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gdorf Audio CD-1
CD-1是Lyngdorf Audio的首台数字讯源,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是一台CD机,也可以被视为一台CD转盘。其他带有数字输出的CD机虽然也可以充当转换盘,但CD-1的妙处是,当你以数字连接方式把它与其他数字放大器连接时,机内的D/A转换电路与模拟放大电路部分可以完全关闭。
Lyngdorf Audio在数字放大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以如此强大的数字技术实力,开发“古老”的CD产品自然是驾轻就熟。CD-1的数字升频电路设计极为精密,具有低噪声和低时基抖动特性,取样率可在96kHz与192kHz间选择。不过在其模拟输出部分,信号只会被升频到96kHz。
CD-1加工精细的厚重机箱对于CD转盘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这个机箱令整机重量增加到7.1㎏。
Lyngdorf CD-1
●输出电压:3.8V●频率响应:20~20kHz(-0dB/+0.02dB)●THD+N:0.00018%●信噪比:115dBA●动态范围:-100dBA●串音:-114dB●功耗:20W●体积:450×357×100㎝●重量:7.1㎏
Dali Helicon 400
这套系统中的音箱是丹麦达尼20周年银禧系列音箱中的老二Helicon 400。Helicon的设计源自达尼更高档的“皇朝”系列,采用了与“皇朝”系列音箱类似的铝带/半球混合式高音模块和木纤维纸盆中/低音单元。Helicon系列与“皇朝”系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箱体。“皇朝”系列的前障板与箱板都采用了不同材料多层复合结构,达尼还为此申请了专利。Helicon系列虽然没有用到昂贵的专利结构箱体,但也因循了同一思路——前障板是3层MDF复合,箱板是4层MDF复合,然后弯曲成弧形的侧板。可以看出,Helicon系列的设计虽然比“皇朝”系列简化,外饰也不及“皇朝”那样富丽堂皇,但也属于真材重料的大手笔之作。
Helicon 400采用2路半低音反射式设计,共用到2个165mm中/低音单元和1个铝带/球顶混合高音模块,箱体共分为3个独立腔室,混合高音和上面1只165mm中低音共居一室,另一个低音单元独处一室,这两个腔室都配有铝质倒相管。最下层腔室则安置分频器。外饰有樱桃木钢琴漆和玫瑰木钢琴漆两种,这次试听的是玫瑰木钢琴漆的版本。
Dali Helicon 400
●频率范围:31.5~27000Hz(±3dB)●分频点:(700)/3000Hz/(13500Hz)●灵敏:88dB/2.83 V/1m●标称阻抗:4Ω●箱体类型:倒相箱●最大声压级:111dB●高频驱动器:25mm软球顶×1, 10×55mm铝带×1●低频驱动器:6.5"×2●体积:103×22×46cm●重量:31.5kg
完全没有数码声
对于这套组合,发烧友首先关心的肯定是,数字放大器的声音是否比得上高级模拟放大器?是不是有难以避免的数码味?我首先放上的是ABC公司出品的小提琴CD《十亿琴王》,这张唱片的一大卖点,就是在录音时动用了价值超过10亿港币的30把意大利古董名琴,并由高级音响教父Mark Levinson担任监制,是一张音响史上空前的小提琴天碟。能否让听者分辨出这30把名琴的不同音色个性,对于任何高级音响系统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况且,古董名琴高贵绝伦的音色,也极易受到音响系统中各类失真的污染,使琴音失去原有的韵味,而对忠实还原名琴音色伤害最大的,恐怕正是所谓的“数码声”。数码声令名琴音色失去水分与光泽,割裂了音符之间的内在延续性,令声音变得干硬刺耳,味同嚼蜡。然而在这套系统上,无论我怎样试图以吹毛求疵的精神去挑剔每一个音符,都找不到半点“数码味”的痕迹,这使我大感意外。要知道,根据我以往的经验,仅一台完全脱离数码味的数字音源,价格就几乎要与这次所聆听的整套系统相当甚至更高了,而这套系统,3件器材总价格仅在10万元人民币上下,且CD和放大器皆为全数字,音质已经能有如此水准,实在要让我大呼三声“超值、超值、真是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