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所谓的精确表现-Dynaudio Contour 3.0喇叭



或许对于某些音响迷来说,Dynaudio的产品是缺乏一点音乐的感染力,但是对于习惯这种精确而纯净风格的音响迷而言,会觉得听其它喇叭总是多了些染色。

试听搭配器材

数位讯源:Audio Synthesis Transcend/Decade。前级:Sonic Frontiers Line 3。后级︰Pass Labs Aleph 4。参考喇叭:Dynaudio Contour 1.8Ⅱ,PSE 911。线材:古河Digital Reference AES/EBU数字线,MIT MH-330(平衡式)讯号线,ART Synapsis(平衡式)、Acrotec 3020R讯号线,Power Source SE喇叭线,Power Source Ruby电源线。

在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从Dynaudio的Contour系列改以阿拉伯数字命名后(原先Contour系列是以罗马数字命名),Contour 3.0居然是第一款在「音响论坛」正式评论的产品。在此之前,只有Contour 1.1在集体评比的单元中露过脸。目前整个Contour系列,共有1.1、1.3 MK II、1.8 MK II、3.0与3.3五款,而三音路三单体设计的Contour 3.0可说是位居整个系列枢纽的产品,因为在此之前的同系列产品,皆为二音路设计。虽然Contour 3.0的外观尺寸比起1.8 MK II大,不过其间的差别并不会让人感觉相当强烈﹔倒是重量增加了75%,使我感到很惊讶。至于之后的系列老大Contour 3.3,与3.0的规格差异就没有那么大,不但相同是三音路设计,重量和外观尺寸也都相差不远。唯一明显的不同就是在低音部分,3.3比3.0多使用了一只低音单体,至于其它部分使用的单体尺寸与数量则完全相同。

与过往系列相异的设计

在改用阿拉伯数字命名之后,整个Contour系列的设计也有了些改变。过去使用扰流设计的低音反射孔,在这一代新产品中已全被取消。至于过去著名的馒头中音,新的Contour系列也全部不再使用,而且在1.8改款后为1.8 MK II之后,目前整个Contour系列已经没有任何一款产品采用低音辐射器(假单体)了。

不过,Contour 3.0在效率上仍维持在86dB左右,以及4奥姆的低阻抗设计,这表示新系列的Contour仍然不是很友善。杂志社里的这对Contour 3.0,是采用玫瑰木贴皮,外观作工非常精致,看过它就一定会对丹麦这个国家的工艺水平佩服不已。虽然只是平常的方形音箱,平常的贴木皮,但在用心处理的情况下,还是会闪耀出与众不同的光芒,这是我从Contour 3.0的音箱上所学到的道理。

Contour 3.0采用低音反射式设计,唯一的反射孔位于音箱的背板上。Dynaudio原厂一如往常附了二只海绵,提供给您调整反射孔的出气量,如果您空间中有严重驻波,或是感觉低音的解析力有问题,此时它们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不使用双线接法的喇叭线端子,这向来是Dynaudio所坚持的设计理念,至于二只喇叭线端子中间那个圆孔,则是专为连接Dynaudio独家OCOS喇叭线所设计的。

Run-In的时间绝对不能短

或许是我使用Contour 1.8 MK II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让我已经忘记没有Run-In之前的Dynaudio有多难听。总之,刚开箱的Contour 3.0绝对会让您有掩门而逃的冲动。

为了让Run-In的时间加长,我让它在试听室中持续不断的唱,包括下班后的时间,进行日夜不休的Run-In。不过,在正式试听时Contour 3.0的声音还是有点紧张,我想若要它真正进入状况,即使每天开机,恐怕也要过个三、四个月。如果您并不是天天向音响报到的公务员,我看半年大概是最保守的估计了。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