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780扬声器「样靓声正」



Mission(美声)是英国最早获得ISO认证的喇叭厂,同时也是极为少数全自动生产的大规模音响制造商,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能力都高人一等。以适宜的售价,要求Mission 780这对书架型喇叭有多亮丽精致的外观似乎有点勉强,但78系列造型独特的前障版,加上平滑高雅的木皮,已经有足够的卖相。Mission的设计师很聪明,78系列全部采用类似的结构,高音单体在下,低音单体在上,黑色有曲线的前障板大小相当,只是越高级的型号下面多了让低音回旋的音箱空间。

摆位容易,最好是靠墙

Mission 780使用一吋软高音与五吋的低音,不大的低音反射孔在背板上方,有Bi-Wire喇叭端子,方正的音箱因为体积小而显得扎实紧密。通常这种小喇叭的音场重现能力都不错,定位也很好,Mission 780不例外的可以在摆位正确情况下有接近消失的本事。不过受限于音箱容积与单体尺寸,Mission 780的低频延伸可以到80Hz左右仍很清晰,量感却是不太足够。笔者先后搭配过两部扩大机,Denon PMA-1500R II综合扩大机的价位与Mission门当户对,它的强大驱动力把780的低频多挤了一点出来,气势与规模感都不错,唯独音质不够细致婉约。另外以全套Quad 99系列的CD唱盘/前后级搭配,中低频的量感减少了,但中高频的质感则相对华丽娇艳。

如果想得到更平衡的声音,建议可以将Mission 780靠墙摆,藉以增加低音的丰沛感,这样既能拥有平滑的音质,又能让声音增加一些弹性与柔软度。笔者就尝试让Mission 780距离背墙20公分左右,音域的平衡度明显往下移动,由Johannes Wildner指挥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的小约翰?史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动态更为轻松自然,人声饱满程度增加,低音弦乐与定音鼓的形体感更完整,而舞台深度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定位与空间感则依旧良好。国外很多小喇叭的使用者,甚至将音箱放在书架里面,Mission 780醒目的外观与百科全书相称,那真是够气质呢!

古典音乐比较迷人

高音单体在下面,会不会影响到音场高低与定位呢?听起来不会,猜想Mission设计师将高音放在下面,就是想以低音单体的轴心对准聆听者,藉以获取更好的中低频效果。当然你也可以把喇叭倒过来摆试试看,未必会比较好听哦。同样是「蝙蝠」这出歌剧的录音,或者Telarc的Met Torme圣诞歌曲集(CD-83315),歌唱者的高度都不成问题,管弦乐团的位置稍低,形成很立体的一幅画面。音场深度层次清楚,是Mission 780的一大优点,不过它的音场前缘会跑到喇叭前面,而不是后退的,所以大音量时有种紧绷的张力。

只要扩大机的素质不错,Mission 780也能相对表现坚实凝聚的高音,紧凑没有赘肉的中低音与解析清楚的透明度。整体而言,Mission 780的亮度充足,高音爽脆明朗,播放小提琴不会变尖变细。它的中音干净俐落,转折表情丰富,结实不膨胀。它的低频延伸自然,没有刻意夸大或突出某个频段,极低频下段奉欠,速度中上,没有过于柔软拖慢的情形。Mission 780对空间刻画清楚,定位明确,音像与形体比例适中,如果多一点肉感会更加好听,这可以从扩大机与线材的搭配改善。播放大编制的音乐,Mission 780动态对比会有极限,流行音乐的冲击力不很强劲,反而是人数简单的弦乐四重奏,或者人声歌唱比较对味。

有人喜欢白菜,有人喜欢萝卜,只要不是喜欢肥肉的,Mission 780应当都能满足需求。何况,它有塞那里都好看的本事,别人做得到吗?

使用单元:
130 mm低音
25 mm高音
建议扩音机功率: 50– 150瓦
频率响应: 65 - 20,000赫 + / - 3分贝
灵敏度: 87分贝1M / 2.83 V
平均阻抗: 8 欧姆
体积: 280高 x 165阔 x 263深 mm
淨重: 5.5公斤 /隻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