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景图试音天碟SACD


  笔者一直很佩服香港的天乐唱片公司。多年来他们以代理美国Delos、英国Gala以及一些独立制片公司的产品为主,这么多唱片中真正走红热卖的并不多,但天乐唱片就是有办法将这些受欢迎的录音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各种新技术重新包装推出。结果在唱片业一片不景气声中它们有了盈余,而消费者也乐得在高级音响上斗机比片。

  你看到的这张麦景图试音天碟SACD版,号称全球限量发行5000张。精美的纸盒包装,封面中麦景图闪耀致命吸引力的蓝色表头,以及取材自Delos音场宽阔,动态对比强烈的录音,当然又让许多人蠢蠢欲动。其实这张唱片已先后发行过二种不同版本,最早为Premium 24K金版CD(编号McIntosh-8007),使用24 Bit/96 kHz方式数码处理,过程中并搭配麦景图的C2200前级与MC1201单声道后级,压片则在美国生产。

  接着同样的音乐内容又发行了天乐唱片唯一的一张,也是价格最高的DVD-Audio碟(编号McIntosh 9001),改用192kHz/24bit方式处理与储存在光盘上,同样在美国压片生产。DVD-Audio最大的优势除了能与一般DVD机兼容,它还有多声道的格式,本片也不例外,挑选了Shchedrin改编的《卡门打击乐》与白辽士《幻想交响曲》中极尽爆棚威力的《断头台进行曲》进行多声道处理,并可与二声道录音进行比较。还有一段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之画》,选了终曲金鼓齐鸣,大鼓与大锣敲得让人头皮发麻的《基辅城门》,进行多声道的演示。

   上市不久的SACD版封面中的麦景图机器改为MC501后级(500瓦单声道),未见任何文字说明这张SACD与麦景图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天乐唱片推出不少以Hi-End名牌音响为封面的试音碟,同样和这些器材没有直接关联,我记得的就有Hovland胆机为封面(音乐取材自Gala的伦敦弦乐之声)、以Dodson译码器为封面(音乐为莫斯科室内乐团演奏的小品)、马蒂斯Matisse胆机为封面(都是俄国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契的音乐)、德国Accustic Art晶体机为封面(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的古典小品)、意大利Unison胆机为封面(收录维瓦地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美国Wilson Audio喇叭为封面(Delos提供的爆棚管弦音乐)。换句话说,麦景图试音天碟不一定非得在麦景图的音响系统上播放才会好听,用别的器材同样能发挥效果。

    麦景图试音天碟SACD版为双层制式,具有SACD层和CD层,既能在SACD机播放,也能在CD机上播放。由于不同版本在Master过程中使用的器材、录音师都有更换,互相比较并没有太大意义,读者倒是可以把目光放在美国Delos的录音上。TAS发烧天书上曾上榜了一些Delos的录音,尤其是西雅图交响乐团的演出,大抵来说Delos录音有宽阔的空间感,音场舞台很辽阔,从几不可闻到耳膜会刺痛的音量动态变化很大。Amelia S. Haygood在1973年创立Delos公司时,就希望能在几家大唱片公司夹击下努力走出自己的道路,他找到了录音师John Eargle,并且与西雅图交响乐团签约,果然开创了一片天空。Delos录音的原则是以最少的麦克风,在家用立体声音响上呈现出完整的音场,基本上只用了四支麦克风在舞台前缘,二支位于指挥的后方以交叉形状摆设,另二支无指向麦克风位于更后方以收录堂音与乐团的整体声响,有必要时再以独立麦克风收录个别乐器。

  本片选录了几段动态激烈的爆棚音乐,在一套理想的音响系统上,不但可清楚看到乐团的前后层次排列,左右舞台宽度与各声部的安排,同时也能测验动态对比能力。像是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鸟》组曲、比才《卡门打击乐》、柯普兰的《比利小子》、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白辽士《幻想交响曲》与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之画》等。另外有一些强调空间感与乐器质感的选段,包括天使之声、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柯大伊的大提琴与小提琴奏鸣曲、Piazzolla的探戈舞曲等。由于Delos较少使用近距离麦克风收音,所以乐器的质感圆融平滑,不见扑面而来的张力与张牙舞爪的细节,形体感与定位却是精确明晰。

  SACD有先天上规格的优势,日本Sony的压片品质当然放心,实际听起来乐器的密度,极高频泛音的完整性,以及动态起伏都相当不错。SACD的好处之一是宽频化,如果家里的音响系统只能小小声的播放,听不到低频真实的延伸,也感受不到极高频构筑的音乐厅氛围,欣赏这张SACD将会减少许多乐趣。相反的,你不一定要拥有麦景图的MC2000、MC1201这些巨无霸功放,也不见得非得使用麦景图的XRT28之类的巨型喇叭不可,只要音响系统的分析力好,摆位理想,也能放心的开大声欣赏,这张试音碟绝对会带来许多惊喜的。

    现在制作SACD已经不是太大的难事,从Philips与香港Wave-Motion Production成立亚太区首个SACD制作中心后,各种中文化与本土化的SACD就陆续出现。香港发烧名人冯炜国(绛州大鼓的录音师)自己也成立了一家纬讯SACD制作中心,目前已有一些产品出来,相较于SACD问世初期少数成品被评为音质不但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反而表现还比CD更差的情形,今天的SACD售价下滑,而品质都值得信赖。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