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两单元设计的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高音单元采用内凹式直径四分三英寸(25mm)的纯铍振膜(Beryllium),以纯铍做成的高音振膜厚度只有0.025mm,频宽达lkHz-40kHz,不仅与中音的衔接更紧密,也可取代超高音的工作。由于铍有毒性必须在特殊房间中把金属加热至摄氏800度,再以氮气快速冷却,成品的淘汰比率较高。铍的份子结构很接近钻石,它制成金属之后的超硬度可以轻易划破玻璃。现行的金属膜高音单元主要有铝和钛两种,它们都有出色的声音特性,但铍金属的刚性至少是铝金属的5倍以上,而密度(重量)比铝轻1.5倍,这样的声音传速当然比铝金属膜快得多,比钛还轻2.5倍以上,刚性比钛高3倍,声音传速比钛快3倍以上。铍金属的价格是钛金属的100倍,比铝金属更贵。硬度越高表示盆分裂失真越少,而速度越快有越好的极高频响应与细节呈现。由于铍的这些优点使铍金属高音单元频宽可达1kHz-40kHz,与中音的衔接更紧密,当然铍振膜的瞬态响应也好很多。除采用了突破性的铍高音震膜外,磁体部份选用高能量、耐高温(825°C)钐钴磁铁心(Cobalt)作为材料,加上专利研制的聚焦磁花环(Focus Ring)驱动技术,全面杜绝因磁饱和所产生的失真。中低音是一只6 .5英寸(165mm)采用“W”三文治纤维结构音盆的单元,“W”是来自VERRE-VERRE(玻璃-玻璃),“W”是由二层玻璃纤维加上一片薄薄的Foam高密度发泡胶材料,在一台6吨高压成型的加热加压机压制30分钟成形。它的刚性强度是PP音盆的163倍,铝金属音盆的89倍,纸材音盆的19倍,这说明它的特性是质量轻、易驱动,并且有很好的内部阻尼系数,可以更有效的吸收音盆上的谐振能量,降低失真比率。这只中低音单元由以前的两层玻璃纤维上下夹着一层泡胶,改为将两层玻璃纤维都放到泡胶上面。
高音单元安装在经过拉丝加工的银灰色铝板上,然后装到另一件表面予以黑色阳极处理的航天级铝合金前障板,总厚度达50mm。中低音单元则被安排在另一件经过精心计算的独立障板上,中低音单元前障板的倾斜度,可以修正它与高音单元之间发声面的前后距离差,令两单元所生出的音频到达聆听点的时间一致。这种机械式修正手法,要比起在电子上以分频器去修正有更佳的相位一致性。配合左右两旁刻意造成弧形,有效减少不规则声波折射,避免影响聚焦结像。此外为加强低频下潜,呈长方形的反射孔设计在高音和中低音单元之间。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采用Focal—JM lab独家的相位全对称Optimum Phase Crossover分频系统,分频点设定在2.5kHz水平,衔接方式采用4阶衰减模式。分频器的制作也极为严谨,相关零件包括厂方自家生产的空气芯电感线圈,高价昂贵的Axon薄膜电容,还有大功率电阻器与厂方特别订购的多股式镀银接线等,全手工点对点方式进行焊接。喇叭端子选用兼容Y叉和香蕉插的德国WBT—0702端子。零件预先固定在表面漆上红色厚度达12mm 的MDF板上,其底部粘贴一层高密度海棉垫,再与5mm铝合金锁紧。其它的如内部加入γ-Gamma结构强化支柱,使用特殊抗谐振胶溶液加固处理,进一步提高音箱上午刚性,并有助消除谐振干扰,所以音箱的定位很鲜明,而音场又很开阔。
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很容易驱动,50瓦大小的功率放大器就可让它大声歌唱了。以电子管放大器来搭配,它发出瑰丽璀璨的质感,小提琴擦弦时仿佛有松节油脂滴落,女声歌唱时泛出浓浓的醇厚气息,打击乐彬彬有礼,铜管乐器有明艳耀眼的色彩。换上晶体管放大器又是另一番景象,它有极高的透明感与超越体积的精彩表现,线条清晰凝聚且中低音深沉有力。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这就是为什么这作品至今留存于世的录音较为鲜少的原因所在。环球音乐公司发行的李云迪《李斯特钢琴精选集》唱片,“La Campanella”短短4分钟的音乐中,不断出现“轮奏”(左右手交替弹奏)﹑“快速双8度”及“极大音程跳动的断奏”等部份。当中最难的段落在以单手快速跳跃4个8度弹奏模仿钟声的一段,艰深程度被视为“不可能弹奏”。年青钢琴家演绎这首集技巧实力、艺术修养及音乐深度一身的乐曲,世界各地好评不绝,更惊讶地认为是超乎想象的演奏……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把钢琴的每一个音符都表现出来了,这也是音响系统最难的一环,钢琴触键的质感是带有金属撞击声与丰富泛音结构的,从高音域滑到低音域都保持着一定的重量感与完美的音色,这就是真实乐器该有的质感。再听其它的曲子时,更可以感觉到这对音箱的平衡与自然的特色,高中低各频段的音色与质感是很统一而流畅的,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衔接,完全不着痕迹,听不出一丝的不悦与不顺,整个音乐是柔华而顺畅的。
Aram Khachaturian(1903-1978)是前苏联作曲家最负盛誉的亚美尼亚音乐家,他19岁考入格涅辛音乐学校,先后学大提琴与作曲,毕业后又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作曲,师从米亚斯科夫斯基。在学习期间,他创作了小提琴与钢琴的《歌与诗》。1933年,他的毕业作品是《e小调第一交响曲》。毕业后,进入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35年创作《钢琴协奏曲》,1939年,为莱蒙托夫的话剧《假面舞会》创作深受群众欢迎的通俗音乐。1940年为大卫·奥依斯特拉赫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一跃而居于苏联著名作曲家的行列。1942年创作舞剧《加雅涅》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1943年创作了《第二交响曲》(又名《排种》) 1946年创作了《大提琴协奏曲》,1949年创作电影音乐《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再次获得斯大林奖金一等奖,1950年创作群众歌曲《誓为和平》。1952—1954年创作了舞剧《斯巴达克》。作品还有:《第三交响曲》、小提琴、双簧管、钢琴三重奏》和钢琴曲《托卡塔》、《童年时代的画面》等世界著名的优秀作品及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1951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和格涅辛师范学院作曲教授。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把《苏联广播电视交响乐团演奏加雅涅》(Gayane)这张CD中快速的节奏与清脆的敲击乐器很好的表现出来,而在两项正是音箱的反应速度与高频响应的试金石。接下来细微的弱音演奏与渐渐拉大的强奏片段,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表现得层次分明,多采多姿。唱片里面的高潮来临之际的磅礴演绎,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不仅泰山崩于前不改其色,更像是游刃有余,庞大的能量喷涌而出,场面浩瀚。
1743年2月19日生于意大利Lucca作曲家Luigi Boccherini,幼年随父学习音乐,13岁开始作为大提琴手登台演出,14岁被送到罗马学习。Luigi Boccherini的作品继承了意大利的器乐传统,旋律优雅,力度富于变化。现在主要作品有29部交响曲、11部大提琴协奏曲、91部弦乐四重奏等。代表性作品《A大调小步舞曲》,至今仍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奏。他是在海顿之前,第一个确立弦乐四重奏形式的作曲家,并为之创作了超过100部的作品。在演奏上, 他是最早在大提琴上使用姆指把位(thumb position)及双音(double stop)技术的艺术家,对18世纪后半期大提琴演奏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来听一听他的《Sonatas and Concertos for Violincello》(大提琴奏鸣曲与协奏曲),这张低音大提琴为主的演奏,强调的是快速的瞬态与低频的冲击力。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的低频绝不拖泥带水,而且冲击力十足,低音大提琴有解析力与速度感,对于乐器形体的捕捉与线条描绘有鲜明、精彩的诠释。再者就是声音整体的衔接也很顺畅,充满韵味。再加上很好的尾韵扩散与很好的高低强弱对比,让音乐听起来格外活生。
有人说幸福看的见,谁说Utopia是不能实现呢?如果Focal-JM lab的产品让你有兴趣,那就“家”入Micro Utopia Beryllium 信和25周年纪念版音箱的乌托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