幽默曲」都是在「优特培」的音乐会上完成首演。
1883年四十岁的葛利格,领了国家的供养金将近十年、事业家庭都相当圆满的葛利格,持续地在他的挪威音乐路上前进着,这一年他又再度前往华格纳的拜鲁特音乐节欣赏华格纳的最后乐剧「帕西法尔」。
在葛利格六十岁生日时,曾演讲表达对故乡的感念,「我的素材取自贝尔根以及周围的一切,这裡的自然美景、人民生活、市政成就、以及各种活动都给予我灵感。我嗅着北海码头上令人兴奋的气味,我确信我的音乐蕴含着鳕鱼风味。」
葛利格的音乐影响了柴可夫斯基、西贝流士、德布西等人,当然也影响了挪威自己的当代作曲家。当年他过世时,享年64岁的他,9月9日挪威为他举行国葬,当送葬队伍通过的街道时,沿途的房子都披上黑纱悼念,挪威人民怀念他,因为他使得挪威的情感与挪威的生命,存在世界上每一个有音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