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在调整音响系统的过程中,其实是对自己心中既定的声音模式作不断的检验,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在新的衝击到来时,如何再调回到既定的轨道上。这麼说难免会有些曖昧,让我再说清楚些吧!就以我个人的状况来作例子好了,常常是在精準和宽厚的声音这两者之间作鐘摆似的摇摆,这回把声音调得比上回精準了,就会觉得声音的厚度必须再加强,可是一旦把声音的厚度调整好了,就又想把精準度再作第二回合的加强……如果一切调整的方向都正确的话,每次的摆幅会渐次减少而逐渐趋於平衡,终於停在一点上。这一点未必就是正中央的那一点,而是我自己在加权之后觉得比较可以接受,也可以说是妥协到可以接受的那个点。
当然每次一有新的器材加入系统之中,这个鐘摆的摆幅就会加大,然后随著不断的调校摆幅又渐趋稳定,终又一次达成平衡。当然我会期待它将停在较原先更高的层次,也当然会藉此再度检验我原先的观点是否仍然正确。如果真是正确无误的话,它就非常可能停在原先那一点的正上方;但如果在摆动中让我看到一些原先所无法看到的观点,我也不介意作一些修正,这时就可能会停在原先那一点的斜上方。
厚声不一定就代表平衡
有关器材、线材声音宽厚的议题近来引起蛮多的争议,许多人或许会有这种印象:彷彿是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声音弄厚实了再说,我个人倒是觉得应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第一个就是要看你原先系统声音的起点是在那裡。如果原本就是不够丰润的声音,此时将它往厚实的方向调整是再自然也不过了;但如果已经是够厚实的声音,请你就此打住,如果想要有所动作倒不妨往提高声音的精确度上著力,待声音的精确度提高后再衡量是否要在声音的厚度上加强;但如果你的系统已然完成一个平衡的话,是不是还要再把声音加厚就要谨慎从事。一般而言稍微厚声一些无妨,但千万不要过度加厚以免声音会变钝、变慢,换言之如果声音尚未变钝、变慢,那麼大概还没加过头。
第二个要瞭解的是,线材的作用多半在补强,一些调声的手法也著重在微调,而不是扭转乾坤。比方说,如果聆听室裡的环境不良使得频率曲线受到扭曲的时候,仅靠线材的调整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把音响系统的大架构弄正确了,此时用线材、垫材或其他调声手法才有意义。
最重要的当然是如何掌控改变声音走向的参数(比方说要用角锥来让声音凝聚,或是用某些线材来让声音加厚),同时还要能控制改变的幅度大小,万一玩过头的话还要能够回得了头。若不能如此收放自如,就很容易转入死胡同,千万要小心从事。
用之多年的Vimak DT-1000Ⅱ总算是除役了,心中难免有不捨之情,在最后的几天中它似乎知道这是我们相处的最后一段时光,发出了最美好的声音,彷彿是作曲家临终前留下最耐人寻味的天鹅之歌。当然这其实很可能是因為一切可以作的调整工夫都已功德圆满,所以它能在最后一段的相处时光裡留给我最美好的回忆。
静待mbl转盘入主
腾出的位置当然是為了等待全新mbl 1621转盘的到来,在这过渡时期暂时用兄弟机1521来替代上阵,顺便也為大家作个报导,看看在mbl系统中加入1521转盘的效果如何。 同时在刘仁阳的建议下我也购入号称最后一部Proceed CD PCD(不是PDT),这PCD和mbl 1521两者之间存在著蛮有趣的对比,也刚好在某种程度可以印证我鐘摆式的音响调校观点。
我最不喜欢报导的就是机器的外观和重要诸元,因為它们往往和声音的表现没有绝对的关係(并不是没有关係)。但是这两部器材在外型上的差异性未免也太大了吧,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是因為两者之间存在著不同的设计理念有以致之,大致上来说可以简化二分法的分成欧式的细腻和美式的豪放(虽然我并不赞同二分法式的将一切分别过度简化)。mbl 1521仍然是一本「黑金本色」有著神秘高贵的气息,而Proceed PCD则是一派朴实的灰;mbl 1521的重量大概超过20公斤,而Proceed PCD则有12公斤多,若是以当年的标準而言也算得上是不轻的了;mbl 1521是扁而方的外型,而Proceed PCD则是几何学上所谓的长方体,这个造型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
关於CD读取系统,据Meletzky告诉我一般的CD读取系统都会随著使用的时间而老化,那麼所发出雷射光的强度自然也会逐渐的减弱,唯有保持雷射光在最强的程度,才能确保最佳的读取效果以及最好的声音。比较旧的Philps系统(比如说是大家都熟知的CDM-9)只能用人工调整的方式,此时需用电位计来测量之后再作调整,基本上就是说用家无法可调就是了,当雷射光的强度减弱到某种程度之后,对声音品质来说就一定会產生无法避免的损失。除此之外一般类比式的循轨控制方式更无法确保温度变化、搬动时的撞击、磁场等等的影响导致雷射头没法子保持在正确的位置,来做完美无瑕的读取动作。在此时应该也要对循轨控制的电路做微调的动作,当然这个动作也无法由用家轻易完成,因為它需要应用到蛮复杂且特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