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四代人情谊的录音


  《长恨歌及林声翁声乐作品精选》可以说是一辑凝聚了四代人情谊的录音。作为这辑录音的重点曲目清唱剧《长恨歌》,原是黄自与韦瀚章于1932年时在上海创作,含有讽剌时局之意的十个乐章作品。但直到1972年才由其入室弟子林声翕补作其中的4、7、9三个乐章,完成整部作品。原作以钢琴伴奏,现时录音的是管弦乐版本,管弦乐伴奏亦因林声翕在1991年逝世时未完成修订好,由其好友叶纯之撰写完成,可以说《长恨歌》作品本身使已凝聚了两代师生、师友的深厚情谊,只是不无遗憾的是,在这四位音乐前辈都已作古人的今日,这部作品的录音才有机会面世。

  三代人合作的录音成果

  现在参与剪录《长恨歌》的阵容,指挥是与林声翕同辈的严良堃,独唱则是较林教授晚一辈的女高音任蓉和男中音程路禹;担任合唱的有在林教授生前已多次演唱过《长恨歌》的香港圣乐团,尊称林教授为世伯的费明仪领导的明仪合唱团,乐队伴奏则由香港小交响乐团担任,如论辈分,合唱团和乐队中的不少成员应分属第三代了,为此,就录音阵容来说则是三代人的合作成果,也就是说,如果从黄自、韦瀚章这一代算起,便是四代人的心血结晶。

  连同《长恨歌》辑录在一起的还有四首作品,全是林声翕作曲的歌乐作品,很显然这是一辑以林教授的歌乐作品作为中心的录音。这四首作品包括1958年的《重游西湖》,这是与亦师亦友的老拍档韦瀚章的词作谱成的女声合唱曲;《颂赞》则是于1987年与台湾诗人黄莹合作的合唱交响诗《中华颂歌》的第五乐章;1973年写成的宗教性混声合唱曲《万福之门》,写词的是当时担任台湾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的黎世芬,至于1969年的女声合唱曲〈你的梦〉,写词的是和林教授惺惺相惜的香港诗人徐訏,这四首合唱曲涵盖了五十年代极八十年代林教授的合唱创作,而灌录《重游西湖》及《你的梦》的德望学校合唱团成员,认真算来很有可能已是林教授的第四代了。

  紧扣当代中国香港乐史

  林声翕早年于上海国立音专受教于黄自、韦瀚章,是国立音专培植成才的首批音乐人才,一生从事音乐工作,孜孜不倦,涉及指挥音乐教育、作曲、著作、翻译、编辑、音乐推广等不同音乐范畴,抗战时上海沦陷、他移居香港,及香港陷日,再转至重庆,大陆解放后,他于1949年返回香港定居,成为香港乐坛上的中坚人物。可以说,林声翕的音乐生涯,紧扣着当代中国和香港的音乐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乐坛上一位重要人物。

  林声翕的重要,在于创作上的技巧和风格,继承了其师黄自加以发展,在香港的音乐发展史中,更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的音乐人,而作为作曲家的林声翕,为后世留下最重要的仍是他的音乐作品。

  一波三折酝酿面世三年

  然而,林声翕的作品制作成录音的却不多,演绎得好而质素又高的录音就更少了,这当然是因为作为金融中心并一切以经济效益挂帅的香港,从来未曾真正重视过作曲家的创作工作,林教授的作品,既非市场作品,又岂能获得“唱片制作公司”的垂青呢?

  现在这个录音能够面世,也可以说是好几方面的有心人不断努力,在制作费用的问题上找到解决办法才得以实现。同时除了制作费用的问题外,在录音、剪辑、设计质量控制等各个制作环节,都出现好些问题要解决,为此,在一波三折的情况下,整个录音计划从酝酿到面世便花了三年之久。

  这个录音制作,由“雨果”和香港圣乐团采用合作方式进行,前者负责和录音有关的前期后期制作、市场行销、推广等工作,后者则负责制作经费和音乐方面的统筹工作。为使整个录音水平有所保证,也就决定主办一个音乐会,再在音乐会举行前于现场进行录音。

  遗孀未及录音出版逝世

  为慎重其事,有关方面便先行组织了一个筹备委员会,成员包括五位顾问,都是和林教授关系密切的音乐家,有林教授的女儿林仙韵、作曲家陈永华、歌唱家费明仪、诗人黄莹、音乐学者刘靖之。主席由香港圣乐团的余汉翁担任,委员则有张毓君、黎键、苏明村、黄菊芬。结果以“中华魂——长恨歌及林声翕声乐作品”为名的演唱会,终得以在1999年10月22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顺利举行;在音乐会前一天,同样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完成了收音工作,然而,由于录音市场不景气和经费不足等原因,录音在一年多后才能出版,而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林教授的遗孀罗女士未能等及录音出版,已先行在2000年4月逝世,无缘一听她期待已久的歌声。

  这张CD以“长恨歌”为题,重点明显地是放在《长恨歌》这部清唱剧上《长恨歌》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以西方清唱剧形式来创作的作品,选材内容在当年更有现实的讽剌意义。不过除了历史意义外,整部清唱剧不仅结构完美,音乐上的艺术性即使在数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仍然很高,可以说是一部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这是指该部作品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仍值得爱乐者仔细欣赏外,更是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者不能忽略的作品。

  两个伴奏版本各有千秋

  《长恨歌》的十个乐章结构形式各有不同,这个录音胜在音响出色外,还有就是合唱和独唱的感情都很深刻,尤其是任蓉和程路禹的独唱,既细腻又饱含感情,严良堃的指挥处理很有雕琢性,弱点是合唱的国语发音清晰性较差;至于以管弦乐来伴奏的效果与大多数人听惯的钢琴伴奏比较,毫无疑问以管弦乐版本的色彩最为丰富多姿,亦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过,就个人的感受来说,笔者则仍较钟爱原来的钢琴伴奏版本,这除了多少有点先入为主的主观感觉外,还在于以钢琴来伴奏的效果为接近中国音乐的意境。当然,就音响效果来说,则仍是管弦乐版本更突出。

  对笔者来说,《长恨歌》中听得最多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是第三乐章的男声四部合唱《渔阳声鼓动地来》,和第八乐章的女声三部合唱《山在虚无缥缈间》,前者发挥了男声合唱音的浑厚饱满之美,后者则将女声合唱音色的轻柔细腻尽展无遗,现时这个录音听来仍是以这两个乐章的演唱最为动人。

  除《长恨歌》外,香港圣乐团和明仪合唱团在这个录音中还选唱了合唱交响诗《中华颂歌》的第五乐章《颂赞》,这是林教授为台北中正文化中心于1987年落成启用,于揭幕音乐会献唱而创作,共六个乐章,全长约70分钟,现时灌录的《颂赞》。很有一种阔宏的气度,只是旋律并不容易记得。

  彰显林声翕基督徒身份

  至于由戴容应嫦指挥的德望学校合唱团所唱的两首女声合唱曲《重游西湖》和《你的梦》,就更令人听来有余味无穷之感,声音之完美统一,对曲中感情掌握之准确,可说令人对香港学界合唱水平有刮目相看之反应,最后不能不提的是香港圣乐团还在林教授之女婿张毓君的指挥下,灌录了宗教性的合唱曲《万福之门》,这是一首带有宗教喜乐的歌曲。选入该曲,亦正好彰显了林声翕作为一个虔城基督徒的身份。现在这个录音,由同样是基督徒的张毓君指挥以演唱圣乐为主的香港圣乐团来录音,对曲听宗教情感掌握自然也恰当多了。

  这样子的一张大约50分钟的CD碟,可以说只收录了林教授为数众多的作品中的极少的一部分,但愿这张CD只是一个开始,希望日后能有更多资源可以用来将林教援的作品陆续灌录出来,那将会是研究香港音乐发展的重要的有声资料!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