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它,不玩黑胶也不后悔---评 Emm Labs CDSD SE转盘+DCC2e SE(2)


●那个前级似乎没有真正放大的功能,而是一个衰减器,(非平衡输出电平为-10dB,XLR平衡输出电平为0dB)若将Pre及DCC2e SE同时使用输出电平会比bypass稍高,我建议不用它的前级改用直通。如果使用DCC2e SE的前级功能时输出放在99声底最为饱满,规模感与气势最好,但有一点前冲与压迫感;当输出转到75以下时又失去原来的特色,不妨放在90的位置一方面有迷人的音色,也具备超级的爆发力。由于emm Labs的输出电平相当高,所以直驱后级功放一点都没有问题,连接Karan Acoustics KAS270后级功放时声底固然变得更干净直率,但是温厚感和气韵却有些损失,后来还是接回Karan KA-L前级比较妥当。搭配另一套诗醉conrad-johnson电子管前后级时,这种印象会更加深刻,此时DCC2e SE译码器直驱胆后级中高音的表现相当直接,而不是会诿诿诉说一句一句向你顷诉的那种加汤加料的方式,甚至觉得中高音有一点硬朗阳刚,当然这纯粹是个人口味不同所致。

●遥控器仍然不是很人性化,连续按两次STOP键就是OPEN,选曲也不太方便。

●原厂附赠两条金宝Kimble PK14的电源线,心意到了但无法尽释emm Labs的实力,我们试听时换上了Kimber更高级的Palladian PK14电源线马上有可见的音质提升。朋友在转盘用上银彩Siltech Ruby Hill,而译码器用上Siltech的旗舰Ruby Moutain,对emm Labs来说一点不浪费。也有朋友用MIT、Siltech电源线偕同作战,整体韵味比全用Siltech更上层楼。

●由于CDSD SE转盘与DCC2e SE译码器之间必须透过三条ST光纤连接,原厂附赠的emm link可以不换,我不确定是否与其它ST光纤有差异,试听时我们换用Aural Symphonic专门为emm Labs设计制作的光纤,老实说声音的变化不如换电源线,Aural Symphonic最贵的一组ST光纤要价与整套emm Labs相当,很想知道谁有勇气去尝试?

●译码器的温度会比转盘稍高,由于很多录音室也用emm Labs产品,所以不必担心尽管一年365天都不关机,这样才能随时保持最佳状态。

●因为机体比较轻(11公斤),4mm的面板也不像Esoteric的15mm那么夸张,所以发烧友不妨用一些避震材料或重物镇压,转盘可以用磁浮垫来避震。

●emm Labs的外观朴素已极,面板上那些按键灯号也是为专业使用而设计,这是专业器材的特色,不过它的内在却美极了,虽然我们也呼吁千万不要“以貌取机”,但如果emm Labs把面板做得漂亮一点,操控接口设计得更方便容易一些,启不是会有更多支持者?有朋友说,跟其它Hi-End器材相比它们的细节加工都很好,但一论到声音emm Labs却是把大家远远丢在后面,它的价值是在内在。

其余都是优点

试听时参考机为怀念Wadia 581、音乐传真Musical Fidelity A1008与奥地利Ayon CD-1三部CD机,音箱有猛牌Monitor Audio旗舰PL-300与德国Ascendo C7,用得更多的是Ascendo这对长相奇特的落地箱,因为它的分析力高,二端延伸相当的好,中低音速度在几部功放搭配下都有电光火石的效果,很适合作为参考标准。emm LabsCDSD SE转盘+DCC2e SE译码器充分热机之后稳定性很好,几部参考机几乎没有还手招架之力,是的,emm Labs各种音响要素表现都要明显占了优势,这在数码科技已达到极高水平的的现在实属不易。有朋友拿emm Labs与MBL1611+1621相比较,他甚至说“emmLabs就像是全面升级的MBL一般!”,除了对面板和外观稍有微词之外,这个发烧友完全满意emm的表现。不过和Wadia 581作比较时,我发现Wadia仍有一些长处,例如高音的线条比较柔美,尾韵比较长一点,这就使听感比较湿润有光彩;再如低频的弹性,中音的流畅感等方面比较松裕,听感上多了几分娓娩气息。

同样的我以条列方式来描述emm LabsCDSD SE转盘+DCC2e SE译码前级的声音特质:

●非常真实的声音。emm Labs一点都不保留遮掩,声音整体密度很高,迎面而来的是极佳的现场感,Philips唱片谢霖的小提琴录音不但清楚绵密,动态也相当得凌厉,乐团从左到右稳稳的站住不动,前后层次感明确立体。

●把CD都变成SACD。有些SACD唱机声音表现偏软,极高频延伸听得出有修饰,emm Labs则朴素不加脂粉,好的录音会让人听得入迷,差的录音也不刻意美化。CD升频为SACD后二者的差异不容易分辨,也就是emm Labs将CD升频的效果几乎可以与正式发行的SACD匹敌。很有趣的是播放人声、古典音乐时SACD格式都会显得更软调些,声音柔劲内蕴非常有韵味,当然欣赏DSD格式录音的唱片最能凸显出其轻松、宽深、大动态及高解析的特性。好象欣赏LP黑胶唱片在直接、透明之余还保存温暖宽松及飘逸高频的特性。CD格式经过升频后音乐的旋律性和实体感也都很自然流畅,乐器质感之美及活生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