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曲目一把抓

MSR-1会自动帮硬碟中的音乐档桉做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网路资料库所抓取的CD曲目资料。
从线上音乐资料库抓取的资料除了供辨识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音乐分类。你可以自行决定硬碟中音乐的分类方式,例如音乐类型、作曲者、演奏者、唱片厂牌… 等。你并不需要关心音乐储存在哪个资料夹,或是要如何帮资料夹分类,因为MSR-1的档桉管理方式与资料夹无关。但这样一来,要是家中连不上网路,不就没办法帮音乐做分类管理了吗?倒也不尽然,你还是可以rip唱片,等音轨抓进硬碟后再去编辑相关资料,这样就可以分类了。此时建议你加个键盘以方便打字,虽然MSR-1没有键盘还是可以进行资料编辑,但有键盘会快得多。
曲目多了,你就可以自製播放清单,把喜欢的音乐抓在一起,随时可以在家裡开自己的音乐会。更有趣的是,MSR-1在换曲时,会先将正在播的音乐fade-out,然后紧接着fade-in下一曲,所以没有音乐中断的感觉,好像自己就是DJ。
WiFi遥控好操作

MSR-1也接受从外部输入音乐档桉,档桉不限Flac,MP3、Wav等绝大多数格式它都能播放。你可以运用随身碟或外接式硬碟,透过USB介面传输档桉,不过必须先将档桉集中在一个命名为「Music」的资料夹中,MSR-1才读得到。此外,输入的档桉是先备份至MSR-1的硬碟之后才能播放,并无法随插即播。或许这样的设计可以摒除即时传输对声音的影响,不过使用上我觉得稍有不便,毕竟备份进来的音乐我不一定全部都喜欢,要是想删除,还得先把档桉找出来才删得掉。
MSR-1也提供了完整的遥控功能。遥控器上附有滚珠,还有许多按键,因此能进行的操作比滑鼠还多,而且它是透过WiFi传输,在房间裡的任一个角落都能控制(当然先决条件是必须能清楚看到萤幕)。输出部分,MSR-1的类比输出端子有2组RCA,分别是Zone 1与Zone 2,二组各自独立,也就是说,它可以同时输出不同的音乐,就可以在不同房间建构各自的聆听系统。MSR-1还提供一组RCA数位输出端子,讯号解析度是 44.1 kHz至96kHz,它的输出跟着Zone 1走。
捨去CD读取更好听
这次对于MSR-1的试听可以分成几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原始CD唱片与rip的音乐档桉做比较。做这比较是因为,聆听从CD唱片rip来的档桉应该将是现阶段拥有CD收藏的发烧友最常用的方法;二是24bit/96kHz高解析档桉与16bit/44.1kHz音乐的比较;最后则是MSR-1本身音色的试听。搭配的器材包括Melody 1688II真空管前级与NuForce Reference 9 V2单声道后级。

按照NuForce的设定,MSR-1会将CD撷取成Flac档。Flac是一种无损失压缩格式,档桉大小是原始Wav档的一半左右,理论上Flac还原后就是Wav档,因此声音表现应该不会比Wav差。比较的结果,CD有点像是在飘淼云雾中听音乐,档桉则是清朗天空下的透晰空气。实际的差别或许不如我文字所形容的这麽大,但档桉听起来确实有优势。例如以档桉播放RR唱片的达拉斯管乐团精选集,钹的华丽灿烂更胜一筹,细碎声响彷彿在空气中延伸更多、更久。乐团各部的层次感也提升了,音像更为凝聚肯定。
档桉明明也是从CD唱片rip而来,为何听起来会比「本尊」更好?播放CD时很难免除机械读取所引起的震动干扰,而音轨资料传输时也有时基差的问题,会让声音再次劣化。当然,越高级的唱盘系统,这方面的问题会降至最低。rip的过程则是运用专门撰写的软体反覆读取,经纠错、重读、排序…等,资料精确度高。存成档桉后,档桉的读取不会有时基差的问题,虽然传送到DAC前还是有jitter,但其影响又减少了。因此,MSR-1播档桉优于CD,似乎是可以理解的。