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进步的PMC
OB1i的传输线长度达到3.3公尺,比MB2的3公尺还长了30公分,让OB1i的低频可延伸至28Hz。
我听PMC喇叭很多年了,从TB1开始用,当时还不是音响评论员,后来升级为LB1,隔个几年再升到LB1 Signature。会一直用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PMC的C/P值超高,而且总是比同级的喇叭更均衡、更全面、更耐听,也符合我常听各种类型音乐的需求。会一直用下去吗?答桉当然是不一定,不过,PMC仍然持续在进步中,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声音也越来越好,似乎也找不出不用它的理由喔(嘿嘿…不正面做回答就对了)。
PMC能够比同级喇叭更全面,原因还是在于ATL(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先进传输线式设计」。传输线式设计其实就是低音反射式音箱的变形,它把音箱内部仔细规划成冗长的传输通道,并在通道内填满适当的阻尼物,让声波「有计画地」在通道裡前进,效果就是低频量感与延伸都增加了,效率也更好了,而且不同音量下仍能维持均衡与低失真。
只不过,低音反射式音箱的设计比较单纯,只要计算单体口径、音箱容积、低音反射孔的长度与口径即可,但传输线式设计的变数更多,阻尼物的拿捏也更複杂,製作起来更不容易。好在近年来PMC已经可以使用电脑辅助计算与设计,大幅减少失败机率,并缩短开发时间,也让PMC靠这别人学不会的「一招半式」便能闯荡江湖,深获全球无数专业录音室与发烧友的喜爱。
看了就爽的馒头中音
OB1i字尾的「i」,表示OB1也已经进化至i系列,有关i系列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PMC总裁Miles Roberts专访一文,这裡不再赘述,就把篇幅留给OB1i。
PMC拥有一系列的瘦高型家用喇叭,在PB1i问世以前,OB1i算是其中最大的一款,反过来说,它也PMC最小的3音路喇叭,因此也用上最重要的「馒头中音」。这颗状似馒头的75mm丝质凸半球中音单体,仅使用在IB、EB、MB及BB5等大型喇叭上,因此OB1i也能够使用,表示它在PMC家族中的地位还不算低。馒头中音在装入OB1i前,是先装载在一个锥状的密闭音室内,然后才放进音箱,因此它的中频背波并不会进入传输通道,通道中只有一颗低音单体所发出的乾淨低频。
馒头中音在装入OB1i前,是先装载在一个锥状的密闭音室内,然后才放进音箱,因此它的中频背波并不会进入传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