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S V低音单体的磁铁并非巨大无比,原因在于它改用了钕磁铁(Neodymium)。用来推动低音柱的扩大机是一部窄频宽(约至一千赫截止)的高电流晶体机,每声道採用十四对biPolar晶体,在低音柱六只单体并联的阻抗(约0.6~0.75欧姆)下可输出1500W以上的功率。Infinity的伺服系统与一般超低音常见的伺服机构(如 Audio Pro)有所不同。大部份的超低音应用动态回授,在喇叭端串有低阻值电阻,对声音表现并非有益,特别是有高电流通过之时。 Infinity在IRS V上,仅就其中一只低音装置侦测器(accelerometer),直接传回电子分音器中而完成伺服动作,另外五只低音便直接与功率放大连接。
人们当然会怀疑,为什麽Infinity不把喇叭效率提高,而要用如此巨大的功率去推动中等效率的单体。其实答桉十分简单,高效率的单体在製作上非常困难,同时,低频延伸──效率──暂态飨应这三者是任何人都无法兼顾的;受限于物理法则之下,我认为採取大功率(这是很容易做到的)是相当合理的选择。
现场音乐的低频质量总是令人惊叹。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低频,尤其在大型管弦乐裡,可以说是音乐的基础;因此,家用音响最大的难题之一便是低频的重播。IRS V在低音方面有一项远胜IRS III之处,就是它的低频速度终于足够衔接EMIM而溷成一体,再也听不出有断噘音色。
新的EMIM及EMIT质量衹有原来的一半,而且磁铁亦经过改良、它澈底解决在大幅前振动时碰圈的困扰,同时也使中低频以上的速度变得更快。
如果你明白新型EMIM及EMIT的振膜质量只有原来的一半,你就会更加惊讶于IRS V在低音速度上的成就。
新的平面振膜除了更轻更薄,对温溼度的变化也更能容忍;但中高音的改进,钦磁铁亦功不可没。有许多RSI的使用者曾遇到到过平面振膜在大动态时碰触到前后极板的情况,这种「碰圈」情况实在令人胆颤心惊。新的钹磁铁,能够将前后极板的距离拉大而磁通密度仍高过从前,因此新的EMIM动态更宽,效率也更佳。近来受到好评的ET LFT喇叭可以说是放大版的EMIM/EMIT,然而由于採用一般磁铁,效率极低(83 dB),在高动态时亦常有碰底的情况(但对喇叭并无损)。
IRS V一共有24片玟极发声的 EMIM和 72片单向发声的EMIT(每声道有12片向后, 24片向前)它们是以线音源方式排列。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线音源的好处。
每一个低音柱都有附一高电流2000瓦后级,截止频率在1000Hz,负责推动那六个十二吋的低音单体。假若您没有亲身经历,绝对无法想像那低音的威力是如何让人悸动。
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听过台湾第一对IRS V之后(就在它刚装设好的时候),认为仅就重播钢琴而言,如果先听了IRS V的琴音,那麽其他喇叭的钢琴声简直再也无法令人满足。另外,音响迷多半都清楚:现场的音乐纵然音量不大,却能予人能量充沛、较鲜活的感觉。而更进一步地想:为什麽多数音响迷不得不选择近距离聆听的方式?
这些问题的解答当然非常複杂,也许超出人类目前的智慧范畴。然而,有一点可能与答桉有关的,那就是「音的密度」所造成的影响。「密度」一词是听觉上的感受,假如翻译成技术字眼,我们可以用「能量」来表示。
如果我们回到舞台上的乐团,──扫描他们的乐器、注视他们演奏的方法,你猜我们看到什麽?
首先我看到铜管乐手:他们在口腔中,结合吹嘴的帮助,製造出基本的声音,然后,通过铜管的放大,放射出强力的乐音。铜管的能量有多大?我不晓得。我只晓得在学校中,我们常有机会听到它贯穿整个操场,由这端的教室鑽透那端的窗户。
然后我看到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它们的弦绷紧在琴身上,张力不下于比赛用的弓弦。它们的能量大吗?也许。
接着我看到了闪亮的铜钹:当钹手奋力一击,两片钹激烈地擦过,你想它们的能量应该怎麽和扬声器小小的振膜上比较?
想看看钢琴吗?从半掀的反射板下,我看到了金属铸成的弦架──为什麽要用铁製品?也许是因为那数以百计的弦,在张力上更高于提琴族吧。
最后,我们回头看看号称「高传真」的音响系统──就只有那些膜片吗?就只有那几十个晶体和真空管吗?这就是「高传真」?
EMIM及EMIT的配线也十分讲究,有些地方用ARC的线,有些处则用Monster,这也是他们经过仔细调整之后才选用的线。
光是用「能量」来表示听觉上的「密度」感觉当然不够。有些户外的 PA堆垛可以产生 115 dB以上的高声压,足以震昏听众,而家用音响中也有足以产生同样音压的产品,因此其中显然还有其他因素存在。然而不可否认的,在超大型扬声系统中,为求能量传递更为理想,线音源是更佳的设计。点音源的声音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线音源则与距离成反比,显然在大型聆听室中,线音源的能量传达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