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奥高Orgue Archon A12号角音箱(3)


精密计算的结果

由于单元在美国研发生产,木箱在中国加工,这两年来我陆陆续续都接触过奥高的号角音箱。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可以说是时间、血汗与精神大量注入的最终成果。但为什么Orgue Archon Al2看起来跟TAD、JBL等传统号角音箱的外观大同小异?说起来这是号角音箱的宿命,Paul Klipsch可以说是研究号角喇叭的先驱,他在实验室中发现,扬声器加上号角后由于空气压力的阻抗匹配良好,因此可以使得发声的效率大力提升十数倍甚至高达五十倍!也就是使用号角技术单元小小的输出就能获得同等声压,而单元在小振幅运动下失真也会降低。号角喇叭的效率提高之后,只需使用七、八瓦的300B胆机,一样可以享受爆棚的聆赏乐趣,这就是号角喇叭的最大优点。但号角开口的大小面积,影响着该号角能够产生的最低频率截止点,号角的开口面积越大,低频就可以延伸得越低。延伸至35Hz-3dB时的开口面积,大约是一个标准办公桌的桌面大;如果要设计一个可以延伸至28Hz的号角,它的开口面积大约会像卡车的车头。所以传统号角音箱迁就于体积限制,折衷的采用两音路结构,中高音使用纯号角设计,而低音就使用大尺寸的高效率锥盆单元,能够变化的唯有号角的材料。老Altec用金属号角,JBL用过有机玻璃材料、德国Avantgarde使用ABS材质,它们各有特色,发烧友却觉得木质号角比较有韵味。

指数型号角的形状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号角每增加单位长度,号角的截面积就会呈指数性增加,所以我们见到的号角接近单元的喉部呈细长缓慢展开的样子,而开口的部分则快速弯曲展开。经过计算的号角其频率响应、扩散波型、扩散角度等,才能有最佳表现。所以不管是TAD、JBL或Orgue,长相接近也就不足为奇了。奥高为他们的号角音响同时准备了原木制作的脚架,必须搭配使用。Archon Al2的编号由来是使用了12寸纸盆低音,同时推出的还有10寸与8寸低音的型号。A12的喇叭输入端子是真正的Bi-Wire设计,一般我们很少用双线连接,试听后却发现A12不妨用双喇叭线连接,高音可以用柔美一点的线材,低音用较饱满丰厚的产品,平衡度会更好一些。A12的低频下潜很低,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澎湃汹涌的声音波浪,有二十平方米以上最好。

搭配经验

再来是功放的搭配。一般我们都认为高效率的号角音箱就应该用小功率胆机推动,可以得到美丽的质感与足够的音压,也没错,97dB灵敏度的A12用直热式300B就能很好的工作。我用Muse Audio一部EL34推挽式胆机搭配,讯源为Cary CD306 SACD Pro,线材都是v.d.H产品,这对号角音箱的中高音轻盈甜美,人声娇柔悦耳,来一段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的德佛夏克第八号交响曲,了唬管乐奔放热情没问题,慢板乐章弦乐铺陈成一大片也很好听,但始终觉得A12的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换上Muse Audio另一套以300B为前级、每边4只FU29推挽放大的后级(输出功率110瓦),A12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欣赏一张Dali出版的试音碟,里面有多段爵士与摇滚音乐,A12把电吉他迅雷般的速度与套鼓劲抽的力道表现得淋漓尽致。12寸的低音现在才开始活了过来。播放邓丽君的老录音弹性与韧性兼具,看过兰州拉面吗,A12的低频可以像揉得发胀的面团似的诱人。当低频的能量与宽厚感出来后,A12的高音终于能显现高分析力、高透明度的好处。

或许我应该这么说,如果平常你都用中小声压听音乐,可以拿小功率胆机搭配奥高A12号角音箱,取其较甜美清爽的质感。如果偶尔要来一段吓人的爆棚效果,A12可以发出比普通音箱大得多的声压,声浪迎面扑来的感觉很惊心动魄,但你需要准备大功率的功放,胆机有个75瓦会很过瘾,晶机体150瓦不嫌少。那么胆机和晶体机又该如何选择?试听时我也拿Goldmund Telos 390与Chord CPM2650二部合并功放搭配过,A12不会像传统号角音箱遇见晶体机就变得生涩干硬,反而它更像鉴听音箱,声音直接、快速、鲜活、有劲、解析力高超、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很清楚很大、细节超多、乐器质戚非常真实。当然用胆机声音比较成熟圆润,我却认为晶体机也挺好。

别以为号角音箱都是“古董”,真正好的产品都进到录音室了,它们的高超分析力会把功放的所有缺点暴露出来。有时用柔和速度慢的功放配上瞬时反应快速的号角音箱,希望起到互补长短两相平衡的作用,结果却是相互牵制两败俱伤。我就很欣赏Goldmund合并功放推A12的整体效果,那种声音不但活生有力而且音质还相当高贵细腻,小提琴因为细节多而相当真实,充分把琴箱共鸣发散出来;钢琴因为节奏鲜明很有跃动感,低音键弹Q力度之外还带着适度宽松,也很真实。

很真实的声音

顶级号角音箱快速有劲、直接无隐、细节超多、乐器质戚真实的好处奥高Orgue Archon Al2通通都有,只能小音量聆乐的人就可惜了,因为在接近现场演出的声压之下,我们才能充分领会A12的真实感。用Goldmund搭配Orgue在价格上有点悬殊,但A12值得我们用更好的功放去驱动,千万别在这方面省钱。有了合适的功放搭配,当音乐编制演奏越复杂时,A12的高超分析力就越凸显。随着音像增大所有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却始终平衡不夸张;它的瞬时反应非常快但又不急促。各类乐器质感真实,尤其木管与铜管乐器的形体表现得特别好;定位感与层次感不强调而是处处自然。请注意,我说的是“搭配妥当”的情况,没找到合适的功放喂饱A12,可能会觉得低音欠缺一点肉感,下盘不够稳重,那并不是A12的原貌。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