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的LS 3/5a掀起BBC小音箱旋风开始算起,迄今还保持纯正8BC 血统的音箱已经屈指可数,Harbeth大概是目前保持BBC血统最纯粹的品牌,在诸多厂商已经推出越来越多系列音箱、包括家庭影院环绕声系统的时候,Harbeth仍然不为所动,固执地坚持30多年的传统设计,并且坚持Made in England。四四方方的木箱,古朴的外观,没有钢琴漆,也没有千奇百怪的造型,就这样一直延续,使发烧友追寻传统英国声的道路尽管越来越窄却始终没有踏空。雨后初晴的音色美大概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哪怕是醉心于最现代化声音系统的发烧友也不会否认雨后初晴很耐听。我们常常说的耐听无非是音质音色好,在入耳最敏感的频率段饱满,声音有活生感;细节多,但不能刺激;动态不要太掹,取一个中庸值,让听久听不累久听不腻,而本次试听的M40.1又让笔者有了新的认识。
笔者最近的一次聆听Harbeth的音箱是M30,与M40采用同样的中、高音单元,只是少了一个12叫吋低音,在音质音色方面几乎完全一致,唯一区别的就是声音规模感以及低频部分了,M30音色很美丽;放在客厅里可以听十年不用换;不过在我们的试听室里还是感觉梢欠火候,空间大了,M30就真的显得有些小,它的性格又并非以小博大的爆棚系列,因此还是觉得上一对M40估计更好,12吋的低音单元什么样的空间还不够?印象中去年白云音展曾走马观花听过几分钟M40,打电话去借,告知音展开声的是新版的M40.1,间要不要听一听,于是M40.1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试听室。
箱体与M40并无二致,设计原型是BBC LS5/5,四方型的木箱,高密度MDF内外两面都贴以原木皮,内层刷上一层沥青吸收谐振。为何Harbeth不用实木做箱体?这就得提到英国传统设计音箱的理论了。理想状态下,喇叭单元如果没有箱体,能够直接在空气中发声,是最没有失真的,但这无法实现,因此不少设计者就用非常扎实非常厚重的材料来做箱体,典型的是美国箱,尽量避免箱体谐振和共鸣,因此听起来会特别通透干净。而早期英国音箱的设计者们继承了BBC的理论,认为音箱本身也可看做一种特殊的乐器,适当地保持其共鸣对于音色是有好处的,Harbeth现任设计者Alan Shaw也是这种理论的支持者,因此并没有极力避免箱体谐振,而是采用疏导的方式,通过控制MDF板的密度和内部阻尼材料来达到这一目标。Alan Shaw还是一个做事情特别谨慎的人,他会把箱子分别邮寄到世界上不同气候的地区,例如美国阿拉断加、沙特阿拉伯、东南亚等地经受不同温度、湿度的考验,半年后不变形,不开裂的话才敢大量投入生产。Harbeth有这样一位年富力强的继承者接手,当初创立它的Harwood先生应该感到欣慰。仔细观察就可发现HarbethM40.1的结构有一点点特别,中低音单元的边缘是贴着箱体的内部来固定的,因此单元看起来就是凹进去一部分,在装箱上也比较奇特,先做出一个四方形的箱体框架,也就是除了前、后障板以外的另外四块板,按下来再将前、后障板各以螺丝锁定其上。在单元的选用方面,Alan Shaw一直以高保真度的人声力最终目标,他认为bextrene锥盆(bextrene是哈伍德和休士共同研制出的一种振瞠材料,的声音常有一种“鼻音过多的假声”的倾向,而Polypropylene锥盆(这是哈伍德在BBC任职寸研制的一种振膜材料/的声音则比较沉闷而欠缺光泽,因此他与Brighton大学合作,历经三年研究时间,开发出新的振膜材料,即专利的RADIAL振膜,并应用在目前的雨后初晴的产品之中,M40.1的中音单元就采用了这种振膜。12吋单元据介绍也是经过重新设计的,在M40使用的VIFA300mm低音单元的基础上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