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放大器(2)


电流设定与工作类别

请务必建立负载load的观念。不考虑线材,前级的负载是后级,后级的负载是喇叭。前级驱动后级,后级驱动喇叭,都要送出足够的电压。前级要提供多少电压才足以驱动后级?大约2V就可让后级满功率输出,很少会超过3V,夸张一点,就说4V好了。后级是高阻抗输入,有多高?一般都设定在47K左右,再与前级输出阻抗并联,也有23.5K(电阻并联阻值降低,串联则阻值增加)。OK,我们可以想象,将4V电压接到一只23.5KΩ(奥姆)电阻上,那流过此电阻的电流就是4V/23.5K=0.17mA(I,电流,A,安培)。依照A类的条件,必需是峰值电流的一半,故0.17mA×1.414÷2=0.12mA;写成纯中文就是:零点一二毫安。

1A=1000mA,所以0.12mA的电流太低了,甚至1mA都还不到,因此胡乱设计,前级也都是A类的。Pass的后,其输入阻抗只有10K,与前级输出阻抗47K并联,也有8.2K,依奥姆定律计算,4V/8.2K=0.49mA,所以纯A类的条件也不超过是0.49mA×1.414÷2=0.346mA。

但实际设计时,不到1mA的电流是不行的,因为晶体管可能会因电流太低无法导通,晶体不导通就不能正常工作,有时还会引发杂音;故前级放大器可以说都是超-超A类。

你一定注意到前级放大器从未标示输出功率,因为无此必要,但却会注明最大输出电压。前级的输出是电压,这与后级大不相同,后级的输出是瓦--W(V×A)。于是当后级接上喇叭,问题就多了,因为不单是阻抗,还受效率高低的影响。现在暂且抛开效率因素,我们只谈阻抗。为方便说明,以单声道机种为例。若是200W输出,就表示接上8Ω喇叭时,放大器最高会送出40V不切割电压,40V/8Ω=5A,故5A×40V=200W;倒过来算,也可以知道200W的输出电流是5A。

假设喇叭阻抗由8Ω降至4Ω,40V/4Ω=10A,而10A×40V=400W!你看,虽然放大器还是同一台,但负载阻抗降低一半时,它的输出功率却提升一倍。但我们要关切的数字不是输出功率而是电流,由5A至10A,看似简单,却非每台后级皆能如此。再假设喇叭是2Ω,那输出电流会高至20A,若后级放大器的电流驱动能力不足,就无法避免电压切割的产生。所以大电流放大器就成为目前Hi-End机主流,甚至有些巨无霸进口机,8Ω负载300W,而接上1Ω负载,输出功率就有能力提升至2400W!

喇叭阻抗降低有两种情形,一是换用阻抗不同的喇叭,一是同一只喇叭,在动作时随着频率改变阻抗,某些喇叭更是明显。请特别注意:放大器的输出电流和放大器的消耗电流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以前述放大器为例,接4Ω喇叭输出电流是10A,但这台放大器的消耗电流还不到2A。消耗电流是看AC电源这端,喇叭是后级放大器的负载,后级则是电源插座的负载,消耗功率除上110V才是消耗电流。

输出电流大、消耗电流也大,百分之百不是真空管机,而是少数需要几个人才能抬的晶体管机。输出电流高,宜接用粗壮喇叭线以降低阻抗;消耗电流高,也不宜选用太细的电源线。同一台后级,在欧洲地区使用可以用较细的电源线,但卖到日本就应配粗电源线,因日本的交流市电是100V。或许你又说:真空管灯丝要吃很高的电流,所以很耗电。一支6922的灯丝电流要330mA,三支就接近1A,故管机变压器,灯丝电压要用粗线,屏极电压用细线即可。正因灯丝消耗电流高,所以电路板上灯丝电压铜箔要宽,否则有可能会引发哼声。

但真空管输出电流极低,还不是普通的低,常以mA做计算。而晶体管,只要是功率放大用,随便都有7A。由于喇叭是低阻抗负载,以电子学的立场言,真空管并不适合做后级。有人用250W管机推Dynaudio喇叭,但发现推不好,换成150W晶体后级就一切搞定,原因就是管机后级没有输出电流这种规格,它是电压控制组件。当然,管机后级有输出变压器,它可以将高电压、低电流转换成低电压、高电流,但以电流负载传输,还是以半导体组件直接。

再谈纯A类放大器的电流设定,其条件也与「负载线」有关,比较通俗而实际的说法是:输出峰值电流的二分之一。比较学术性的说法是:在无讯号或讯号周期,集极360°均有电流。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做起来却非易事,你得先解决散热的问题。

有两个疑点可探讨,一是有没有纯A类线路?二是纯A类能否将失真彻底消除?以技术者自居,笔者常会说放大线路没有A类或AB类之分,当静态电流设定在峰值电流一半时就是A类,反之就不是A类。再以上述200W后级为例,8Ω负载输出电压是40V,输出峰值电压就是40V×1.414=56V,故输出峰值电流是56V/8Ω=7A,故A类之电流设定是3.5A。

不过是3.5A,看起来也没什么。但A类200W要施加约±75V的工作电压,3.5A×75V×2=525W!200W输出,却超过500W的消耗。

因电流大、热度高,所以A类后级一般都在50W输出左右,以免弄成庞然大物。AB类的电流设定就小得多,几乎都不到1A,热度方面也温和许多。但AB类偏流低,那也是指静态偏流或无讯号偏流,它是最低设定点,在工作时,其偏流也会随着输入讯号的增高及低频出现而上升;但是当无讯号输入时,偏流又会回到设定值。

晶体管后级输出,目前几乎都是互补推挽输出结构。若推挽输出功率晶体不施加任何偏流─0 bias,其输出端会产生交越失真,以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上半波与下半波不能完美结合,会错开接不上。A类固然可消除交越失真,但设计妥当的AB类也绝对有此功能。而且放大器的失真成分不只交越失真一种,因此千万不要将A类捧为万灵丹。

现在的消费者愈来愈聪明,已经会问输出电流是多少?这很难准确的回答,有些进口机在说明书上印的数字是海阔天空。输出电流可经由实测知道,绝对不是将功率晶体的集极电流当成输出电流,这是欺骗。例如英国Audiolab 8000A综合放大器,宣称输出电流17A,它是将2SA1494/C3858功率晶体的最大Ic当做输出电流,这是误导消费者,最多只能宣称10A。

若不是大电流放大器,接低阻抗喇叭会烧吗?可能性很低,在测试时,接低阻抗纯电阻可能会烧,但接喇叭却不太会,因喇叭是抗性负载。

B类放大器就非常少见

在电子学上,效率甚高的B类放大是不适合音频放大器使用。由于输出级在无讯号时工作于截流点,完全没有偏流,故绝对不发热,也绝对不振荡,但交越失真就不能避免。按理,音频放大器是不会采B类设计,但音响市场上曾经出现过,而且还人人说好听。

此产品是英国制造,Naim的Nait综合放大器,设计者为了消除因交越失真引发的刺耳高频,只得将正常高频大量衰减---1KHz就开始衰减,牺牲高频细节换取永不发烫。此综合机也内置散热片,但纯为增加重量用。 很多满脑子只有A类的人,听到这台英国机器也都赞美好声,但却不知它是工作于B类。

单端、推挽及差动

通常我们谈论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经常是看输出端及输入端,特别是输出端。晶体放大器输出结构,目前几乎都是SEPP-单端推挽,这是全对称式结构。而真空管后级,则是推挽及单端两大类。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真空管的推挽和单端是两样东西,为何晶体管能够将单端和推挽搞在一起,成为一种电路结构?这就是晶体管和真空管先天性性之不同,晶体管有互补对称组件,真空管却没有。

真空管后级,特别是国产品,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单端single-end的天下。单端的输出功率低、频宽窄,但搭配高质量输出变压器,细节很丰富。单端的输出变压器要有空气隙,故环形不适用。推挽的功率较高,两端延伸较佳,但细节稍差。

Push-Pull推挽管机后级的输出变压器不需空气隙,但有人想到:若是推挽管机采用具有空气隙的输出变压器岂不两全其美?美国似乎也有这种产品上市。单端好,还是推挽好?只要设计得当都有好声,不良的设计都只会带来衰声。国外管机名厂,有的单端及推挽都做,有的只做推挽,甚至连超级管300B都不用,例如Audio Research。

晶体机原本都是单端推挽全对称式,但最近却有人吹绉一池春水,此人即是顶顶大名的Nelson Pass先生。Pass自组新公司后,推出的前、后级都是单端输出放大,而且采用全MOS FET,线路结构也很简单,让很多管迷暗自欢喜,因为不但是单端,也是simple is the best。

单端频宽窄,不是随口说,而是可经由数学公式验证。至于线路的简单或复杂,也绝非简单就是美,或少只香炉少只鬼一句话带过,因绝大多数Hi-End机,其线路设计仍走复杂路子。Pass的高级机种不采单端,又走回差动放大结构就是明证。其实Pass单端MOS后级放大器在美国上市已超过10年,但卖不出去。有位聪明人接手销售,他专挑管机打,十打九赢,所以很快就声名大噪。Pass后级与真空管后级相比,自然是赢面居多,但与Brumaster相比,就输一大截。

输入结构,晶体机以单差动及双差动为主流,属于电压回授;少部份采用推挽。自从John Curl首次在JC-2前级上采用FET单差动,往后FET单差动或FET双差动就被大家习用。

Push-Pull Input推挽输入很少人用,属于电流回授,频宽较宽,组件要严格挑选配对,否则问题百出。推挽输入,并非正确名称,应该是「非差动式全对称输入」。推挽输入没有共模失真,但设计困难度较高,故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

一般常用的晶体管是bi-polar双极晶体管,它有NPN及PNP互补对称组件,场效应晶体管FET及金属氧化膜场效应晶体管MOS FET则有N-ch及P-ch互补对称组件,这是真空管完全不具有的特性。双差动是全对称互补放大,单差动就不是。有些设计者只用单差动而不用双差动,考虑主因是NPN及PNP的特性并非完全相同,Pass的单端放大器,全采用N-ch的MOS FET,除配对容易外,也顾及P-ch的特性比较差。

精确的挑选配对非常重要,不论晶体管或真空管皆是如此。很多进口机的功率晶体配对非常随便,误差甚高。因精确配对很困难,为了降低成本,只好提高误差率。

音量衰减器的阻值及品质

前级放大器具有音量调整功能,所采用的音量衰减器又位居讯号路径上,故对音质表现有直接的影响;大致上音量衰减器可分成传统旋转式、马达驱动式、电阻级进式及数字控制式几种。

旋转式音量以日本ALPS最多见,其材质是碳膜(或金属皮膜?),质量稳定价格也低廉,日本东京光音TKD及英国P&G则都是导电塑料式conductive plastic。导电塑料音量价格较高,英国P&G价钱更贵,一只音量衰减器有时可以买一台CD唱盘。欧美进口机常用一种白色小型音量衰减器,其材质是陶瓷,但也有导电塑料式,外观完全相同,得依型号辨认,美国Dale及法国Sfernice都有这种产品。马达驱动则是配合遥控,与材质无关,据笔者所知,好像只有ALPS生产马达带动式音量。

级进式音量是用波段加装电阻制成,音质优劣,除取决于电阻外,波段的段数更是重要。个人认为23段的级进式音量是个安慰剂,十多年前日本Sansui早就证明一定要71段以上才有实际效能,没71段至少也要49段。多年前,英国Hi-Fi News&RR杂志上有人做实验,以电阻分段式与P&G相比,结论是要128段才可以!

数字控制式音量已逐渐出现在高价位欧美机种上,它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控制精度大幅提高,二是即使纯听音乐不玩AV,遥控操作势必不能避免。

音量衰减器有阻值及曲线之分,用于音量大小调整,不论传统式、级进式或数字控制式,都应该是对数型,通常是A type。有些国产品故意用直线型B type做音量衰减,转一点角度音量就很大,让消费者误认放大器推力十足,其实是音量在搞鬼。对数型A type在某些国家是S type,这并无统一标准。但音量衰减器如同相机的镜头,不要最大也不要最小,若转至中间附近位置,比较容易得到较好音质。

晶体机前级的音量衰减器,阻值都不会很高,大概在10K左右,其值与后级负载阻抗有关。日本YAMAHA曾发表过白皮书,声称音量衰减器阻值以8.2K为最佳,但此阻值势必要订制。真空管前级之音量衰减器,阻值比较高,有时高到100K以上。能不能用低一点阻值的音量?

10K没问题,是指阻抗匹配没啥问题。但当讯源机器有DCV直流输出时,10K的音量衰减器就比较容易引起杂音。假设某CD唱盘有2V直流输出,它会在10K音量衰减器上流过0.2mA电流,造成2mW杂音。若2V直流输出不变,当音量衰减器改用100K,则只会造成0.2mW的噪声。

音量衰减器是可变电阻,阻值误差比固定电阻高出许多,大约是20%。立体声前级通常只采用一只两层式音量衰减器,此时就要考虑连动误差的精确度。阻值误差和连动误差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故以三用电表测音量阻值没有什么特别意义。连动误差以dB表示,一般品大约在3dB左右,高级品是1dB,若特别要求订制,可以降低到0.5dB。

连动误差高,在实际使用上会不会一声道声音大、一声道声音小?音量衰减器,左旋到底及右旋到底,这两段区域的连动误差最高,愈往中间位置转就愈平顺。向左旋,音量最小,但衰减率最高;向右旋,音量最大,衰减率最低。这两段状况很极端,应避免停留。所以「九点钟位置声音就很大」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十一点钟位置才比较好声。

关于音量衰减器的阻值,虽然10K没问题,但考虑衰减量,我的看法已与以前不同,20K似乎比较理想。因为5K~10K的衰减量大约是70dB,20K~50K是80dB;衰减量应该不低于80dB。


编辑:18928843168 微信:gzhifi E-mail:gzhificom@163.com 用QQ登录论坛,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