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
信噪比:≥95 dB
频率响应:10Hz-50kHz(+1/-3 dB)
失真度:≤0.02%(1kHz 1W)
输出功率:100W×2(8Ω)200W×2(4Ω)1kHz wlth 1% THD
输入阻抗:20kΩ
匹配阻抗:4 ~ 8Ω
最大功耗:<500W
电源电压:~ 115(60Hz)/230V/(50Hz)
外形体积:47.5cm×44.5cm×16.5cm(L x D x H)
净重:21kg
美国古典音乐评论家亚历克斯·罗斯的一篇文章说,早年音乐会上听众确实可以聊天,而且爱什么时候鼓掌就什么时候鼓掌——因为他们都是贵族。待贵族式微、中产阶级占据音乐厅之后,听音乐会才变得非常正儿八经。公开的音乐会是在1800年之后才流传开来的,长度和开始的时间不一。1833年在巴黎有一场音乐会开始于午夜前一刻钟,结束于凌晨1点。当时的记录说李斯特是第一位摆脱混合形式举行个人音乐会的人,他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是把一个壶搬到台上,听众把纸条投进去,上面写着提议李斯特即兴创作的曲调。有一天李斯特看到一张纸上写着“结婚好还是独身好?”对此他回答说,无论选择哪个,你都会后悔。另一张纸上写着“铁路”,对此他在键盘上用滑奏的痕迹加以展示。
历史学家们认为,音乐会之所以变得如此严肃,是中产阶级造成的。法国大革命和其后的动荡导致贵族的衰落,中产阶级渐渐有了音乐生活,他们塑造了音乐会的新模式——编排曲目的人更喜欢过去的作曲家而不是当前的作曲家,吃零食被禁止,向不够熟悉古典音乐的人提供节目单,演奏的时候交谈、鼓掌的行为消失了——在这个地方而不是那个地方鼓掌,中产阶级表明他们社会和文化精英的身份。他们感到每年都需要确认一下自己的地位,因为不像贵族,他们担心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沉浮。中产阶级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个位置,能够得到,也会失去。参加音乐会本身成了一种表演,一种体面的舞会。
罗斯提醒我们说,怀念1750年或1800年随便、自在地欣赏音乐会的人要知道,在观众吵闹的情况下,德彪西就无法展现一些轻微的细节了,马勒的交响乐如果被腰斩成若干段之后就达不到其宏大的效果了。但中产阶级对音乐会模式的改造过于厚古薄今,他们在节目单上看到一个当代作曲家的名字就会不高兴。音乐会对行为和着装都有严格的要求,听众既感到解放又受到限制,这被称作中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悖论,一种服从的文化环绕着一种个人不受限制地表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