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舒服 音乐更美-评羽商Classic No.6.10合并式放大器(2)


  第二天,先听那张Weavers合唱团196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庆祝乐队成立十五周年的那张CD( Doug Sax重新Master它的LP在TAS的发烧榜上),而且HP说它可听出老卡内基音乐厅的特色,还说空间感的表现无与伦比。还有TAS榜上的EMI那套肖士塔科维契的第六、十一号与交响曲,是爆棚经典之作。那张Weavers果然名不虚传,真正厉害,人声听起来好像毫不费劲,十分的自然,而且不通过麦克风的传入我耳里,但CD封面上,他们是有用麦克风的。听完整张CD以后,我才了解HP为什么说这张唱片空间感非常好,我不知道我以前的器材听起来是怎么样,现在的ClassicNo.6.10唱起来处处都是卡内基音乐厅中细微的空间杂音及人声、乐器的残响,那些细微的声音好像淡淡的阴影般勾勒出卡内基音乐厅的立体空间,还有当台下听众与台上一齐和声时,那种空间感也十分迷人。难怪这张老唱片一直在TAS榜上,它的确名不虚传。

  柔软的个性

  趁着时间还早,我放上肖士塔科维契第十一号交响曲。当第二乐章中那排山倒海的小鼓大鼓、定音鼓、钹、还有一些打击乐器、铜管、弦乐等一起出笼时,那份压迫胸口的震撼力的确令人无法不赞叹这张CD的录音精彩。不过此时我感到解析能力好像不够,使得整个音场中的乐器不仅吵了些,而且不够清楚,还有那些打击乐器的撞击质感似乎弱了些,好似整个调子偏软了些。怎么会这样呢?是不是从模拟转为数字时做得不够好,还是这台Classic No.6.10放大器本来就比较偏软?回想听过的CD,大部分都是原来觉得干、冷、硬、锐的CD,而且都没有那么多打击乐器和那么庞大的编制,这些CD碰上Classic No.6.10这种甜美、细致、低频丰软的个性时都被医好了。但是这里面都没有强调解析力及速度感的CD,是否Classic No.6.10在这二方面比较弱呢?心里想着,手可没闲着,找了一张CD也是赖主编介绍的,非常适用测试各种瞬态反应及速度感、解析力。第一首一出来就感觉速度比以前慢了一些,从那几声类似敲三角铁的声音里,可以分辨出那敲击的瞬间速度的确是缓了下来。由于速度感缓了下来,南美印第安人土著音乐的冲击力也就减弱了,还有许多音场深处的电子合成乐器及南美吹管的声音显得不够强悍。听到这里,完全明白Classic No.6.10在这方面的个性。

  现在,该好好整理一下Classic No.6.10的一些特性了。它具有甜美、细致、柔韧的个性,例如在弦乐的高频上会感觉甜甜细细的,而人声则开放、自然,一些低频都带有弹性,整体听起来具有柔柔的光泽。Classic No.6.10每声道是80瓦,虽然不是大电流设计,但听起来低频具有绵绵不绝的柔力,似乎力量用不完似的。喜欢它的地方就是它把一切的音乐都变得更美,音乐变得更美是对?是错?我看应该是对的,因为乐器本身没有所谓真与假,只有存在着美或更美的音色差距而已,音乐听起来更美也就代表着乐团所用的乐器更好。这种让音乐更美的特性使我听了许多以前认为不好的CD,并且由此知道以前是错的。单就以此项难得的个性而言,Classic No.6.10就值回票值了。

  至于Classic No.6.10的缺点在哪里?我没有忘记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器材,也没有完美的个性,某些优点对另一种需求而言,可能就会是缺点。Classic No.6.10对某些追求更完美个性的人而言,速度感会不够快,白热化的透明感也略差,还有就是解析力不够锐利。不知道它搭配起柔性的音箱会如何,但至少可以肯定,Classic No.6.10用来治疗那些速度感很快、很透明,但反而时时会遭遇到“刺耳”、“尖锐”、“毛躁”症状的音箱时,它绝对是一贴良药。而且,假如你是需要一种“永远也不要产生厌倦“的器材,但是又出不起高价的金钱时,何不将这台售价约2380元左右的合并式放大器迎进家门。


摘自《中国电子商情—新音响》2003.6 总第377期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