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歷经三年之久
由於九月底才去英国参加PMC的產品发表会,所以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到Twenty 22。在九月底的產品发表会上,Peter Thomas亲自上场,与自家行销经理Keith Tonge一起介绍全新Twenty系列。PMC这次為了研发Twenty系列,花了三年时间,在全白的设计纸张上画出崭新世代的PMC喇叭,Peter Thomas说他设计喇叭的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就是要追求最多的音乐细节与最低的音乐失真,在Twenty系列上面,这些原则依旧不变。
PMC第一次设计前障板向后倾斜的喇叭,视觉感受很新鲜。
设计原则不变,那Twenty 22哪裡改变了?答案是从头到尾都改变了!音箱依旧是传输线式音箱,原理不变,,Peter Thomas一直相信传输线式音箱是最理想的音箱设计,只是比一般箱体难做许多,可是Twenty 22的斜面板箱体,以前PMC从来没做过,Peter得要重新设计。此外,Twenty系列的单体全部换新,Twenty 22搭载了27mm Sonolex高音单体与6.5吋中低音单体,这些地方都有学问。
继承许多Fact系列的新技术
从Twenty的外观来看,不难想像这个系列和之前的Fact很有关係,没错,Twenty 22使用的27mm Sonolex高音单体,就是之前设计Fact时的技术延伸,Fact用的是19mm的Sonolex单体,但Twenty 22用的是口径更大的27mm。这些单体不是PMC自己製作的,而是和挪威SEAS合作开发,由SEAS负责生產。Twenty 22用比Fact系列更大口径的高音单体,并不只是為了高频延伸漂亮,而是要让高音单体向下的延伸更好,这样二音路设计在中高频的衔接才会漂亮,同时也让中音单体的负担小一些。中低音单体则大方地继承Fact的技术,採用天然纤维振膜(就是纸盆),橡胶悬边也可确保耐久不坏。由於PMC採用传输线式音箱设计,单体也必须配合,所以这些单体都是PMC的特殊规格。
Twenty 22的高音单体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振膜前面还有一个金属网罩,那可不是做好看的,也不是拿来「提防小手」作保护用,这个金属网罩其实是用来提升扩散性,降低高音的指向性,这样聆听位置就不会侷限在狭窄的皇帝位。二音路的Twenty 22分频点设计在1.8kHz,比一般PMC喇叭要低一些,主要就是Sonolex高音单体向下延伸性能提升,让高音单体与中低音单体各自的工作线性更好。其实在Twenty系列產品发表会上,Peter Thomas就说过,二音路喇叭架构简单,但有许多地方需要取捨,分频点是其中之一,箱体向后倾斜也是其中之一,这些都是靠设计追求好声的方法,但必须综合应用,好声音就是靠许许多多细节总和起来的结果。
这诸多细节还包括Twenty 22系列的分音器。PMC使用PCB版製作分音器,标榜「军规」等级玻璃纤维板,PMC还要求铜箔加厚,外表再镀金,铜箔加厚為的是降低讯号路径内阻,损耗更低,镀金则是為了经久耐用。还有什麼地方特别?Peter Thomas说很多人以為分音器只是把零件装上去就好,讲究者专用昂贵电容或电感,可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关键,Peter Thomas说零件很重要,PMC选用法製MKP搭配叠片铁芯电感,这些都是精挑细选的零件,但未必是最贵的零件,但Peter强调分音器更重要的是线路规划,同一块板子用不同的线路佈局,就算零件一样,声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PMC的Know-How也在於线路佈局,Peter说这些知识没有教科书,全都靠经验累积而来,他早年在BBC的时候就和工程师一直在搞这些东西,全都是PMC的珍贵资產。
Twenty 22还有什麼地方「升级」了?箱体用料改变了。以往PMC多使用MDF中密度密集板,Twenty 22则使用HDF高密度密极板。相同体积的HDF的质量比MDF增加30%,代表音箱更重,用意就是要让箱体谐振更低。此外,传统上PMC的音箱都採用「双面贴皮」,也就是音箱内外都有贴木皮,内层贴木皮自然不是為了好看,用意是让内外压力平均,这才不会对声音有负面影响。
不怕空间大的书架喇叭
试听Twenty 22的过程都在U-Audio自家试听室,这个试听室空间是超过二十坪的开放空间,本以為对书架型的Twenty 22来说比较吃力,可是Twenty 22有以小搏大的实力,劲道可真让人吓了一跳。我帮Twenty 22搭配的是Accustic Arts的Power ES综合扩大机,8欧姆输出90瓦,不是什麼大功率的怪兽后级,就能把Twenty 22推得这麼好,看来这次PMC有刻意让喇叭好推一些,原厂标示效率為90dB,推起来确实满轻鬆的。
让我吓一跳的音乐可不是简单的器乐独奏,而是柴可夫斯基的「Hopka」,播的也不是一般CD,而是Reference Recording推出的「HRx Sampler 2011」,音乐档案格式是24bit/176.4kHz。要播这个高解析度音乐母带有些麻烦,先把DVD裡面的档案拷贝(不是Rip)到硬碟裡,然后选择适当的软体播放,我用的是Decibel,程式很小,但功能很直接,只是一个抓取数位档案的中介,内中不做任何昇频或转换处理,把数位音乐完整的输出给Lindemann USB DAC 24/192,然后用Accustic Arts Power ES推Twenty 22。一开始有些担心让Twenty 22操过头,音量开得比较小,播了30秒有些乏味,感觉Twenty 22还没动起来,一口气把Power ES的音量推到12点鐘过去,哈!力道出来了,这Twenty 22好猛!
好猛!猛在哪裡?别看Twenty 22个头小小的,為了漂亮,PMC把面板尽可能做得窄,中低音单体几乎要挤出前障板外面去了,可是扩大机力道一出来,那中低频的Power就衝出来了。这首「Hopka」是Mazzepa舞曲之一,音乐由弦乐群开始,旋律主要在表现节奏,带出舞曲的气氛,柴可夫斯基巧妙地加入木管,带出农村田园风情,节奏越收越紧,让舞蹈的气氛拉到高点,然后用比较轻柔的音乐和缓气氛,等待打击乐和铜管一起加入,衬托出节庆欢欣鼓舞的气氛。这一连串的音乐很精彩,但对音响来说却很不好表现,譬如弦乐群的层次,流畅中还要带著点粗獷气息,这毕竟是描写民间舞蹈与节庆的音乐,自然音乐带著点粗獷,如果弦乐群细细地,听起来像是宫廷舞会,那就不像Mazzep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