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烧友对过去猛牌的“金高音”都还记忆犹新㈠猛牌子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金属振膜球顶高音单元,不久之后,为抑制金属球顶振膜特有的超高频谐振,在振膜涂敷材料上入手,找到了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这种改良性能的涂层让振膜表面呈现一种类似于黄金的闪亮光泽,所以就被称为“金高音”。
当年以“金高音”作为市场切入点的宣传推广确实极为成功,但也给一些发烧友留下一个误解,以为“金高音”至少是在铝球顶上镀一层纯金膜。其实金属振膜自诞生之初,就普遍采用阳极化工艺对振膜性能进行改良,阳极化之后,金属表面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它可以是金色,也可以是银白色或是其它什么颜色。所以“金高音”的金色,并非来自黄金,而是来自振膜表面的氧化膜层。如今的猛牌,在宣传上不再使用“富贵逼人”的“金高音”概念,老老实实以“陶瓷覆膜金属铝”(C—CAM)这种专业名词对这一技术进行正名,商业味淡了许多,倒是颇能获取技术派发烧友的认同。
RS8 AV音箱的高音,全部采用C—CAM球顶振膜,同样泛着金色的光泽。而中音、中低音和低音单元的C—CAM,全都呈现银白色。中音单元采用了俗称“子弹头”的相位塞,目的是改良单元在中音和高音衔接区的指向特性,使分频点处的频率接合天衣无缝。而低音单元则采用防尘罩一体化的反半球振膜,具有低失真,高动态的特点。
双倒相孔泄露天机
RS8是一款比较特别的设计,特别就特别在它的音箱形式。它有两个倒相孔,前后障板各一。不难发现,后障板上部的倒相孔,是专为中音单元设计,而前障板下方的倒相孔,显然是双低音所用。这一前一后的两个倒相孔,说明RS8其实是书架箱和无源辅助低音箱的“二位一体”(RS6也是采用这种设计)。
这种双倒相箱的设计,要比分别设计两款倒相箱更为复杂。其难度,不仅在于书架箱部分和辅助低音箱部分的单独调谐,还在于当两者结合之后,需要达到上下频段完美的衔接,听起来就得像普通单一倒相孔设计的落地音箱。这里面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衔接,中音单元直接辐射的声波能量与后倒相孔辐射的衔接,低音单元的直接辐射与前倒相孔辐射的衔接,书架箱作为一个整体的辐射能量与辅助低音箱整体辐射能量的衔接。由于存在5个发声体,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之复杂程度,是外行所不能想象的。正因为难度大,所以在“毛主席”时代,猛牌音箱,即便是顶级音箱,也从未采取过如此复杂的设计。以单元配置类似的Studio 50为例,它采用的就是简单的密闭箱设计。如今日S系列为了适应新一代的大动态音源,必须义无反顾地输出能力更高,而设计难度更为复杂的双重倒相箱结构,无疑是要拜这十几年来扬声器科技的进步,与电脑辅助设计日益普及之赐。另一方面,猛牌以Dean Ha刚ey为首的设计团队,在技术开拓上的勇气与实力,也着实令人钦佩。
超低音带有电子补偿
虽然体积不算大,但RS系列中的超低音RSW-12却是一只采用12”单元的超低音箱,可以算是大型的超低音了。和主音箱及中置音箱不同,RSW-12超低音没有采用倒相箱结构,这说明,或者是猛牌把追求超低频延伸摆在了RSW-12设计的第一位,要么就是这只音箱所选用的单元、放大器及配套的电子线路性能超级强悍,即便采用密闭箱,也能达到足够的声压级输出。由于猛牌官方未给出相关技术数据,真正的原因只能留给用户自己去猜测。
考虑到RS8的低频下限在33Hz,留给超低音发挥的余地只有最低的半个倍频程左右,因此上述第一种考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另外,RSW-12的控制面板上有EQ1和EQ2两个按钮,分别对应不同的频率响应特性,EQ1时,低频下限至27Hz,EQ2时更低达21Hz。两种EQ的原理并不难推测,就是利用电子均衡电路,提升输入信号中某个特定频段的低频响应,从而补偿音箱自身响应在低频段的衰减。由于密闭箱的低频衰减速率比倒相箱平缓得多,这就意味着电子均衡线路不必对低频作过多的提升,就可以有效补偿低频衰减,而不会因为过度提升而导致电子线路,特别是放大器进入过负荷状态直至烧毁。如果再考虑到房间增益的因素对低频相应的补偿,只需很少的超低频提升量,就可以把低频下限推至人耳听感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