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 Squad Phono Drive唱头放大器


Mod Squad的Phono Drive是一部高性能的唱头放大器,在CD充斥的今天Phono Drive的推出就像一股清流排浊而出,令LP迷对唱片产生更深一层的眷恋。

在二、三期连续刊出一纟列的讯号线评论报导之后 ,我感觉就好像一个习武多年的人一朝被人用内力把一身的武艺都废了一样,觉得「衰弱」不已,似乎今生今世再也不能振笔为文了 。这种「颓废」的感受的确让我消沉了一阵子,老实说,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经验。因此当我获悉我们那位刘大鬍子总编希望我「乘胜追击,再接再励」地再发表一篇“喇叭线”评论时,我毫不考虑地一口回绝了,一则是因为我实在已经没有什麽力气再这麽搞下去;而另一方面呢,则是由于我的系统是分音的组合,喇叭线不管再怎麽换,在100Hz以下总是「表现一致」,绝对不可能分辨出其间优劣!虽然我知道这种报确实是读者们最关心,最需要的内容,但就冲着这两个因素,我以为我逃过一劫……孰料,自认文笔尚嫌生涩,内容仍不够深入的「龙蛇争霸」一文(我虽然用了五万字来描述我的一些经验,但仍然觉得很多地方没有办法用更精确的举证再来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只是,真那样写的话,恐怕得七、八万字才够),在读者问的反应还相当热烈,更有不少关心我们杂志的朋友以口头或书信的方式来给我们鼓励和支持,令我们杂志社裡的工作同仁感到快慰不少,当然,身为作者的我更是感到「元气大增」,原本倒吊香蕉似的嘴角也开始裂开了一点缝。不巧,这份光景给鬍子总编瞧见了,他「打蛇随棍上」地去给了我一个比评讯号线更烦难的工作-写前级,一系列的前级报导-结束呢,害得我接连看几天是睡不成眠,食不知味啊!

ARC SP-11 II作参考机

其实,到了这种田地再多的懊悔也根本于事无补,因为写前级不能像写线材一样,一次召来数位美女让她们上场厮杀一阵后便了事;不管再怎麽说,器材在系统中的决定性其地位总是还要比线材来得高、来得重要、来得直接,因此更需要长一点的时间来相处,而且我们为了能让每一部前级的特色都能展现出来,每一期的韶韵斋裡只刊登一部前级的评论。相信读者们也会讚同我们的作法的。 在真正进入正文之前,我还是把我的评论前级时的参考机和方法向各位报告一下:参考机是Audio Research SP-11 MK-II,而我在听前级时会尽量用唱片中某些乐段的表现来做为我描述的佐证,这样应该更能让读者有更直接,更深刻的体认。当然,在认定「好」、「坏」的分际上我一定无法完全摆脱「主观」的成份。所以,如果我有过份「出轨」的情形时,还企盼各位读者不吝来函指教。任何不同的看法,对我而言,都是宝贵的。

健康而诚实的音响美学

要发挥一部器材的真正实力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事实上,有很多音响迷成天器材进进出出,往往都是因为他的系统中存在其它环节上的毛病而导致「误会」了这部器材的真正潜能,这实在是件相当可惜而且浪费的事!在我的观念里面,要能让一部音响器材发挥到一定的水准,是一件「艺术」性的工作,而不光光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已,它是需要时间,耐心,甚至于「爱心」来成就这项工作的!因此,我在试听一部前级时,我都会要求代理商让我能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和它朝夕相处。结果呢,大概国内音响界的众杂志中还没有人像我一样胆敢将代理商赚钱的工贝扣留得这麽久的吧,到目前为止所接触的约两个代理商中,就已经有其中一个希望我能「儘量缩短」试听时间 「几天听听应该就好了嘛」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因为相识得不够深入市产生了误解,这个缺憾该由谁来负责?我们是谈到了拥有一个「健康而诚实的音响美学」的时候了!然而,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把我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而其馀的外来因素,我只好告诉读者,请读者们来权衡轻重得失吧!閒话就此打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今天的主角是何方神圣。

LP迷的新宠

Phono Drive,一个令LP迷眼睛为之一亮,心跳为之加快的名字,竟然会在这个充斥着0与1的数位时代裡,嘎然而出!更教人吃惊的是,这部以LP爱好者为诉求对象的器材,竟然是由一家原本被我认定是绝对与LP绝缘的公司所生产的!幸好我的镜片是塑胶的,不然的话,恐怕这一跌又不知道要跌掉多少钱。说来您一定也不信:近年来CD数位音源大行其道,颇有声嚣尘上之势,许多音响迷甚至不惜多年的珍藏,「尽弃旧爱而另结新欢」,一夜之间,CD成了音响迷的共同话题!宝丽金(Polygram)集团宣称今后将大幅减少LP的生产;EMI的新近录音中绝大多数也只生产CD:帮Lyrita生产LP的Nimbus也已将它的刻片厂关闭;体积娇小的CD唱片早已攻佔了唱片行的大半空间,就算您还看得到LP的影子,那也不过是在阴暗的牆角苟延残喘罢了!----事实上还不只是如此:CD唱盘的大量应市、「CD专用前级」的广告诉求,在在都显示了CD锐不可当的攻势!这家公司过去先后推出了Line Drive前级和Prism CD唱盘,却在这LP濒临淘汰之际,「乘势」推出Phono Drive,难道他想「力挽狂澜」不成?这实在是有点奇怪。

它像Krell

Phono Drive作工精细,用料讲究,单是整块线路板的安排就已令人享受到紧密、坚实的感觉,同时也使人无法抗拒它那股科技性美感的魅力。

奇怪的事还不只这些:当我用手抚摸着Phono Drive的外表,用眼睛细看着她的五脏六俯时,倾刻间我竟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了!这不正是Krell的作风吗?机壳表面的纹路处理充满了熟悉的质感,一颗颗像受过军事训练的电阻整齐地散落在电路板上,镀金的RCA母插用现在最流行的「单蕊」线(Solid Core)和母板连接……这麽精巧的製作,该是用手工做出来的吧……看来,这绝不是一部应景的便宜货!看到这裡,我不由得地对她产生一股莫名的好感,或许是我一直对Krell的产品有一种崇敬和讚叹的心理吧,在我心目中从来就没有和High End沾上一点边的Mod Squad竟然也能「偷」得几分神似!?隐约间,我似乎看到了那一对因音飨而结合的神仙眷侣正骄傲地对我说:「我们Mod Squad不是只会帮人改机器,只会做Tiptoes,只会做无派式前级;我们还会做唱头专用的高级前级喔!」好一个狂傲的口气,好一个迴光反照的惊人之作,好一个唱头专用的Pnono Drive!在Phono Drive的体内有一个l5dB放大的高电平线路,她的设计是让使用者不但可以把她当作一般的正常前级来使用,也可以输入其他的高电平线路中,当成一个分离式的RIAA线路来搭配。原本我是应该把她独立出来自成一部前级来使用,谁知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让我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事情是这样的:由于Phono Drive只有一组输出端,而我的系统是需要两组输出的(包括一组正相及另一组反相,正相接后级,反相接超低音),所以我用了Solid Core和几个镀金插座做成了一个Y型的插头,好让一个输出端变成一组正相和一组反相的两组输出(多亏袁大伦的帮忙,谢了!)这个东西我曾在SP-11上用过并没有什麽太大的问题,孰料一用在Phono Drive上后,原本宽大的音场马上缩小三分之一,左右声道分离度奇差,而且高频有明显的衰减!怎麽会这样?

阻抗作怪

我赶紧打电话通知代理商请求支援,代理商一听到这个情形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什麽地方,为了不耽误试听的时间,代理商很热心地又送了一台全新的Phono Drive来。这下应该没事了吧!?没想到把系统接上一听,情形依旧(真糟糕)!更可笑的是拆下到后级或到超低音的任两个接头,声音就恢复正常!这麽一来我真快疯了。经过一番思考,我怀疑问题可能是出在「阻抗匹配」的问题上面,因为用SP-11时没有这种情形,可见Y型插没问题,但是SP-11的输出阻抗到达非常低的250欧姆;而且这种接法是等于将两部后级并联接到Phono Drive上,输入阻抗必大为降低,再加上有高频衰减的现象,所以推断可能是阻抗的毛病。因此在这儿暴露了第一个可能与您有切身关係的问题-Phono Drive的输出阻抗,可能不算很低!因此若要直入后级时,阻抗匹配的问题,应该是值得重视的。(原厂所附的资料中根本没有规格数据,所以没有办法得知正确的数值,但是从以上的现象来看,输出阻抗稍高的推论,应该错不了!)没有办法了!这麽一来我只得打开Phono Drive的顶盖把裡面的两个跳接插头换回到原厂出货时的位置 ,也就是说我跳过了她内部的那个高电平放大,把她变成了一部分离式的RlAA线路(颇有Mark Levinson No.26架势)。那麽高电平部分怎麽办?就交给SP-11去负责吧!待我用Siltech讯号线把Phono Drive和SP-11给串了起来之后,才算真的驯服了这部爱发高烧的雏量级前级。她的工作温度非常地高,由于她没有一般器材常见的「电源开关」,所以只要电源插头一通了电,就会一直保持在使用状态中,可能是拜「恆温室」处理之赐吧,整台Phono Drive在大约通了六个小时的电之后,她的体温就像一部AB类的后级一样烫,甚至连旋钮都可以感受到这股热浪的威力。她的发烧能力,可想而知了吧!怀着期待和疑惑的心情,我的听觉和视觉开始接受Phono Drive的洗礼:从她的引导之下,我才渐渐了解原来全晶体式的前级也能有这麽令人兴奋的成就……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