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逸“童笛三号”书架音箱


作者:魏 陶

  这对“童笛三号”书架音箱是广州天逸电子有限公司推出的最新产品。据称这款产品其实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构想,而在研发期间亦是颇费周折,以至曾因种种原因而数度推迟进程。数年里换过多套单元选型方案,进行过无数次的听评、校音、调整、改进……时至今日,终于各方面条件成熟,最后系参考丹拿S1.4音箱进行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销售。
  
  名字和外观都富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箱体在结构设计上下足了功夫
  
  个人感觉“童笛三号”是一个富有田园诗意、融入了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名字,同时这对音箱在外观设计上采用的“红与黑”颜色搭配也显现出了中国古典家具的风格,整个箱体上看不见直角棱线,所有的棱边都进行了圆角处理,并且在这些圆角上喷涂了优雅的黑色哑光漆;箱体的顶板和侧板则饰以红色酸枝原木皮,加上厚厚的前障板,因此音箱的外形尺寸虽不算大但却给人以颇为稳重的感觉。

 

  
  “童笛三号”的前障板为阶梯形结构,使得高音单元的安装位置稍稍靠后,从而保证高音和低音单元的发声相位达成一致。取下喇叭单元之后才发现前障板真的是非常厚实,由于与箱体的结合方式采用了嵌入式设计,所以从表面上看到的前障板厚度其实是小于实际厚度的。整个前障板由MDF层叠制造,高音部分为双层,低音部分则为三层,其结实程度可想而知,这当然可将箱体谐振降至极低,从而消除声染色现象,提高声音的纯净度。另外,由于阶梯状造型不易制造整体面网,因此“童笛三号”的高音和低音单元各自设立了单独的面网,并且采用的是磁力吸附安装,面网和音箱前障板内都埋入了强力磁铁,无论是安装或摘取都非常方便。

  低音倒相孔设置在箱体背板上,接线柱为双线分音式。另外,倒相孔与箱体也采用了一体化的制造工艺,看不到丝毫接缝,并进行了圆角化处理,所有这些不并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有利于降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声。由此可见天逸在“童笛三号”的箱体设计上真的是下足了功夫。

  喇叭单元源自名厂名作,高品质分频器发挥关键作用
  
  “童笛三号”所用喇叭单元均采购自我国台湾Usheraudio公司,1.1英寸软球顶高音单元型号为9950-20,6.5英寸中低音单元型号为8945A。据称该公司的老板曾长期服务于SCAN-SPEAK的单元研发部门,“童笛三号”所用的这两款喇叭便是以SCAN-SPEAK的Classic系列中闻名遐尔的D2905/950000高音、18W/8545K00中低音为基础,整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改进而得。中低音采用了42mm大直径音圈,而掺有Kevlar合成纤维的皱皮松压纸盆则带有SCAN-SPEAK的特征,配合大型磁钢提供的强劲磁路系统、具有超低损耗的橡胶悬边及其它多项专利设计,使这只皱皮松压纸盆中低音单元的声音音色温暖自然、细腻柔和,且失真低、瞬态好。高音单元采用轻薄柔软的织物振膜,音圈直径也是较大的28mm,配合无共振后腔设计,使其高端频响可平顺延伸至28kHz。

 

  
  我们知道分频器在音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喇叭单元的优良性能全靠分频器来进行整合发挥。因此天逸也特别重视“童笛三号”的分频器设计,在高音通路中采用了三阶巴氏滤波器,并选用高品质MKP电容、空芯电感制作;中低音通路则为二阶巴氏滤波器,选用音箱专用无极电容、粗线径电感制作。通过电脑进行充分的测试、分析、调校之后,该分频器能将高低两个频段衔接得非常好,且相位失真很小。

 音箱的摆位很重要,较大的内投角度可获得开放而又富有重量感的高音

 
  
  在充分的煲机之后,“童笛三号”的声音慢慢趋于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仔细调整音箱的摆位有助于提升“童笛三号”的整体表现,而通常情况下音箱摆位对音场影响较大,而对音质音色来说则无太大影响。不过这款“童笛三号”的表现就有所不同,所以最好是能多用些时间来细细调整背墙距离与两音箱间距。在我自己约16m2的听音环境中,发现将音箱摆放在距后墙110cm、两箱间距在240cm时声音的表现最为平衡,然后还需要再一点一点地调整向内投射角度,起初当角度不太大时我认为“童笛三号”的声音就已经够凝聚了,再加大角度就反而可能使声音闷掉。但玩音响的乐趣就在于实践,所以我决定继续加大角度,结果表明这一决定是正常的,当音箱差不多是以大角度正对聆听位置时能得到最平衡的表现,虽然心中的感觉有些怪怪的(因为通常只有近场监听音箱会采用这样的设计),但音箱中传出来的声音确实并没有闷掉,反而更开放了一些。

  原厂标示“童笛三号”的频率响应是40Hz~25kHz,实际聆听时感觉音箱在处理这个频段内的任何音乐都显得轻松自如,高音部分的细致、柔软、透明、精确与延伸感都表现得颇为优秀,更特别的是这种高音带有重量感,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不是通常都说好的高音都有飘逸感吗?这重量感又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如果请各位去听听真实钢琴的高音部分就可以明白我的意思,高音如果没有重量感仅仅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气氛情调,无法再现活生生的音乐。而所谓的飘逸,也需要以重量感为基础。或者我将描述变通一下,称为音频能量感大家就更容易理解,只是“能量感”一说并不能充分表达我的感受。正是“童笛三号”这种充溢耳间却不失真的高音,才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