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DECCA推出一系列老历史录音,其中像埃里希·克莱伯与科莱门斯·克劳斯的老唱片的珍贵录音,真实记录了他们当年的艺术风采,让人们领略了早已尘封的过去。
埃里希·克莱伯(1949—1955录音)(六碟)
说到埃里希·克莱伯,人们可能有些生疏,然而提到他的儿子卡洛斯克莱伯,可能由于他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潇洒风度而无人不晓。事实上,这对父子都是20世纪国际乐坛声名显赫的指挥家。
埃里希·克莱伯1890年生于维也纳,早年成为孤儿。年轻时,一次听马勒指挥他自己的“第六交响曲”受到感动而立志成为指挥家。曾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和布拉格大学求学。他出色的才能使他在布拉格得到在德国剧院指挥的机会。1912年—1918年在达姆施塔特宫廷剧院得到第三指挥的职位并成为迅速升起的新星。1919年—1921年在乌纳塔尔,1922—1923年在曼海姆任指挥。1923年—1934年柏林国家歌剧院任音乐指导,带领该剧院进入一个辉煌时期,证明了他是一位为歌剧而生的指挥家。1925年指挥了贝尔格《沃采克》的首演。1930年任美国纽约爱乐指挥。其后与托斯卡尼尼、瓦尔特等人发生争论,1934年又因为同情欣德米特与纳粹当局争执,愤然离开德国。1935年到米兰,1937年~1949年到布宜诺斯艾利斯。1838年在科文特花园剧院任职,1950年—1953年在那里指挥了《沃采克》在英国的首演。1954年回柏林国家歌剧院复职,不久又辞职。
埃里希·克莱伯是一位个性极强的指挥家,从不轻易的录音。特别重视录音与现场演出的区别,认为在一个激情进发的瞬间,没有任何两个同样的表演,录音只不过是一种贫乏的代用品。做为一个传统主义者,而实际上他会有极大的发行古典唱片的潜力,并且也会充满创造性。幸运的是,二战期间他在DECCA录制了一批78转唱片,尽管这还不足以反映他音乐活动的丰富的经历,但这些曲目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忠实地再现了他过去的辉煌。
1948年DECCA与他签定了录音合同,他的第一个录音是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包括贝多芬“田园”和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1950年他在科文特花园指挥歌剧,但录音工作还在继续,这时他与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也录制了“田园”,还有贝多芬“第七”“第九”交响曲(合唱)。1952年他与长期合作的维也纳爱乐录制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并选用了当时维也纳著名的歌唱家,演绎的速度与节奏非常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1954年又相继录制了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1955年录制了他平生唯一的一张立体声唱片《费加罗》。在他最后的时间里他把更多时间花在音乐会演出上,这张唱片里还收有他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两个珍贵的广播录音。
1956年1月20日是埃里希·克莱伯最后的一次录音,曲目是韦伯的“第一交响曲”与“E大调交响曲”,一周以后在莫扎特诞生200周年那天,他在苏伊士的宾馆中逝世。
曲目:
CD1:贝多芬“英雄”“第七交响曲”,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会管弦乐团
CD2: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田园”,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会管弦乐团
CD3:贝多芬“英雄”,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韦伯“第一交响曲”,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
CD4: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CD5:贝多芬“田园”,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CD6:莫扎特4首德国舞曲、第39交响曲,舒伯特第9交响曲,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