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感动是最大卖点
是的,Audio Space是家香港公司,并非来自欧美的产品;是的,Reference-Two是台没有遥控功能、近三十万的前级;是的,Reference-Two大到绝大多数的音响架都无法安放;是的,Reference-Two包含唱头放大在内只有三组输入。即使有这种种不利的条件,我还是要告诉大家:如果你是个追求音乐感动的音响迷,你一定要想办法听听Reference-Two的神奇表现,光是它的中频感染力,恐怕就是许多人朝思暮想却不可得的浪漫奇蹟。我终于了解,Reference-Two将所有功能缩至极简,就是为了显现出它能重现浪漫音乐感动的这个最大卖点!
线路分析
少见的300B前级
前级中用300B真空管,以製作理论来看,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300B真空管并没有够大的增益,也没有很好的电流放大能力,因此用在增益级、缓冲级似乎都有点说不过去。难道Reference-Two是将300B放在电源供应上?不对,仔细研究一下线路,就可看到300B真空管是真的用在放大线路上的,而且还是平衡式的放大线路!
使用12AX7作唱头放大
前方中央四根12AX7是作为唱头放大,这四根真空管还特别用内含弹簧的管罩罩起,可将麦克风效应降至最低。因为唱头放大处理的是最微小、最容易受到干扰的讯号,因此这种安排十分合理。12AX7的唱头放大部分与两根6SL7真空管一起固定在一块独立于机壳之上的铝合金板中,因此我可以推测这两支6SL7就是最容易反应讯号干扰的第一级放大。要记得6SL7本身就是双三极管,所以这时候讯号已经可以是平衡放大。经由刘振华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每声道两根300B也是做平衡放大,负责增益,这四根300B肯定要使用两两配对的真空管,要不然平衡的好处没享受到,平衡容易正负放大匹配不良的坏处反而出现了。最后的讯号经过中间每声道一支6SL7作为阴极随耦级,也就是缓冲级。音量衰减採用的是Alps四联式可变电阻,没有遥控的功能。
300B真空管在插拔时会发现管座似乎不牢靠,其实这是因为管座有弹簧避震。因为300B管壁比起一般小管子大上许多,肯定较容易受到麦克风效应的影响,所以在这边使用避震结构也是合情合理。
电源部份使用滤波线圈
除了线路本身独特外,Reference-Two在电源方面也特别讲究。前级扩大机背后为什麽会有两个变压器?仔细端详,原来左方的是电源变压器,而右方的那个则是滤波用的线圈。近年来越来越多机器开始回头採用线圈滤波工作这种老方法,可能是越来越多人发现线圈的好处了?机箱内部有各种补料,包括Audio Space自己的电容,还有Nichicon、Rubycon等不同厂牌的产品,应该是为了调声,否则用这麽多厂牌的不同产品,小量採购下很难节省成本。
除了这些外,Reference-Two的製作质感也绝对不能漏了提。面板的处理非常有质感,许多真空管机只有面板用上铝合金,其他部份则是钢板。Reference-Two不但面板与背板都是铝合金,就连机箱侧面的黑色部份、上方小真空管的管座周围也都不惜血本用上铝合金,而每个旋钮的接合品质甚佳,转动、切换动作都非常确实,这种操作的质感会让人感动,绝对是高级机种该有的製作品质。
重量级尖锥隔绝震动
Reference-Two体积甚大,寻常标准尺寸音响架肯定是放不上去的,所以Audio Space也为它在机箱四角安装了重量级的尖锥,以达到彻底隔绝震动。这个锥尖到会割伤手,所以包装内也有四个同样是金属车出的重量级锥垫。
在包装上,华人管机现在都已经十分了解音响迷的口味,无论是Audio Space、Cayin或Melody,在扩大机的包装内都不忘记附上白手套,本机的所有RCA端子在出厂时也已经安装上保护套。在这些方面,欧美许多厂商都没办法作到如此完善呢!
原厂回函
编按:本文为刘振华先生回覆之原文,不过香港的音响用语与台湾略有出入,因此我们有作一些名词上的编修。
问:为何Reference-Two没有在当时随着Reference-One后级一同推出呢?
答:Reference-One本来原意是跟Reference-Two一块推出,但因在设计Reference-Two时发觉比想像中难,尤其是在噪声处理方面比其他产品难;我们须克服多种不同类形之噪声:如麦克风效应、RF射频干扰、交流哼声、电子管和电阻热噪声等,都较其他机明显,当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能又另带来另一些新问题,当噪声完全克服时,又觉得声音不完美,期间更遇到本人身体出现问题可谓一波三折,故时间一拖再拖至今年始正式定桉。
问:Reference-Two使用数种不同的真空管,能解释一下放大线路的配置吗?
答:高电平放大电路,由于300B放大率只有约3.5倍,本来打算採用二级各一支300B放大,可约有12倍放大,但考虑到如做平衡放大时一声道最少4支,那两声道便须用8支300B管,一则成本太高,二则机身体积太大,三则两级同时用300B时噪声处理难度较高。第一级如能提供较高放大倍数,除可提高开环路增益外,对音乐中之弱音及细节较为有利;故第一级採用放大率达70-80倍之双三极管6N9P(6SL7)作差动放大,亦方便可切换平衡状态时由两只三极管同时将正相及反相讯号分别放大,在切换为RCA(非平衡)输入状态时则本级变为分相器。
而且第一级我们只设定为小讯号电压放大,工作电流太大之管子反而在听感上觉得稍为粗糙,故本人认为採用像6SL7这类小管作为前端放大恰到好处。
第二级採用2只300B分别作正负讯号放大,放大倍数无需太大,反而需较大之工作电流及较低之输出阻抗。本级设计在约15KΩ左右之输出阻抗,基本上本级已可直接驱动大部份之后级扩大机,在测试时发觉匹配真空管后级时大部份效果相当不俗,唯在匹配个别晶体管机时觉得音乐感未够理想,所以最后在300B后多加一级阴极随耦器以方便匹配不同品牌之晶体管机和真空管机。
第三级设计採用6N9P(6SL7)作为正反相讯号之阴极随耦器,本级并无放大作用,主要能提供更低之输出阻抗(最低可下至600Ω),方便匹配较低输入阻抗之后级外,更可对讯号提供更佳之负载能力,减少弱讯号及音乐细节之流失,原设计用6N9P(6SL7)管,音乐感较强,如欲加强音乐之线条感及动态,使用者可转用6N8P(6SN7),电路无需作任何更改。
问:本机是否为全平衡放大?平衡与非平衡的切换是如何达成的呢?
答:刚才提到在「平衡Balanced」状态时由第一级开始至最后之阴极随耦器都採用镜影式全平衡放大电路,正负相位讯号分别独立放大,故本机算是全真空管式「真」平衡放大。为了兼容很多顾客仍以RCA(非平衡)作讯号连接,始特别将第一级设计成可切换式差动分相器;使本机亦可作为一般传统之RCA(非平衡)式前置放大器。本机除可接平衡输入对平衡输出外,亦可接成平衡输入对RCA(可选正相或反相)输出;又可接成RCA输入对RCA(可选正相及反相)输出)。亦可接成RCA(非平衡式输入)对Balanced(平衡式)输出。
问:唱头放大採用12AX7真空管,是否是与Marantz Model 7相同的线路?
答:前面每声道唱头放大採用2支12AX7小管在MM部份基本与马兰士7类似,主要的差别是MC放大部份没有採用昇压式变压器,而改以全真空管阴极输入方式,取其音质较佳没有昇压器所带来之高频相移,且输入阻抗较低,匹配低阻抗MC唱头最为适合。但这种做法在处理噪音问题上,比其他晶体管或昇压器式难度大得多。
问:我在安装300B管的时候发现管座似乎有弹性,是在这部份有安装悬挂避震系统吗?
答:由于300B结构原非用于前级放大,在用于前级放大时麦克风效应非常严重,故本机每支300B管都採用悬浮方式以减少工作时从喇叭回授过来的声音所引起的振盪,在试听时未装悬浮系统,发现易引起「啸叫」,故在碰触每支300B管时都会感觉有弹性。
问:机内採用许多不同品牌的电容,这是出于调声的考量吗?
答:当然我们也暸解每个发烧朋友对声音之要求非常「个性化」,故在调声取向方面会以大部份人所喜爱为依归。据统计喜欢300B的音响迷中有99%以上喜欢300B的人声,其次就是弦乐。为凸显本机在演绎人声和弦乐部份的实力,电路上每支管之电流电压阻抗及工作点之匹配对音质有直接影响,都经不断反覆调整而定桉;而机内採用多种不同品牌之发烧级电容,都经特别调配过,在调声过程亦得到很多资深朋友提供意见。
现时之版本基本上大部份的发烧朋友都颇为接受,我不排除以后会找到一些更佳之配搭。如有个别客户有不同之要求,只要他们能具体表达出他之要求;我们也可以因应个别需要而作出调整。
图示音响二十要
音质:5
音色:5
高频段甜美度:5
中频段饱满度:5
低频段扎实度:4
音场宽深:5
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5
透明感:5
层次感:4
定位感:5
音乐活生感:5
结像力与形体感:5
解析力:5
速度感与暂态反应:5
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5
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5
乐器与人声质感空气感:5
细节再生:5
空间感:5
整体平衡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