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的线条与张力强劲而深刻
马友友听得过瘾,我在拿出大提琴的曲子,那是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这首曲子大部分的乐迷都推崇杜普蕾,我也不例外,而杜普蕾演奏这首曲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与巴毕罗理(乐团是伦敦爱乐)合作,另一张则是与巴伦波因(乐团是费城管弦),我两张都听,但这次就比较警醒,不敢把整个乐章听完,因为我打算一口气听上五个版本,试试看The Sonus Faber的功力!EMI那张与巴毕罗理合作的版本较早,杜普蕾用她那天才般的乐思,诠释出自由而浪漫的音乐线条,用The Sonus Faber与Krell来听,可以感觉到录音的年代稍早,但那音乐的质地却是真实而质朴,大提琴的线条与张力强劲而深刻,情感的刻画与宣洩真美。
杜普蕾的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2个版本--图左:巴毕罗理(乐团是伦敦爱乐);图右:巴伦波因(乐团是费城管弦)
换上巴伦波因的版本时,虽然录音较晚,但之前EMI的录音似乎更饱满、更厚实,而重发的Sony版则略瘦,可是杜普蕾那自由的速度与诠释,与巴伦波因配合起来,默契更好。用The Sonus Faber听这两个版本,录音的差异很明显,很容易区分出录音的优劣,但更棒的是,就算听得出录音差异,音乐性还是非常强,可以让人全然陶醉在音乐之中。
真实的细节表现
听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杜普蕾的诠释当然不能错过,但还有很多很棒的版本,像是Virgin唱片由Steven Isserlis演奏的版本,由Richard Hickox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录音电平较小,但录音很细腻,音场空间感很好,弦乐虽然不显得特别饱满,但大提琴的转折变化表情丰富,指挥和独奏者都很能沉得住气,速度走得很慢、很稳,自由的节拍中带着节制,没有杜普蕾那麽地自由不羁,却更显得出音乐的阴鬱灰暗。
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2个版本--图左:Steven Isserlis演奏的版本;图右:Pieter Wispelwey独奏,Jac van Steen指挥荷兰广播爱乐的版本
又像是Channel Classics发行,由Pieter Wispelwey独奏,Jac van Steen指挥荷兰广播爱乐的版本,音像庞大而真实,音场稍近,但大音量聆听也不觉得有压力。透过The Sonus Faber与Krell搭配起来的系统聆听,录音的细微差异很轻鬆就能分辨,但并不是不好的录音就难以入耳,而是每一张唱片都好听,但真实的细节表现让我们既可以分辨录音的差异,也能享受好音乐,这才是真正第一流的音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