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挑选喇叭的预算在十万元以下,如果喇叭尺寸太大老婆会不高兴,找书架型的小喇叭又觉得委屈自己,那麽PMC GB1i应该就是您正在寻觅的器材。它的底面积不大,却是道地的落地喇叭,裡面还藏着PMC独门的ATL传输线式低音设计,而且它还是百分之百英国製造。什麽?还觉得说服力不够?告诉您GB1i在台湾销售的定价比英国当地含税售价还便宜,这样够不够说服力?
怎麽评论一开始,就好像卖音响的人唠唠叨叨一大段,好像不买GB1i就很可惜似的,评论当下变成劝败文。不过,GB1i确实让人爱不释手,看官也容我放肆地推销一下吧。我曾多次询问代理商怎麽做到贴近产地售价?莹声说樽节成本是关键,他们从来不让PMC喇叭坐飞机来台湾,只准跟着海运慢慢游进来,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好处自然是帮消费者省荷包,但缺点是有时候会遇到进货赶不上销售。像是编辑部林治宇最近升级PMC OB1i,就足足等了两个多月,但为了「合理」的进口售价,等待PMC绝对是值得的!
对每个细节都很挑剔
这年头跑大陆做喇叭的厂家还真不少,但PMC的老闆Peter Thomas是个道地的技术人,每一个细节都很龟毛很挑剔,我去PMC採访时,一边在生产线上讲解喇叭製作细节,看到有小瑕疵还不忘挑起来拿给旁边的人再检查,你说,这样龟毛的老闆怎麽会把喇叭送到其他地方做,除非Peter跟着工厂移民去,能现场监督生产他才会放心,不过这事不太可能发生。
英国手工製作的喇叭一定比别的地方好吗?这要看品管如何,不应有产地至上的迷思,但英国製造肯定人工成本很高,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而GB1i即使目前英镑汇率高涨,定价还压在90,000元,相较于其他很多在工资低廉国家製造的同级「名牌」喇叭,定价都要比GB1i贵多了,你说,GB1i可不可爱?
传输线式音箱
讲起PMC喇叭的设计,自然不能离开传输线式音箱,那可是PMC的优良传统,GB1i自然延续下来。传输线式音箱并不是新颖的音箱设计,理论不难懂,如果我们想要再生足够低的频率,低音的通道就要有足够的长度,传输线式音箱就是在音箱内部製作弯曲複杂的「通道」,增加声波行进的「距离」,就能在有限的音箱体积当中创造更低的频率延伸。理论很简单,但是製作很困难,传输线的频率延伸和距离可以用公式计算,但内部阻尼、传输线的「形状」等等,全部不是算得出来的。不能算怎麽设计?只有「尝试错误消去法」,不断反覆实验而已。PMC从创业开始就製作传输线式喇叭,多年下来已经累积许多Know-How,GB1i所搭载者,称之为ATL,也就是PMC专属的进化版传输线音箱。
PMC史上最大规模升级
GB1i可说是PMC很难得的「改款」,前做称为GB1,而这次「i」(improve)系列的改版,可说是PMC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升级,包括DB1i、TB2i、GB1i、FB1i、OB1i、CB6i与EB1i,一口气升级了6款喇叭。GB1i改了哪些东西?年初PMC总裁Miles Roberts来台预告「i」系列即将登场,他说「i」系列的改变包括两部份,一是单体与分音器的进化升级,一是外观的强化,当时我就很期待「i」系列到来,而编辑部林治宇更是以实际行动直接向代理商订购了OB1 i,将原本的LB1签名版升级为三音路落地款PMC。
GB1i在单体的改款,主要是高音单体,换上与挪威SEAS共同开发的「SOLONEX」私质振膜软半球高音,在PMC所使用的是专属型号,与市售SEAS版本不同。而高音单体的框架上,周围阴刻了斜体字样的「i」,这不是为了美观,而是用来增加高音扩散性。换了高音,中低音单体与分音器都要修改,表面上好像只有高音换了,其实裡面全部都不一样。
与技术相关的内涵,向来是PMC的卖点,不过这次GB1i的改款,外观的「加分」比内涵更有料。GB1i乍看之下和旧版GB1差别不大,其实细部修饰确实是「大幅度提升」。怎麽说?PMC一直是个技术挂帅的公司,以前卖给录音室多,也没有人嫌PMC不好看,但家用环境经常要考虑家人的意见,PMC也知道,所以喇叭还是规矩地穿上木纹。可是Peter Thomas毕竟是技术底,跟声音无关的能省就省,PMC又不是卖你「艺术品」一般的价格,何必弄得那麽漂亮。所以旧版GB1正面看是斯文典雅的木纹饰板,背后却是燻黑处理,这就是PMC,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只要和声音无关,漂不漂亮没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