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让我惊讶的爵士三重奏
古典音乐的考验都通过了,接下来我要听爵士乐,当我听到Jacques Loussier Trio那张『The Best Of Play Bach』时,不禁大感惊讶。为什么?难道我听到不好的声音表现吗?恰好相反,我听到的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那是很快的Bass、套鼓、钢琴暂态反应;那是很正确真实的乐器演奏质感;那是很凝聚又有弹性又饱满的Bass与脚踩大鼓噗噗声;那是非常清楚又真实的敲钹声。上述那些乐器的形体都不庞大,但比例很正确,而且每种乐器的内聚力都很强,尤其是Bass。整体而言,那是乾净俐落又饱满有劲的演奏,高、中、低频段量感平衡得非常好,量感足,定位又清晰,丝毫不会乱套。从这张爵士乐的表现中,我可以确定S6 v.2是一对非常精确、非常传真,非常平衡的喇叭。一部每声道50瓦的真空管机就可以让它表现得那么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以二张临界点CD做最後测试
S6 v.2唱起爵士乐让我出乎意料之外的满意,那么流行音乐呢?我想了一阵子,在唱片架上翻出二张录音处於临界点的好录音,一张是Nat King Cole的『When I Fall in Love』(TopMusic TMCD1037),另一张是Lori Lieberman的『Home Of Whispers』(Pope Music PM 1005-2)。为什么我说这二张CD是『临界点』的好录音呢:)所谓临界点就是处於软、硬、明晰、刺耳之间的点,刚好则好听,超过则难听,总之就是太多太少都不行。我的经验是:如果能够将这类录音在临界点的CD表现得迷人,音响器材就没问题了。
我先听Nat King Cole那张,这张CD中的歌曲大部分录於、950年代,属於『硬』的临界点录音。如果您听伴奏乐团的声音尖锐生硬单薄,那就是喇叭已经越过临界点。如果听到他的嗓音粗犷到刺耳,那也已经越了界。S6v.2有越界吗?没有,我听到了活生生的Nat King Cole嗓音,那是扎实又带有磁性的嗓音,形体不会太大,但却具有凝聚的美。而伴奏乐器虽然明显可以听出是『老声』,但乐器的质感与乐音的美感还是能够表现出来。能再生出像这样的声音表现就对了。
接着是Lori Lieberman在1995年的录音,这是[软]的临界点录音。她的嗓音要软中带著明朗,音质有一股纯度的美感,加上如天鹅绒般的滑顺。此外,无论是钢琴或吉他听起来都要有甜味。如果您听来觉得嗓音太亮,那就超越临界点了。如果觉得吉他太吵,那也越了界。如果听到的嗓音带有生硬的味道,那就越界太远了。当然,如果听起来觉得软趴趴没有生命力,那也越了界。S6 v.2听起这张CD让我充分享受到美妙嗓音所带来的快感,一切都处於明亮甜美光泽恰恰好的地步,那是很美又有【肉感』的嗓音,任谁听了都会上瘾。能够让上述二张CD展现出让人感动的录音效果,这足以证明S6 v.2能真真切切、不偏不倚的再生各种乐器与人声的特质,它的表现不会不足,不会美化,也不会加油添醋。
超值实用
Paradigm从来就不想让自己的喇叭成为富人客厅的装饰品,它锁定的是中产阶级普罗大众。它以扎实的研发实力将单体与箱体做到最好(请注意,Reference Signature系列的设计制造原则是成本高低不在考量范围内),再以大量生产的能力来降低售价。假若您识货,就能体会Paradigm想让更多人享受到正确声音的诚意;假若您是实用主义者,更能发现S6 v.2的真正价值。在这样的价位带内,您很难找到全面超越S6 v.2的喇叭。
焦点与建议
S6 v.2所使用的单体如果能够外卖,相信一定有很多厂家采用,因为它可说已经将各个部分都做到顶点了。用这么好的单体、这么漂亮的箱体,科学的方式做出来的优质喇叭竟然只卖很多人可以负担得起的价钱,我认为这就是它的最强焦点。说得更明确些,S6 V.2是一对超值的喇叭。不过,要让S6 v.2表现出超值的声音,必须选择具有光泽与甜昧的数位讯源与扩大机,这样才能显出S6 v.2的中性迷人处。或许有人误会光泽与甜昧是昧精,其实不然,光泽与甜昧是本来就存在於自然乐器中的要素,假若您的数位讯源或扩大机无法再生这些自然的要素,中性的S6 v.2当然也不会『无中生有』,此时您就会听到数位讯源与扩大机的缺点。
参考软体
您有多久没有找出以前的老CD来听了?当年红极一时的发烧片现在可能都冷冰冰的搁在一旁。假若真的如此,请您找出这张Lori Lieberman的『Home Of Whispers』重温旧梦吧!您还记得她的嗓音温柔多情吗?您还记得伴奏如夏日南风拂过吗?您还记得Bass既软又沈吗?您还记得整体声音飘著甜味吗?这张CD无论怎么听都不会与生硬扯上关系,更不可能刺耳,假若您听了无法让您浑身舒服,那就错了。市面上肯定买不到这张CD,不妨去二手店或网路上搜寻。(Pope Music PM-1005-2)
正面
S6 v.2的高音单体采用他家1寸P-Be Pure Beryllium纯铍振膜单体,音圈采用铝镀铜线绕制,背後还有称为ARB的有效散热装置与吸收背波阻尼,可说设想周到,磁铁采用双铍磁提供超强磁力。中音单体则为7寸CO—PAL(Cobalt—Infused Anodized Pure-Aluminum)钴电镀处理纯铝振膜,中央还有一个实心铝制相位锥,背後以一个称为ATC的铝铸箱室封住,提升散热效率,磁铁也是采用强力铍磁铁,音圆则以铜线绕在Kapton套筒上双重绕制,重量轻,强度够。而弹波采用Normex&Reg材料制成,悬边以Butyl橡皮制成,这些都有助於振膜运动的控制。
低音则是二个7寸矿物聚丙烯(Mineral Filled Polypropylene)振膜,也是双音围绕制,磁铁采用Ceramic/Ferrite大型磁铁。每个单体框架与箱体接触的螺丝孔都套有一个黑色的避震胶,降低从螺丝传到箱体的振动。此外高音单体的正面也有一块『底座』,整个单体就镶在这个坚固的底座上,对於高音单体的精确性有很大的帮助。
背板
S6 v.2的背板什么都没有,仅有一组Bi—Wire接线端。其实,S6 v.2的箱体还是有玄机的,例如内部大约一半的地方安排有支撑梁,降低箱体本身的振动。而箱体内的填充吸音材料也分为二种。聆听音乐时,我曾用手检查箱体的振动情形,发现振动非常轻微,显然S6v.2高、中、低音单体的振动很成功的被阻隔在箱体之外。至於单体背波所产生的振动也很小。
外观
S6 v.2的外观相当秀气,箱体宽度几乎与中音、低音单体直径相同,一个高音、一个中音、二个低音单体上下紧紧排列,没有空隙。在低音单体底下则是一个低音反射孔。箱体最下端有漂亮的铝合金脚座,既显美观,又有实际隔离振动作用。从侧面看,可以发现S6 v.2的左右二侧箱体都呈弧形,而且顶上也是弧形,这样的弧形箱体工法比起矩形困难很多,一方面美观,另一方面也多少有降低箱内驻波影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