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音响名牌创立于1947年,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Rogers(乐爵士)不断以科研成果,推陈出新,当中包括创新的Horn-loaded 音箱设计,率先研发应用塑料音盆和碳织震膜高音,以及业界首台晶体管放大器等,都是对后世音响工业影响甚大的作品。不说你可能不知道,原来Rogers(乐爵士)并非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制造音箱的,反而是以收音机和放大器成名于天下的。第一台Cadet合并式电子管功率放大器,是在1960年面世。之后Rogers(乐爵士)受英国BBC电台委托,设计出闻名天下近距离监听用的LS3/5a音箱。要是论起辈份,Cadet还要比LS3/5a高。Rogers(乐爵士)生产制造的小型监听音箱LS3/5a,音色甜美、平衡度好,重放人声弦乐真实感无可比拟,音场定位极佳,被全球权威音响评论家一致誉为全世界小型音箱的典范,屹今全球销售数量估计超过10万对。不过被发烧友捧上神台供奉的LS3/5a,早就光荣退役正式停产了。又曾几何时,英国的Rogers(乐爵士)被香港的上市公司和记行收购后,英国人保守的作风在香港人拼搏的精神冲击下,起了急剧改变。Rogers(乐爵士)的业务在没有LS3/5a之后,并未停滞,反而作出更大发展。它们投入更多资源,开发出更多的家庭影院AV功放、DVD机、投影机以及等离子电视机,并未于局限于纯音箱的制造。这令Rogers(乐爵士)的活力大增,面对更大市场,发展更快。对Rogers(乐爵士)来说,这个政策上的改革和转变,实在有百利而无一弊。正当人人以为Rogers(乐爵士)会在纯音响方面无心恋战之际,2007年Rogers(乐爵士)正式宣布推出高级监听真木皮书架式二路LS3a音箱与电子管功率放大器E40a,它标志着Rogers(乐爵士)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见其名便可知其取意,LS3a多少有意替代或延续LS3/5a的用心吧!
和过往产品最大的分别是Rogers(乐爵士)的设计已移师德国,由电声工程师Mr.Karl Fink负责。E40a与LS3a不论外型和工艺,都处处流露出一份设计周全、用料一流,制作典雅正统又不失时麾摩登的品味。这对LS3a的大小、重量与LS3/5a差不多,由于我找不到任何说明书,因此也就无法研究其规格特性。E40a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也一样,只从外表得知功率有40w的输出,功率推挽级采用的电子管是8个6L6GT,唱头放大与高电平放大采用的电子管是2个ECC83/12AX7双三极管,还采用2个ECC82/12AU7电子管与 2个6SN7,有四组高电平与一组唱头输入。听了一段时间后,我在这套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身上发现了一些令我惊讶的事情,这些事情使我领悟到一个事实:音响发烧友往往会因为太专注于重放效果的某一特质而忽略了整体的平衡性。先从平衡性说起,LS3a不同于一般的小音箱,它在制作时已考虑发出相当平坦的频率响应曲,虽然70Hz以下的低频量会少些,20kHz以上的高频也开始衰减,但不否认的是,它已能发出很均衡的声音,包括管弦乐作品。同时,它的解析力也是极强,只是它不同于某些音箱那般透明的解析力罢了。我是怎么发现这些事实的呢?那是当我放入Decca孔德拉辛指挥的德弗札克第九号交响曲《新世界》开始。这张《新世界》交响曲虽然不是榜上有名的发烧唱片,但是我一直认为它的录音很好,好处在于音响效果相当平衡,丝毫没有“为音响效果而录音”的弊病,即使是定音鼓也并不夸张。在听完第一乐章时,我就被它这种跟以前Rogers(乐爵士)截然不同的表现迷住了,定音鼓猛擂那几下竟然一点都不失真(即定音鼓猛擂时没有一点沙沙的感觉)。整个中低频部分显得相当的饱满,从大提琴到低音大提琴,其量感与中、高频都能相互平衡,不会有过多或嫌少的缺失。另一方面,在每一处乐段中,我都发现各声部的强弱表情记号很清楚的呈现在我眼前,那木管的句法与呼吸都是那般自然,而且弦乐也像“来去无踪”那般自然。我说“来去无踪”一点也不夸张,例如有时所有小提琴突然出现,当它们渐弱时,中提琴、大提琴等的旋弓不知在什么时候消失了。
整张《新世界》听完后,我选一些比较老的录音来听,因为只要Mono录音或是较老、音效较差的立体录音能够解析得清楚的话,那么发烧唱片当然会解析得更好。反之,发烧唱片解析得好时那些较差的片子不一定能解析得清楚。理由是先天录音好的发烧唱片即使较差的解析力下也会表现得很好的,而录音较差的唱片才是真正需要解析力强的器材来处理。选了一张老克莱巴指挥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这张CD是Mono的,但是老克莱巴指挥得非常细腻,尤其是随处可见的那种细腻的对比更是迷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声音都挤在中间。结果这次用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一听,才发现维也纳爱乐即使是在Mono的情况下,也丝毫不减其光采,尤其是第二乐章,E40a与LS3a将那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的音阶变化解析得清楚极了。听完贝多芬,我又拿了一张Dohnanti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来,它是John Pritchard指挥新爱乐管弦乐团的版本,这张CD的毛病就是管弦乐与钢琴有时浓得化不开,有时钢琴又显得太大。此番再度试听,结果情况出人意表,整个音场内的乐器都表现得清清爽爽的,钢琴变得坚实、有力,并且音像凝聚,一扫以前松松散散的毛病。而管弦乐部分也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呈现在那里,连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之间的旋律变换都听得清楚。不要以为要听出第二小提琴、中提琴的声部变化很容易,一般来说这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普通的器材在音场上的表现是左、右二端最清楚,而中间比较空虚模糊,前面乐器清楚,而越往后则越含混。现在用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听起来连中间部份都解析得很清楚。几张CD听完,我忍不住要试发烧碟片了,RR那张《Dafos》CD的第八首的音场深、宽不说,单就那细碎的打击乐器以及残余在空间中的残响就已让人恨不得有四对耳朵来听,否则一不小心包你走漏很多小细节。由于这首曲子我很熟悉,因此当这张CD唱没多久我就感觉到E40a与LS3a在解析力上的不凡表现。整个音场并不特别的大,但是所有的打击乐器都好似加了几分打击的质感般的清楚,这种清楚倒不是亮度增强的关系,而是像照片加了影子般,使得原本平面的东西全部立即的浮凸出来。Rogers(乐爵士)用E40a与LS3a听了这段音乐以后,我才发现在不增加透明感的情况下解析力也可以增强。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的中低频部份显然相当足,它仍然能令我感受到鼓皮振动的质感,当然,再往底下的低频与极低频就露出疲态了。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唱起流行歌曲来竟然也与古典音乐一样平衡,在中频、中低频的表现上都中气十足,并且具有弹性,不会让人有小音箱那种瘦弱之弊。
总之,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它的中频及中低频特别丰润有力,在听钢琴曲时,它坚实有力的触感不太像是小音箱,只要你用的放大器电流够大,一般音乐中所包含的频率它都能有你满足,甚至还会令你有错觉,以为它的低频很好,其实这是因为中低频饱满的缘故,因此一般人都会满足于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在这频段的表现。Rogers(乐爵士)E40a与LS3a极高频的延伸不是很好,这也是它不够透明的原因。不够透明而解析力却很好?这该如何解释呢?我想解析力与分频器的制作及单元的选择有关。当然LS3a可以选用别的高频延伸更好的高音单元来使声音变得透明,但是如此一来是否会破坏了整个音箱的平衡感?设计音箱的工程师们必然也是金耳朵,他们没有理由听不出透明与否,为何他们仍坚持使用这个单元呢?我想这就是从“平衡”的因素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