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筛选推荐Sony一系列称為「小邮报」版的经典大师发行,其实心裡面有些矛盾。在自己的古典唱片收藏当中,其实八成以上都是所谓大师作品,藉著媒体的推波助澜,搜寻到所谓经典版本。像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大概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一张费雪.迪斯考,不管是莫尔或是巴伦波因伴奏。
古典音乐发展的难题
确实,古典音乐数百年的发展,加上音乐史学家努力向前寻根,已经累积无数音乐遗產,但是在古典音乐的唱片发行上面,却集中在少数的作曲家身上,譬如今年适逢莫札特250週年,主流唱片公司纷纷以莫札特為主题,重新包装再发行。巴哈、贝多芬、布拉姆斯这3B也是选曲的魔术名词。在1997年英国的唱片评论家Norman Lebrecht出版了「谁谋杀了古典音乐?」(Who Killed Classical Music?)把问题归咎於过度商业化的包装和行销,使得「大师」独佔音乐出版资源,拥有市场性格的音乐家得以出头,古典音乐随著金钱的贪婪丧失主体性格,自然进退失据。
吸引新一代爱乐族群
我们未必要像Norman Lebrecht这般忧国忧民,认為古典音乐缺乏向前迈进的动能。在Sony这波降价行动中,我们看到唱片公司愿意将经典录音重新包装,让新加入古典音乐的族群,得以用较低廉的价格,开始接触第一流的曲目版本,对於扩大古典音乐的爱乐族群,肯定有正面的帮助,我们不也是从早年台版Decca,或者是B版唱片开始一点一滴累积音乐资讯吗?与其责怪古典音乐缺乏更多崭新录音与投资,不如想办法尽量影响周遭的人,开始接触古典音乐,或许是更积极的正向思考。
想通了,也就能更為自在地介绍这波Sony降价活动中,我认為值得选购的唱片。其实这波降价行动,至少含括25张以上的Title,我仅是从中挑选10张推荐。经典重发在选购上可以比较放心,因為所谓「经典」,在唱片公司的标準,通常不是曲目重要,或是歷史价值高,而是从销售数字的统计而来。过去曾经广受欢迎的曲目,可能也是现在大眾会喜欢的口味,当然,反思前述古典音乐的发展争议,商业活动主导了曲目的范围,也让资源集中在少数演奏家身上。问题怎解?时间自然会给答案,我们还是安心听音乐吧。
伯恩斯坦指挥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
「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
3B几乎是永远的票房保证,而贝多芬的交响曲更是所有爱乐者的必备曲目。国内最多人讨论的贝多芬交响曲,应该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版本。这张由伯恩斯坦指挥的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相对於卡拉扬版,伯恩斯坦的演出代表了美国式的观点,音乐的张力和戏剧性稍减,旋律进行的舒适性较好,在第一乐章开始命运的叩关,或许会觉得稍微不够强烈,但是第二乐章开始的绵密弦乐色彩,彷彿音乐中洒满阳光的明亮舒畅,情感的细腻表现有别於欧洲式的端正严肃,其间的差异比较相当有趣。
华尔特指挥/贺夫利嘉(男高音)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
「马勒:大地之歌」
创作「大地之歌」时,马勒却经歷生活中最孤单寂寞的日子,不仅女儿在前一年染猩红热过世,自己也被诊断出患有心臟病,死亡的阴影笼罩著作曲家。在这段期间,马勒曾经写过三封私人信函给华尔特,诉说创作过程的心情煎熬。所以选出华尔特与纽约爱乐的「大地之歌」,為的就是华尔特与马勒之间的私谊,或许让指挥更能掌握原曲的精髓。在第一首交响歌曲「大地悲嘆之饮酒歌」,收尾都用了「生者灰暗死亦然」,可见马勒当时对生死的看法多矛盾,也将死亡恐惧的阴影藏在音乐当中。这张唱片很可能是从LP转製,因為连唱片封面都要向香港收藏家商借,母带可能早已散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