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您可别因为看了这段文字就兴冲冲马上跑到店家指明买PDSD,它基本上只有译码线路功能,讯号输出后还是得送到PAV多声道前级进行控制。套用Proceed的说明文字来解释:「PDSD可以视为一部没有键盘和屏幕的计算机主机,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与PAV进行搭配,由PAV提供控制、模拟讯号处理与视讯控制等。」换句话说,单独一部PDSD是无法用在系统中的,您得把PAV一并请回家才行。
最数字化的模拟前级
PAV推出后四年PDSD才问世,那么PAV需要进行任何修正才能搭配吗?据原厂公布的资料表示,PAV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扩充性问题,所以不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更动,只要增设一组控制模块(背板上最右侧电源开关旁)的内部排线,就可以和PDSD进行连动控制。在PDSD上,这个连接部份则安排在最右侧的模块上。
由于PAV就等于是多声道的传统前级,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环绕功能而已,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上手,稍微有一点逻辑概念的人都可以轻易了解如何使用。当然,Proceed/Mark Levinson的器材向来挺人性化的(后级例外,又重又大的东西绝对称不上『人性化』),理当也考虑到了传统音响迷使用多声道器材的困扰之处,所以运用的简便性方面您大可以放心。不过,打开PAV的顶盖,您就会发现它倒也不是太过传统,密密麻麻的IC与DSP运算芯片看得让我眼花撩乱,就连电源供应部份看起来也很像数字器材。印象当中,好像只有AudioNet Pre-1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它有得拼。
在背板配置上,PAV提供相当齐全的选择,平衡式输出与输入各二组,即使要连接二部后级以Bi-Amp驱动喇叭都没问题(我的No. 38SXL还没有这么高级呢);录音回路有四组,以方便用家连接录放机与其它周边器材,一般立体声前级可没有这么高级的配备;完整的六声道(5.1)输出采用RCA端子,所以您甚至可以在聆听室里配置二套系统:立体声系统以平衡式输出连接,另外再找一部五声道后级用非平衡连接,双方互不干扰,Hi-End与家庭剧院可以兼得。至于影像输出/输入的部份,则是提供讯源切换与屏幕显示调整功能,不过论坛不谈影像(AV界高手太多了,这里除了总编之外也没人够资格谈),所以在此略过。
用家可以自行动手安装的模块化设计
送来评论的这部PDSD配置有八片模块,包括二片Digital Input(RCA同轴、BNC同轴、AES/EBU、Toslink光纤等共有11组),一片Remote Out(XLR模拟与RCA同轴输出各一组),一片PAV Pass Through(对应PAV前级之六声道RCA模拟输出),一片先前提到的控制模块,还有前置、后置、中央声道与超低音等六组XLR/RCA模拟输出共三片。可惜的是,我忘了问原厂这是否就为PDSD的基本配备,无法告诉您哪些模块可以增减,不过在我的复杂系统上,这些端子全数都被用上倒是真的。
这些模块由器材后方插入,约占满PDSD机箱的三分之二空间,前端三分之一则为电源供应与核心处理部份。PDSD采用三只Motorola 56303的DSP数字运算芯片,运算速度高达240MIPS ─ 也就是每秒240百万次,这可是过去Motorola 56009的六倍之多!难怪,Proceed敢自称他们制造了一部「现代音响计算机」(Modern Audio Computer)。数字模拟转换部份,则是音响迷们最关心的重点,如果声音表现相当理想,买来当作立体声D/A转换器都划算。况且,它还是六声道的版本,现在有几家多声道译码器厂家真正具有Hi-End数字音响背景的?Lexicon、Theta、EAD、Proceed,不过就如此而已。据Madrigal的原厂数据表示,PDSD三片数字模拟转换模块的基本架构,最早是移植自Mark Levinson的20bit D/A转换器中坚型号No. 36XL。后来为了对应24bit/96KHz规格,PDSD也跟着No. 360XL改款脚步走,拥有完全相同的D/A转换与接收芯片。此外,早期据称PDSD遇上某些dts软件时,会发生无法锁订dts PES讯号的问题,原厂也强调这个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PDSD数位环绕模块化译码器(10组扩充插槽),试听机种配置11组数字输入(6组RCA同轴、2组BNC同轴、1组AES/EBU、2组Toslink光纤),2组完整六声道模拟输出(XLR与RCA)。外观尺寸440×360×110mm(宽×高×深),重量15.5Kg
测试多声道表现大费周章
我的聆听室原本就是设计来同时作为聆听室与家庭剧院用途,但是后来因为楼上水管破裂的问题,整个天花板又重新整修过,所以多声道喇叭与银幕的部份最近才开始动工。不过,我所选定的Dynaudio Acoustics后置声道喇叭还没到货,所以我先把ATC SCM-20A Pro派上阵,期间也改用过Spendor G-1200鉴听喇叭。奇怪,为什么都是主动式设计的喇叭呢?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没有五声道后级,只好把Mark Levinson No. 23.5XL拿来驱动前置声道,McCromack DNA-1的一声道用在中央声道喇叭Westlake BBSM-6,而后置声道就以四米长的订制BONA平衡线来进行连接。
拜PAV与PDSD输出端子足够之所赐,我在试听比较过程中相当轻松愉快,改用向友人借来的YAMAHA DSP-A1之后,还得先找一些RCA转XLR的长讯号线来,才能与后置声道、超低音喇叭进行连接,真是辛苦!将PAV/PDSD作为立体声器材使用时,我用SONY CDP-D500来当作CD转盘搭配,再分别以AES/EBU与ST光纤线材进行连接;试听dts CD时也是相同搭配。因为一般CD唱盘就可以输出光盘片里纪录的dts讯号了,只是环绕译码器部份一定要能够对应dts功能,您可别把它放在一般的系统中播放,数字杂音迸出来可是会吓死人的。至于DVD-Video软件的部份,就一定得用上DVD光驱才能播放了。不过,读者们可能要忍受一下我的低标准,因为我家里只有一部DVD光驱 ─ Pioneer DV-515(前一代最平价的机种)。平时因为全家人都忙,根本没时间去享受家庭剧院或是DVD带来的好处,所以我只有准备这么一部超级轻量级机种,有需要时就在书房与卧室间搬过来搬过去。幸好,使用Dolby Digital或是dts输出时只是用上了它的传动与数字读取部份,影像画质也不在评断之列,影响应该是相当有限。
对于没有习惯在多支喇叭、多种数字规格之间搏斗的我来说,这种试听状况真是辛苦异常,而且有时候还得更换主喇叭、后置声道来调配一下口味……看来,多声道来临对评论者来说真算不上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