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六首组曲问世之前,从未出现专为大提琴独奏而写的作品。这六首组曲作于1717—1723年巴赫担任科登乐长期间。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与这些大提琴组曲,共同展现巴赫深厚的创意及对位法功力。此曲将节奏、和声及动机等要素,融合为独奏弦乐器演奏的曲子,可谓空前绝后。
每首组曲都由一首流畅的、半即兴式的前奏曲展开(只有C小调组曲的前奏曲为严谨的法国式序曲),而且每首曲子里六个精雕细琢的乐章,都包含了标准的舞曲,如阿勒曼、库朗、萨拉班德、基格等。而一些额外加上的舞曲,也都是以标准形式展现,包含加沃特、布雷以及小步舞曲。这套组曲最有别于传统之处,在于这么丰富的内容与处理方式居然可以融铸为“标准”的曲式。
六首组曲中有四首是大调。就巴赫的作品而言,这种配置比例有别于他的习惯,因为他向来喜欢用小调呈现浓烈的音乐表情。但是《第三号组曲》的C大调调性,使巴赫能为大提琴安排大量的四声部和弦,并利用C弦与G弦等较低的空弦为基础,以便配置主调音及主导的和声,其丰富的结构及音质是这首曲子最显著的特色。第一号及第六号(分别为G大调及D大调),也同样利用了中间一对空弦(G弦与D弦)与较高一对空弦及(D弦及A弦),前者含蓄且优雅,后者则开朗而戏剧化。
至于其他两首小调作品,其精神可在萨拉班德舞曲中窥得全貌,也是巴赫最有深度的乐曲之一。《第二号D小调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流露令人心碎的失落感,乐曲极其沉重。在《第五号C小调组曲》中,巴赫要独奏家把大提琴的A弦降音为G弦,足足降了一度,使琴音变得暗深。整曲的晦暗在萨拉班德舞曲中呈现得最彻底,主题由大提琴的高音域演奏至低音域,有如一阵玄妙的轻叹。
傅尼埃以沉稳自信的方式,开拓出情感的境界。只有幸运者才能偶尔一探其奥妙。在演奏《C小调组曲》的低音C时,傅尼埃仿佛将所有大提琴音乐做了总结,录音也极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